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想留京,那就留京吧,朕倒要看看,你到底在耍什么花招!记住你今日说的话!”
*
纪循从御书房出来时,由两个太监扶着。
他神色恍惚,战战兢兢。
他与母妃是谋划着谋夺太子之位,但不是此时。
他们一直算计的是,坐收渔翁之利,而不是自己去当鹬蚌之一。
出了御书房,隔壁就是文心殿。
此时,正逢皇子公主们下学。
太子与自己的两个伴读,走在最前头。
后面是一群萝卜头簇拥着五皇子纪衢。
太子第一个看见形容狼狈的纪循,低眸笑了笑。
端妃母子想做渔翁,做梦去吧,都给孤下锅。
他无视了纪循,继续朝前走。
就冲端妃抢着生皇长孙、皇长子,与皇后对着干,她对皇位就不可能没有觊觎之心。
纪循留意到太子,目光一顿。
此事,与太子有关吗?
可太子怎么可能说得动他岳父瞒着他,上奏让他留京?
太子也没有理由这么做,多个年长的兄弟留京,太子就多一分危险。
纪循不想自己的狼狈不堪,被弟弟妹妹看见,不由得加快脚步出宫。
岂料,纪衢眼尖,撩起袍子,奔跑过来,大喜喊道:
“大皇兄!看见我们,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呢?我们一直思念着大皇兄呢。
“大皇兄,你可不能有了儿子,就不疼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了!小七、小八、小九,你们快过来,咱们快见过大皇兄!”
他读书不认真,视力极好,险些就是千里眼,隔老远,就看见纪循头上有一块红通通的。
纪循从御书房出来,要么是被父皇拿杯子砸得,要么就是磕头磕得。
不管怎么搞出来的伤,这个热闹,纪衢是凑定了。
说话间,一伙人呼啦啦全围过来,齐刷刷向纪循行礼:“参见大皇兄!”
拱手的拱手,屈膝的屈膝。
当大家抬起头来时,顿时傻了。
董寒苏心中一惊。
端王磕头磕出了血!
他向大家还礼时,没来得及擦,又有一缕血,从伤口渗出来,蜿蜒流过整张脸。
十分骇人。
年纪小的六公主,躲在孟津津的身后,吓得不敢出声。
曲清瑶打个寒战,也忙躲到孟津津身后去。
孟津津小腿哆嗦着,挺起胸膛,努力遮住她们的视线。
纪衢先是一惊,然后一喜,面上关切地问:“大皇兄,你这是怎么了?”
这么大一块红的,肯定是磕头磕的。
如果他的眼神不那么幸灾乐祸,纪循就信了他是关心自己,而不是来看自己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