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位在窑上干了一辈子的老窑匠,看着一炉刚刚报废,因为降温太快而四分五裂的琉璃块,若有所思的找到了秦源。
“侯爷,我琢磨着,是不是咱们这火,退的太急了?”
他比划着说道。
“以前咱们烧瓷器,越是上好的宝贝,出窑后越是要放在温土里慢慢的养着,让它自个儿一点点的凉下来。
要是骤然见了冷风,保管要炸!“
老窑匠的一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秦源脑中炸响。
对啊!
退火!
他光想着原料配比和温度,怎么把这么关键的一步给忘了!玻璃在成型后,内部会产生巨大的应力,必须通过缓慢降温来消除,否则就会自行碎裂。
“老人家,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秦源激动的一把抓住老窑匠的手。
他立刻召集所有人,重新设计了窑炉的后半部分,增加了一条长长的,温度呈阶梯式下降的退火通道。
几天后,从西边派出去的人,也终于带回来了第一批高纯度的天然碱。
万事俱备。
这一次,格物院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原料是秦源亲自配比的,窑炉是经过改良的,控温的方案精确到了每一刻钟,还有那条至关重要的退火通道。
成败,在此一举。
当坩埚顺着轨道,从退火通道的末端缓缓滑出时,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还冒着热气的坩埚上。
秦源亲自上前,用一把长长的铁钳,夹出了里面的东西。
那是一小块,只有拳头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它没有西域琉璃那般绚丽的色彩,只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浅绿色。
但。
当秦源将它举起,对着窗外透进来的天光时。
光,穿过去了!
没有丝毫阻碍的穿过去了!
他甚至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另一侧的手指的轮廓!
“这”
“天啊”
整个格物院,所有工匠,无论老的少的,全都死死的盯着那块东西,眼珠子瞪得溜圆,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屏住了呼吸,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下一秒。
“成功了—!!!”
不知是谁,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嘶吼。
整个格物院瞬间就炸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神仙手段!这真是神仙手段啊!”
无数的工匠,这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汉子,此刻却激动地又蹦又跳,互相拥抱着,甚至有人流下了滚烫的眼泪。
他们见证的不是一块琉璃的诞生。
他们见证的,是一个神迹!
那阵震天的欢呼过后,秦源看着那块其貌不扬,却足以改变世界的小东西,心里没有太多的激动。
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一个理所当然的,从零到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