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这些年,大家一直都以东方秦马首是瞻,就是因为他们团结一致,东方制药才能一直蒸蒸日上地发展。
但他们每个人在企业之中也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这也是东方制药一直能保持活力的另一个原因。
最后,三十多个人彻底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当立刻通过人脉跟闻九九说上话,包括但不限于张瀚海或者医疗系统的其他人。
另一派认为此事应该谨慎行事,至少也应该先探明了闻九九的真实身份,再做打算。
东方秦只好让大伙儿举手表决,最后谨慎派以邻居二大爷的一票优势胜出,东方秦便安排下去,先找一个可靠的私家侦探,跟踪闻九九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今天晚上就去!”
时节已深秋。
与白日的酷热不同,夜晚的大漠寒气逼人,几乎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
兰城守军大营。
主帅府邸之内仍然灯火通明。
秦辰满脸怒气,坐在主位上不发一语。
军师在旁低声劝导: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使节面前,七皇子万不可如此。”
李氏家主李永益也劝道:
“早在两军胶着之时,咱们便已想到会有今日。殿下不必为此多忧虑。”
秦辰只绷着一张脸,不说话。
自上次大败大狄之后,两军又有多次交战。
因为有李氏私兵的加入,再加上朝廷派来的援军,几次交锋都是大燕这边获胜。
大狄节节败退,战线已后退一百多里,秦辰趁此机会还收复了两座小城池。
眼看天气渐冷,秦辰计划着趁冬天还没到,再一鼓作气,把大狄打回他们的边境线去,此番也好过个冬。
要知道冬天的仗是最难打的,大漠之地夏日虽酷暑,冬日苦寒却不亚于幽州那边。
大燕的士兵们大多生长于平原,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大狄士兵的抗寒能力根本不能比。
但大狄的短缺之处是粮草。
大狄人原分两部,一部祖辈就生活在大漠边缘,另一部靠近大燕北部,原以游牧为生,但随着近年来水草缺乏,也不得不退到了大漠边缘。
他们自祖辈以来就物资缺乏,因此世世代代觊觎土地肥沃的中原,几乎每年都跟大燕发生摩擦。
冬季苦寒,大燕的粮草还能从中原运来,大狄就只能靠抢掠周边小部落或者靠苦熬。
因此双方其实都很想在冬季来临前,能将战事分个胜负。
于是大狄也很快增了兵,战事也因此就这样胶着了起来。
自那时起秦辰就预感到不好,果然没多久,他竟然接到了圣旨,说要议和。
京城距离此处,快马加鞭也要多半月路程,也就是说,还在他大胜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在准备议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