9
纺织厂的机器震耳欲聋。
曲宛珍站在流水线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缝纫。
布兜里已经攒了八十六元,但距离复读班的学费还差得远。
这是她呆在京市的第十七天,她在厂子里干了大半个月。
怕顾凛找过来,她连报名的名字都是伪造的。
中午吃饭时间,一众女工闲聊。
得知曲宛珍还未成年,是为了躲结婚才逃到这里,许多年纪大的女工都递给了她不少粮票。
要她多吃点补点身体。
感受到指尖上的重量,曲宛珍忍不住红了眼眶。
自小她长大,谁对她这样好过?
现下扶她一把的人,竟全是素未平生的陌生人!
这样的生活没多久。
曲宛珍没想到,会有再次离深渊这么近的一天。
午休时间。
有人喊住曲宛珍,递上来一张寻人启事。
“阿珍这是不是你?”
曲宛珍瞳孔紧缩!
那张皱巴巴的寻人启事上,印刷着她的脸、年龄、身份特征。
最下方附着——如有信息愿意感谢的酬劳。
那人是和她交好的女工,见她表情为难于是说。
“这些是我在厂外不远的街道上发现的,我路过看到已经给你撕了不少了。”
“谁贴的?你看到了?”她喉间发涩。
女工挠挠后脑勺说:“模样看不太清,像是年龄比你大不了多少的青年男人。”
“好,我知道了。”
收拾好行李。
曲宛珍告别了早前照顾自己的女工们。
一路上,她果真看到了不少贴着她信息的寻人启事。
她本以为逃出去后,顾凛就放手了。
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思索再三,她决定先找家餐厅临时做工。
现在的曲宛珍有了些存款,不是初来京城那个什么都要依仗别人的女孩了。
她心里比谁都明白,顾凛在找不到她后,打退堂鼓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些告示,迟早要撤的。
顾凛是知青。
离了村,时间太久会被上面人责罚。
她随时可以进打黑工留在这儿,而他却不行。
果真,在她的坚守下。
那些寻人启事越来越少——曲宛珍兀定顾凛离开了的那天。
曲宛珍换了身衣服,和餐厅老板递了辞职信。
这是家只服务于军区的餐厅,巧合的是。
每到中午,曲宛珍都能在人群中扫到上次那个送自己抵京的男人身影。
有几次,两人打过照面。
她低声叫教孩子英文。
另一旁,沈随大声训斥新兵。
他似乎是这群军人里的干部,即便对视上,曲宛珍也只是低头不说话。
直到今天她收拾完最后一叠餐盘,和老板告别。
在她走出门之际。
硬朗的声音,骤然在她身后响起。
“这位同志,你的文化待在这里屈才了。”
“要不要来部队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