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十月海中路 > 第四章 新玉

暴雨夜的老宅总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气,像浸了水的旧书。陈砚蹲在井边,指尖捏着枚刚打磨好的玉佩,玉质温润,比爷爷留下的那枚更透亮,只是边缘还带着未磨平的棱角,硌得指腹微微发疼。
井里的水泛着墨色,映不出月亮,却能清晰地看见水面下浮动的符号——和井壁上、日记里、他后颈那处淡青色印记一模一样。他将玉佩轻轻抛下去,落水声在雨里闷得像声叹息,水面却连涟漪都没起,仿佛被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接了去。
“今天换了块暖玉。”陈砚对着井口低语,声音混在雨里,“爷爷以前总用寒玉,你是不是也觉得冷?”
井里没有回应,只有水面下的符号闪烁了两下,像有人眨了眨眼。
后颈的印记突然发烫,陈砚抬手摸了摸,那里的水草纹路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在阴雨天会泛出青紫色。他知道那不是消失了,是钻进了更深的地方,像颗埋在骨头上的种子,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搏动。
三个月前从老宅走出来的那天,他在爷爷的木箱底找到这块新玉佩的坯子,旁边压着张字条,是爷爷的字迹:“每代一人,佩玉续缘,断则祸生。”原来所谓的“替我”,从来不是一时的替代,是世世代代的接棒。
雨势渐大,井边的泥土被冲得松软,露出几截新埋的木牌,上面刻着模糊的名字。陈砚记得爷爷日记里提过,壬午年那口井“吃”过三个人,都是老宅的租客,后来被家里人悄无声息地接走了,对外只说搬去了别处。现在他才懂,那些人不是搬走了,是成了井里的“养分”。
“上周张婶家的狗丢了。”他继续对着井口说话,像在跟老友闲聊,“我把它引到井边了,你该尝过了吧?比喂鸡鸭要鲜活些。”
水面突然咕嘟冒泡,升起一串细碎的水泡,啪地破在水面上。陈砚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截带血的指甲——今早从后颈抓下来的,不知什么时侯长出来的,指甲缝里还沾着井泥。他把布包扔进井里,这次听见了清晰的吞咽声,像有什么东西在水下张开了嘴。
后颈的烫意慢慢退去,变成熟悉的微凉。陈砚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转身时看见井沿上多了片新鲜的荷叶,叶面上滚动的水珠里,映着个模糊的影子,穿着他去年丢失的那件蓝布衫。
他知道那是“它”的谢礼。就像上个月,他随口说喜欢巷口的桂花糕,第二天井边就摆着个油纸包,糕点还带着余温;就像爷爷以前总念叨的青瓷碗,某天清晨竟整整齐齐地摆在厨房灶台上,碗底刻着通样的符号。
“下个月该换块墨玉了。”陈砚回头望了眼井口,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下来,落在衣领里,带着井水特有的凉意,“你好像更喜欢深色的。”
井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搅动声,像是在应和。
他走回屋时,书桌抽屉自动弹开,里面的日记又翻过了一页,空白处慢慢浮现出新的字迹,是他自已的笔迹,却不是他写的:“丙戌年九月,雨,饲以活物,符显,缘续。”
陈砚拿起笔,在后面添了句:“它说,谢谢。”
窗外的雨还在下,井里的水又安静下来,只有水面下那些符号,在黑暗里亮得像星星。而老宅的木箱里,还躺着七块待打磨的玉佩,足够他喂到下一个壬午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