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一个个都愣住了,这个时候他们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一股危机感从心底生出。皇帝这是要从民间直接选拔人才,如此的话他们家里的后辈该如何?
扶苏仔细的观察着下方大臣每一个人的表情,他知道很多人回过味来了,想要出口反驳,但又觉得自己不能出尔反尔,方才还觉得皇帝做的对,现在就跳出来反对,要脸不?
扶苏的目光落在了蒙武和王奔的身上,发现这两人面上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扶苏心中一动,开口问蒙武道:“蒙老将军,您觉得朕说这话有没有道理?”
蒙武竟然没有丝毫的犹豫,拱手出列,恭敬的道:“末将觉得皇帝陛下说的极为有理。民间有许多人才,若是有一个办法能将这些人才带到朝堂上来,对帝国有莫大的好处!”
听蒙武如此说扶苏心下安定,看来这个蒙家是支持自己改革选官制度的。然而听蒙武这样说有人却再也憋不住了,只听人群中传出一个声音:“蒙老将军这话说的有些武断了吧?”
“这庙堂之上每一个职位都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帝国的存续。一直以来庙堂官员都是举荐的,为什么的呢?这是一种传承。因为世家子弟从小受家族前辈耳语目染,言传身教,对朝政事物自然会很熟悉。这样处理起事情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对朝廷炒菜油极大的好处!”
此人话语刚落,就又有一个人开口道:“是啊!这话说的不错!别人家不说就说你蒙家,世代为我大秦效力,乃是武将世家。您教出来的后辈哪个不是出类拔萃的?蒙恬将军,蒙毅将军!如今一个个也都能独当一面了!这恰恰就证明了举荐制的好处!”
“这话在理,还有王氏家族,王翦老将军,王奔大将军。到如今陛下器重的王离将军,这都是世家子弟,一个个的全都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足见举荐制度的妙处啊!”
一个个的理由出口,四海归一殿内又是一片沉默。最终王奔却开口道:“诸位大人说的不错,举荐制度沿用数千年,自然有它的好处。但是诸位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陛下方才说的不是守成,而是进取!如果我大秦自此不再进取,沿用举荐制倒是没什么不妥!”
王奔看了扶苏一眼,目中精光一闪,朗声道:“但若是要进取,本将军以为从民间选取有才华的人上来,才是最为有效聚拢人才的方法。”说到此处其顿了顿,面向身后的文臣武将,接着道:“我大秦世家虽多,但多的过天下百姓吗?世家子弟即便各个天才,多的过天下百姓吗?难道明知道民间隐藏着众多人才,我朝廷就因为举荐制度视而不见吗?”
王奔此言一出口,后方的那些大臣一个个的都沉默了下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抵触从民间选取人才进入庙堂,但王奔的话让他们无法反驳。因为如果拒绝,但就不是一心为朝廷。如果拒绝,那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而身为帝国大臣不能自私自利,至少明面上不能!
这个时候蒙恬却是开口了:“诸位!本将军有句话!诸位如果真的坚信咱们这些世家子弟都是人才,那就没什么好怕的。真正的人才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会在自己该在的位置,如果陛下制定了选才的法子,我蒙恬愿意参与其中,向天下,向陛下证明我蒙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