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之前听刘邦这样说张良或许还会十分得意,因为平心而论刘邦的确是他从一个年近半百一无所成的汉子辅助起来的,若没有他张良,所谓的汉王或许真的就不会存在!
但是如今张良再听刘邦如此说,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冷。原因很简单,因为如今的刘邦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泥腿子泗水亭长,而是真正坐拥将近二十万大军的汉王,称孤道寡!
刘邦可以这样说,说的感人肺腑,说得对他感恩戴德,但是他张良却不能这样想。即便对方说的都是真的,他也不能理所当然的以为就是如此!如果真的那样,他也就离死不远了!
“咣咣咣!”张良连着给刘邦叩首三次,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颤抖着声音道:“汉王!您能有今日之成就皆是因汉王您英明神武,聪明睿智,天命使然,您就是赤帝子转世!”
“良虽说有点小聪明,但凭借良一人又岂能成就如今汉军十七万?若非汉王运筹帷幄,我汉军也绝不会有今日之规模。”张良这话说的郑重其事,让人不得不信:“汉王乃真正的英才,即便良有什么功劳,那也不过是微末尺寸功劳而已,根本就不足挂齿,还请汉王明鉴!”
刘邦的神色没有什么变化,眉头却是不由的一挑。这话他爱听,他也渐渐是这样认为的。张良固然功劳很大,但最大的功劳他也觉得应该算在自己的头上。无论如何若非自己对张良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对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汉军也无法到达如今这规模,所以无论如何还是汉王厉害。
今日刘邦不着痕迹的试探了张良一下,如果张良表现的居功自傲,现在的刘邦还是会无条件的信任他,凡是也还是会听从他的意见,甚至还会给对方更多的赏赐,但心中也会对其有所不满。
还好张良是个知进退的,今日的表现让刘邦非常满意,刘邦心中已经决定,若有朝一日大业可成,他可以不做出那种卸磨杀驴的事来,在刘邦看来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恩赐了。
刘邦亲手将张良扶起,一脸笑容的道:“先生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寡人还是那句话,寡人方才所言都是肺腑之言,先生的恩情寡人会一辈子记在心里,无论如何都不会忘却的。”
却听刘邦话锋一转,突然开口说道:“寡人想问一事,咱们在这蜀地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中原大秦可有什么举动吗?那秦皇的注意力难道真的丝毫没有被我们所吸引吗?”
这个问题难道张良自己也十分的疑惑,他派出去的探子所打探到的消息都是大秦根本就没有关注蜀地,一直都在忙其他的事,甚至他们还打听到秦帝还去了北方草原,陪着那位来自草原的皇贵妃省亲,就是没听说朝廷要对蜀地动兵,或者有其他的意图,仿佛在秦皇的眼中蜀地不存在。
虽然心中疑惑,但是朝廷的注意力不在蜀地对刘邦,对汉军来说那绝对是好事,他们可以安心的发展自己的力量。虽然汉军已经足够有规模,在蜀地算是站稳了脚跟,但如果这个时候秦皇准备对蜀地的汉军用兵的话,他们依旧没有抵挡的资格,秦军收拾不足二十万的汉军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