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目光落在了曹参的身上,沉声道:“曹参,沛县你应该不陌生,那是逆贼刘邦的老家,你去沛县,给朕担任半年的县令。一定要将大秦的国策详细明白的告诉那里的百姓,公正为那里的百姓主持公道,体会那里的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朕希望你能做出好的成绩!”
扶苏接着对陈平道:“陈平,项羽的老家在下阳县,你去那里任县令,朕对你的要求和方才一样,教化那里的百姓,让他们真正的心向大秦,彻底摆脱和逆贼的关系。”
最后扶苏的目光落在了季布的身上,沉声道:“季布,你去一趟淮阴县!”
三人见皇帝已经将官职安置完毕,齐齐叩拜,恭敬道:“臣等谨遵皇帝陛下旨意!”
扶苏将这三人派到这三个县自然是有着自己的用意,防着刘邦,防着项羽,自然也有防着韩信的意思。为何防着韩信?要知道韩信在原本的时空当中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在他们的老巢将民心彻底的收入朝廷的手中,这样做才是对朝廷最为有利的。
三人离去之后扶苏有些懒散的靠在龙椅上,如今自己登基之后的又一件大事已经完成。科举顺利推行,也就意味着大秦今后的人才储备将极为充盈,不用担心有青黄不接的情况出现。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扶苏眼中精光一闪。接下来自然是推行内阁和三省六部制度,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想要偷懒!特别是内阁的出现,极大的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三省六部制度并非一蹴而就,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至隋朝形成最终版本。至于内阁,那就是那就是明朝创立的了,这个机构的存在才真正意义上减轻了皇帝沉重的负担。
扶苏沉思片刻对李福吩咐道:“小李子,你去把李斯给朕叫来宫中,朕有事要和说。”
李福闻言愣了愣,确定皇帝要找的是李斯之后连忙便去了。李斯原本正在家中午睡,这些日子他的生活过的极为优哉游哉,却没有想到皇帝那么快就又让自己入宫。眼看李斯一脸的无奈,荀子拿手中的书卷敲了一下对方的头道:“莫要这般不情愿,皇帝陛下看中你,这是好事。况且你既然已经告老想必陛下不会让你负责什么具体事务,只是有事和你商量!”
李斯闻言连忙点了点头道:“师尊说的不错,这些日子太学过的太舒服,有些懒散了,是学生的错,陛下传我必然是有事拿不定主意,学生还是赶紧进宫一趟再说。”
半个时辰后,李斯来到了勤政殿,刚要下跪行礼,扶苏道:“免了,过来坐!”李斯刚刚坐稳,扶苏便道:“我大秦的首次科举圆满结束,科举制度也算是正式走向大秦百姓,如此朕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接下来朕还想做一件大事,有些拿不定主意,问问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