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真相
半小时后,方镜冉和蒋美芬分别。
她目送蒋美芬上了公交车,却像是被定在了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其实两个人只进行了十几分钟的交流。
其余的时间无人写字、无人比划手语,她们不约而同逃向缄默的真空里。
蒋美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表达的事情会给方镜冉带来痛苦。
所以在发信息之前,她做了长久的心理斗争。
最终令她决定发送的原因很简单,十年前,方镜冉在法庭上的发言振聋发聩。
这些年,那些话也激励着她成长、进步。
蒋美芬相信方镜冉,就像是相信真理。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离开后,方镜冉陷入了巨大的无措之中。
方镜冉头脑发懵,她费了些力气才能让自己重归清醒、理性的思考。
她深吸一口气,回思了蒋美芬每一个手语动作。
如果蒋美芬没有撒谎,沈蕊真的在福利院用恶劣的方式捉弄了小朋友,那么沈蕊就是在作恶。
她的行为已不能用“开玩笑”来粉饰了。
那是彻头彻尾的恶。
思及此,方镜冉难忍心口的痛,闭上了双眼。
她想不通,一个刚刚十岁的孩子,怎么会如此恶毒呢?
她不由地浑身战栗,不敢细思,只好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思索另一种可能。
如果蒋美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她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
方镜冉呆立片刻,苦涩低笑。
其实她非常清楚,蒋美芬没必要撒谎。
今天沈蕊确实去了福利院。
而蒋美芬手机里的照片,更像是铁证。
对于偷拍照片一事,蒋美芬是感到十分抱歉的。
但她囿于不能讲话、也听不到的限制,只能用这种办法。
为了这个不甚恰当的举动,她对方镜冉数次鞠躬表达歉意。
她们曾并肩作战。
当初正是蒋美芬和其他福利院的孩子给了方镜冉拥有自己孩子的勇气。
但如果方镜冉选择无条件相信蒋美芬,她就不得不面对更大的伤痛——现在的沈蕊已不是任性那么简单,她的品性怕是从根上出了问题。
想着这个令人沉重的事实,方镜冉虚弱地蹲在了地上。
周围人来来往往,有些人认出了她,忙着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他们的热心更令她感到困苦。
善良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她的蕊蕊不能是其中之一呢?
方镜冉强撑起身,对大家表示了感谢。
她回到电视台,勉强完成了剩下的工作,驱车回家后,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陆母的声音。
“千雪,你想不到我有多羡慕你,今天蕊蕊一路上特别照顾我,我真想直接把她带回家当亲孙女养。”
陆母的视线像是黏在了沈蕊身上。
她不知道的是,沈蕊陪坐在一旁,已如坐针毡。
她想回自己的卧室修图发动态。
她每天都要依靠大量外界的艳羡来维持自己基本的喜悦和虚荣心。
陆母翻来覆去就那么两句话。
沈蕊觉得也不是不能去给陆家当孙女,前提是钱要给够。
想着这些真心话,她失笑出声。
宋千雪觉出异样,忙道,“蕊蕊,你在笑什么?”
沈蕊忙解释道,“我觉得福利院把那些失去家的孤儿照顾得很好,我为他们感到欣慰,我觉得他们只要不放弃自己,都有光明的未来,想着这些,我不小心笑出来了,对不起奶奶。”
“哎呀呀不要道歉。”陆母笑眼弯弯,已无任何理智可言,“蕊蕊,陆奶奶今天不能陪你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再去其他地方做公益。”
“好!”沈蕊大方答应,“那我们拉钩。”
她伸出手指,熟练地拉着陆母的。
上一次这么拉钩,是为了那张卡。
一老一小像是有着心灵感应,相视一笑。
陆母离开时,在门前碰到了方镜冉。
她不厌其烦,又是一顿夸赞。
方镜冉五味杂陈。
沈蕊已小跑到她身边、一头扎进了她的怀里。
方镜冉眼前不断浮现蒋美芬比划的那些手语。
她已无法分辨真假。
送走陆母之后,沈蕊回了自己的卧室。
方镜冉在她的门外犹豫许久,终究还是没有敲响门。
她十分清楚,即便站在沈蕊面前,她也没办法问出口。
她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怯懦。
回到房间,方镜冉蜷缩在沙发中发呆。
她很久没用过这种姿势了。
她忽然好想念沈铎。
如果沈铎在,她就不必如此孤独又卑劣地选择逃避。
良久,她拨打了谈锦的电话,“上次你挂的精神科专家号是哪天的?我想请个假,和你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