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跟着车间主任老张走进厂长办公室时,心里七上八下。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厂长王建国正埋头看着一堆报表,眉头紧锁。
“王厂长,这是李明,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那个小伙子。”老张介绍道。
王建国抬起头,打量着李明。这个中年男人脸上写满了疲惫,眼袋深重,显然为厂子的事情操碎了心。
“坐吧。”王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听老张说,你对咱们厂的发展有想法?”
李明深吸一口气,决定直接切入主题:“王厂长,咱们厂现在的问题不是技术,也不是工人,而是思路。继续做传统的劳保服装,只能等死。”
王建国的脸色变了变:“你这话说得有点重了吧?”
“重吗?”李明从包里掏出几张报纸,“您看看这些,上海、广州的服装厂都在转型,做时尚服装。咱们还在做老一套,能不被淘汰吗?”
王建国接过报纸,仔细看了看,脸色逐渐凝重。
李明趁热打铁:“我有个计划。咱们可以做老爹裤,这种裤型在香港已经很火了,肯定会传到内地。还有格子夹克,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这种款式。另外,淡雅风格的连衣裙也有很大市场。”
“你说得倒轻松。”王建国放下报纸,“可是咱们仓库里还压着那么多货,不清掉这些,哪有钱搞新产品?”
李明愣了一下,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他想了想:“能让我去仓库看看吗?也许有别的办法。”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老张,你带他去看看。”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布料和半成品,大部分都是做劳保服装用的。李明在里面转了一圈,突然眼前一亮。
“老张,这些蓝色的布料是什么?”
“哦,这些啊,本来是要做工作服的,结果订单取消了,就一直放着。”老张有些无奈,“质量挺好的,就是颜色单调了点。”
李明摸了摸布料,质地厚实,颜色正是那种经典的牛仔蓝。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
“老张,这些布料有多少?”
“少说也有几千米吧,够做上千件衣服的。”
李明兴奋起来:“太好了!咱们可以把这些做成牛仔裤!”
“牛仔裤?”老张一脸疑惑,“那是什么东西?”
李明耐心解释:“就是一种很结实的裤子,在国外特别流行。关键是,咱们不用额外投入,就用现有的布料和设备。”
老张还是有些怀疑:“可是谁会买这种裤子啊?”
“相信我,一定会有人买的。”李明信心满满,“不过咱们得想个好的销售方法。”
回到办公室,李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建国。厂长听完后,沉思了很久。
“你确定这种裤子能卖出去?”
“我保证。”李明拍着胸脯,“如果卖不出去,我负全责。”
王建国看着李明坚定的眼神,最终下了决心:“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只能先做一百条试试水。”
“一百条太少了,至少要五百条。”李明据理力争,“而且我还需要借用一下文化宫的设备。”
“文化宫的设备?你要干什么?”
李明神秘一笑:“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几乎住在了车间里。他亲自指导工人们改进工艺,把那些蓝色布料做成了一条条结实的牛仔裤。虽然款式还比较简单,但质量绝对过硬。
与此同时,李明跑到文化宫,找到了管理员老刘。
“老刘叔,我想借用一下你们的电视和录像机。”
老刘有些为难:“这些设备都是给职工娱乐用的,你借去干什么?”
“做生意用。”李明实话实说,“放心,不会弄坏的,而且还能给文化宫带来人气。”
老刘想了想,最终同意了:“那你可得小心点,这些设备可贵着呢。”
李明兴奋地搬着设备来到厂门口的小广场。这里平时就是工人们休息聊天的地方,人流量不小。他把电视和录像机架好,然后放入了一盘录像带。
屏幕上出现了刘德华英俊的面孔,正是经典电影《天若有情》。
“哎,这不是华仔吗?”路过的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
“这电影我在电影院看过,特别好看!”
“华仔穿的那身衣服真帅!”
李明趁机拿出了几条牛仔裤:“大家看看,华仔穿的就是这种裤子!咱们厂自己生产的,质量绝对没问题!”
人群中有人质疑:“这种裤子能穿吗?看起来怪怪的。”
“当然能穿!”李明当场脱下自己的裤子,换上了一条牛仔裤,“你们看,多合身!而且特别结实,干活穿着不怕磨损。”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被电影吸引,同时也对这种新奇的裤子产生了兴趣。
“多少钱一条?”终于有人问价了。
“二十八块!”李明报出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格,“比商店里的裤子便宜,质量还更好!”
第一个顾客是个年轻的工人,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掏钱买了一条。穿上后,周围的人都说好看。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很快,李明带来的五十条牛仔裤就卖了一大半。
第二天一早,李明又搬着设备来到广场。昨天买了牛仔裤的工人们今天都穿着来上班,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老李,你这裤子哪买的?挺精神啊!”
“就在咱们厂门口,小李在卖呢!”
消息传得很快,连附近几个厂的工人都跑来看热闹。李明趁机又补充了一批货,这次直接带了一百条。
电影还是《天若有情》,但李明发现观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完全在电影上了,更多的人在讨论牛仔裤。
“这裤子确实不错,我昨天买了一条,洗了也不褪色。”
“关键是穿着舒服,比那些工作服强多了。”
“我也要买一条,给我儿子穿。”
看着越来越火爆的销售场面,李明心里乐开了花。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王建国也听说了广场上的情况,亲自跑来看了看。看到那么多人排队买牛仔裤,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李,这真是咱们厂做的?”
“千真万确!”李明一边收钱一边回答,“王厂长,咱们得赶紧加大生产量,这个势头还能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