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宰相,房玄龄,正捧着一份奏章,眉头紧锁。
因为年老眼花,他几乎要把整个脸都贴到奏章上,才能看清上面的小字,那样子显得异常吃力。
这个画面,深深的刻在了秦源的脑子里。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需求,背后却牵动着整个帝国的中枢。
他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第二天,秦源没再去将作监,而是直接回了自己的格物院。
他要先解决将作监的那些麻烦,但不是用他们的方式。
他让人搬来几张大桌子拼在一起,铺上巨大的白纸。
然后,他拿着一根炭笔,在上面画出了一个个奇怪的表格。
又在表格的第一列,写下了一些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1,2,3,4
“把那些卷宗,按年份,按类别,给我分好!“
“然后,一卷一卷的念给我听!“
秦源命令道。
将作监派来给他打下手的两个书令史,一开始还满腹牢骚,阳奉阴违。
可半天之后,他们就彻底傻眼了。
只见秦源听完一卷的内容,便在纸上的格子里飞快的填写着那些奇怪的符号和简化的文字。
“尚食局,贞观二年,申领楠木食案二十张,实发十八张,差两张,记档人李四”
一笔笔烂了十几年的账,在他的笔下,被拆解的清清楚楚。
那张巨大的纸上,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哪里有问题,哪里缺了东西,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根本藏不住。
这叫什么?
两个书令史脑子一片空白,他们只觉得这位侯爷用的法子,简直不是人间的手段,倒像是天官断案,有种让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魔力。
只用了一天。
仅仅一天。
堆积如山的旧账,就变成了一叠薄薄的,写满了奇怪表格和符号的新式账本。
当秦源将这叠新账本轻飘飘的放在阎立德的桌上时,整个将作监都安静了。
阎立德看着那清晰明了的条目,看着最后精准到个位数的亏空总数,拿着账本的手,第一次感到了微微的颤抖。
这他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他心里骂了一句。
而在将作监的官吏们被震撼的说不出话的时候,秦源已经一头扎进了他的格物院深处。
他秘密成立了一个只有几个人知道的攻关小组。
名字也很简单,就叫“明目”。
“我们之前烧出来的琉璃,虽然透亮,但还不够纯粹!“
秦源对着几个最顶尖的工匠说道。
“现在,我要你们做一件事,把这块天然水晶,或者最纯净的那批琉璃,给我磨成这样!“
他在一块石板上,画出了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的截面图。
“磨它做什么用?”一个工匠不解的问。
“让光线拐弯!“秦源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你们看,光是直着走的,我要它经过这块东西之后,能聚拢到一点上。
就跟你们小时候玩的阳燧(放大镜)取火一样,但我们要的是能看清东西,不是点火!”
没人能听懂什么叫光线折射,但他们能听懂秦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