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
“侯爷,奴婢在!“
青萝端着一碗刚热好的姜茶,轻手轻脚的走进来。
“去,把我的笔墨拿来,再给我找张最大的纸。”
秦源坐直了身子,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想法。
窗户纸不顶用,那就不要用纸了。
他要在这个时代,量产出更多的玻璃来。
很快,一份写的明明白白的奏疏,就通过程咬金的门路,递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秦源说自己最近在钻研格物,对西域进贡的那种琉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借几块来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为大唐造出更好的琉璃,用来光耀国威。
李世民看着这份奏疏,有点哭笑不得。
“这小子,刚消停几天,又开始折腾了!“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对秦源的“研究”抱有极大的期待。
这小子总能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捣鼓出惊天动地的好东西。
盐是,皂是,酒精更是。
虽然那些西域琉璃,每一块都价值连城,是皇室珍藏的宝物,但跟一个可能诞生的新产业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给他!”
李世民大笔一挥。
“告诉他,尽管研究,东西坏了算朕的,钱不够,就从内帑里支!”
第二天,几个内侍就小心翼翼的捧着几个锦盒,来到了定远侯府。
秦源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颜色各异的琉璃,有绿的,有蓝的,看起来确实珍贵。
可在他这个见过后世各种玻璃制品的人眼里,这玩意儿,也就那么回事。
杂质太多,气泡也不少,透明度更是差的可以。
但这,已经足够了。
他要的,只是一个能让这个时代工匠理解的实物样本。
格物院。
这个由秦源一手创立,直属皇帝的机构,如今已经成了大唐所有工匠心目中的圣地。
这里不仅待遇优厚,地位崇高,更重要的是,能接触到定远侯亲自传授的“仙法”。
当秦源捧着那几块御赐的琉璃,宣布格物院的下一个项目时,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
“明琉璃!“
秦源指着样本,对底下一众顶尖窑匠和工匠们说道。
“我们的目标,就是造出比这个,更干净,更透亮的琉璃。
要像水晶一样,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另一边的东西!“
工匠们面面相觑,脸上全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侯爷…这…这怕是不行吧?”
一位在官窑里干了一辈子的老窑匠,忍不住开了口。
“琉璃乃是天生地成之物,采料、火候、时辰,差一点都不成。
这西域贡品,已是人间极致,我等凡人手艺,怎么可能造出比它还好的宝贝?”
“是啊侯爷,这跟点石成金也没什么区别了!“
质疑声此起彼伏。
他们敬佩秦源,但秦源这次提出的目标,已经超出了他们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和认知。
秦源没有生气,只是笑了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把他们的固有观念彻底打碎,怎么能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
“都安静!“
他拍了拍手,示意众人看过来。
“今天,不生火,不开窑,我们先开个会,我给你们讲讲,这琉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他让人搬来一块大木板,用木炭在上面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