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
战斗,结束了。
峡谷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三千突厥骑兵,全军覆没。
而商团护卫队,伤亡,不足三十人。
程处默一脚踩在阿史那贺鲁的尸体上,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咧嘴一笑。
“他娘的,过瘾!”
这一战,缴获的牛羊马匹,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但比财富更重要的,是“五百破三千”的赫赫威名。
消息传出,整个西域,为之震动。
所有西域小国都明白了一件事。
那条丝绸之路上的大唐商队,不是肥羊。
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猛虎!
安西商团护卫队的赫赫威名,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西域。
丝绸之路,这条帝国的黄金动脉,前所未有的安全和畅通。
长安城,也在这条动脉的滋养下,愈发繁华。
秦源,这位帝国的太傅,似乎已经解决了所有陆地上的主要问题。
朝堂之上,他的政令畅通无阻。
商业领域,他的钱庄和商会,掌控着经济命脉。
军事方面,他的新式武器和战术,让大唐的军队所向披靡。
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年轻的权臣,似乎可以稍稍停下脚步,享受一下他那如日中天的权势和荣耀了。
然而,秦源的目光,却越过了高耸的城墙,越过了黄沙漫漫的戈壁,投向了那片更广阔、更神秘的,蔚蓝色的无垠海洋。
永徽二年冬,长安城迎来了第一批来自更南方的使节。
他们自称来自室利佛逝国,也就是后世的苏门答腊。
这些使节,皮肤黝黑,衣着奇特,向新皇李治,献上了他们国家最珍贵的特产—肉桂、豆蔻等香料,以及一些罕见的南海珍珠。
在表达了对大唐天威的敬仰之后,使节的首领,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尊敬的天朝皇帝陛下,如今,在麻六甲海峡附近,崛起了一股极其强大的海盗。
他们盘踞海岛,拥有巨船,往来如风,劫掠所有过往的商船!”
“我们国家通往天竺、波斯的商路,几乎被他们完全掐断。
许多大唐的商船,也在那里遭遇了不幸!”
“恳请天朝皇帝陛下,能发天兵,扫清海寇,保障航路的安全。
我王,愿岁岁来朝,永为大唐藩属!”
这个请求,在朝堂上,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在大多数中原士大夫的观念里,海洋,是化外之地,是蛮夷之所。
那些南方的岛国,与大唐相隔万里,其死活,与朝廷何干?
为了几个商贾和蛮夷,就出动大唐的水师,去那烟波浩渺的南海作战?
简直是笑话。
就连长孙无忌,都觉得此举得不偿失。
然而,秦源却在这时出列了。
他没有直接回应使节的请求,而是向李治,呈上了一份奏折。
奏折的封面上,写着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论制海权疏》。
“陛下!”
秦源的声音,在安静的太极殿内,清晰地响起。
“臣以为,室利佛逝使节所言,非一国之小事,乃我大唐万世之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