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听了这话丝毫的不见动怒,反而捋了捋胡须道:“臣也期待着一天的到来!”
扶苏再次开口问道:“有没有统计一下,学子之中有多少是老秦人,又有多少是其他六国的学子?”这个问题看起来不重要,其实十分重要,关系到其余六国对大秦认可的程度。
李斯闻言再次开口道:“陛下此举能让学子们出人头地,他们都很感激陛下,也很珍惜这次机会,整个大秦各地都有学子参加。各国旧地的学子都有,其中大秦本地占七成,其余各地占三成,尤其是山东地区的学子最多,毕竟那里是孔夫子的故乡。”
扶苏对于这个结果也是非常的满意,毕竟大秦统一天下到如今不过十六年,十六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是很长,指望其余六国百姓彻底认可大秦也是极为不现实的。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可以说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律法制度,大秦正在朝着一个完全同一的国家发展,扶苏对于目前的发展情况还是极为满意的。
只听扶苏接着道:“丞相一定要切记,要充分说明朝廷的用意,对所有学子一定要一视同仁,不可有区别待遇,甚至说必要的时候要先解决其余六国学子的问题,明白了吗?”
这个时候苏角却是站了出来,恭敬的道:“陛下,末将斗胆,如此做的话我大秦学子会不会感到不公平,毕竟如今是大秦一统天下!学子们肯定自然的以为应该秦人优先!”
扶苏闻言眼中的精光不由的一闪,沉默片刻开口道:“如今大秦一统天下,那就意味着天下万民都是秦人。如果老秦学子闹起来的话,朝廷只有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懂得这句话的人,才是真正的大秦子民!如果连这点气量都没有,那就不必参加科举了!”
这个时候最受动容的是韩非,当他听到扶苏的安排,再听到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话,当即就内心激动,跳出来跪在地上,恭敬的高喊道:“陛下圣明,好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我大秦正需要凝聚人心之时,让天下学子看到我大秦的心胸,自然就有更多的凝聚力!”
“韩非不才,认为陛下应该设立巡考官,专门在城中查看所有考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巡考官可以代表朝廷出面及时解决考生的问题,并且巡考官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宣扬陛下海纳百川的思想,因为陛下的这种思想代表了整个大秦的气度,学子们也应该知晓才对!”
扶苏闻言脸上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斜靠在龙椅上,对韩非摆了摆手让对方上前,韩非连忙上前对扶苏躬身一礼,扶苏道:“韩非,典籍编的如何了?”
韩非闻言连忙恭敬的道:“回陛下的话,陛下请放心,一切进展十分顺利!”韩非顿了顿接着道:“陛下,臣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大典如今编撰顺利,臣和同僚们都觉得这部涵盖众多的大典应该有个名称,臣斗胆,请陛下为大典赐名!”群臣闻言都望向了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