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们可以分批进行,但一定要保证质量。”林文轩看着设计图,心中已经看到了专卖店开业后的繁忙景象。
与此同时,生产线也在加紧生产专卖店的首批货品。林文轩要求每个款式都要有充足的库存,尺码要齐全,颜色搭配要丰富。
“小林,这样大规模生产,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老张有些担心地问道。
“卖不出去的话,我们就降价处理,或者转给其他销售渠道。”林文轩显得很有信心,“但我相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没有理由卖不出去。”
为了确保专卖店的服务质量,林文轩还专门组织了营业员培训。他请来了省城百货大楼的资深营业员作为培训师,教授销售技巧和服务礼仪。
“微笑是最好的销售工具。”培训师对着二十多个年轻的营业员说道,“顾客进店的,详细介绍了林文轩的创新做法。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民日报》也在经济版面刊登了一篇短评,称赞这种模式是“民族品牌发展的有益尝试”。
林文轩看着报纸,心情激动得难以言表。从一个小小的服装厂,到现在登上全国性的报纸,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但也充满了成就感。
“小林,你现在可是名人了。”王国强拿着报纸走进办公室,脸上满是自豪,“刚才省里的领导打电话过来,说要来我们厂里考察。”
“省里的领导?”林文轩有些意外。
“经贸委的王主任,还有纺织局的几个领导。他们对我们的专卖店模式很感兴趣,想要了解具体的运营情况。”王国强显得很兴奋,“这对我们是个好机会,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的发展会更顺利。”
果然,一周后,省经贸委的领导一行人来到了工厂。他们详细了解了专卖店的运营模式、财务状况、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
“小林同志,你们的做法很有创新性。”王主任在参观完专卖店后说道,“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品牌建设,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我们会考虑把你们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前来“取经”。林文轩对此持开放态度,只要有人真心请教,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做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来自外省的服装厂老板问道。
“质量和服务。”林文轩的回答很简洁,“质量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品牌才能真正立得住。”
“那专卖店的选址有什么标准吗?”
“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目标消费群体集中。”林文轩详细解释道,“另外,店铺的装修和陈列也很重要,要能够体现品牌的特色和定位。”
这些经验分享很快在行业内传播开来,不少企业开始模仿林文轩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够成功的并不多,因为专卖店模式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涉及到资金、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