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归朝,目的为何?”
一字一顿,如冰刃刮骨。
听闻此话,李善长本能地低头垂首,但在略微镇定后,还是鼓足勇气道出:
“臣只为臣弟讨一条活路!!”
说罢,再次重重磕下头去,“还请陛下念及老臣多年效劳之功,饶臣弟死罪!!”
言辞真挚,仿佛早已预演多时。
朱元璋凝视着他,眼中寒意不减,却不曾答话。
他只是抬起右手,轻轻一挥。
下一瞬,
数名锦衣卫疾步闯入书房,手持锋利长刀,将李善长团团围住!
突现的一幕惊得李善长浑身剧震,脸色骤变!
甚至,就连站在一旁的朱标也不由惊叫一声:
“父皇!!!”
然而——
朱元璋恍若未闻,只是静静地盯住跪伏于地的李善长,一字一顿地道:
“百室啊”
“你那胞弟已在刑狱之中吐露全部。”
“如果你愿意据实交代,咱”
“或许能让你安享晚年。”
其语如冰霜刺骨,毫无转圜余地。
听到这番话语,李善长顿时瞳孔紧缩,心中大骇。
他再无疑虑,连忙再次叩首,语气急促:
“臣愿如实交代,请陛下明示,究竟是哪一段缘由!!”
他额头汗水涔出,脸上尽是焦虑与惶恐之色,似一只惊弓待毙的落魄孤鸟。
锦衣卫手段残酷
这些年来虽然新建未久,但早自胡惟庸案之后,已有耳闻:酷吏刑求,种种酷刑直让人肝胆俱裂。
也正是出于对那段不堪回想之过往的畏惧,
李善长才星夜兼程,连夜赶往京城。
如今亲耳听得朱元璋的话,他又焉能不心生惧意?
“你应该清楚。”
朱元璋再度开口,语气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说完,便缓缓站起身子,脚步稳健地走到一边,抽出了一直伴随他多年的御剑!
那把曾在无数战役中陪他血洗战场的利器。
他径直来到李善长面前,将剑尖抵在了他的胸口。
“若你仍不吐露实情。”
“念在你多年为国操劳的情分上,咱亲自动手送你一程。”
听闻此言,即便李善长素来镇定自若,此刻也不由心神震荡。
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了一下,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只听他声音坚定而恭敬地回应:“陛下,微臣确实对此事一无所知!”
他的话语诚恳至极。
多年辅政于朱元璋,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威严,不容欺瞒。
虽然他知道,自己弟弟李存义未必能在刑司之下撑得住!
但如果他真的开口了,那等待他的恐怕不是从轻发落,而是满门抄斩,身首异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跪地叩首,继续陈词道:
“陛下!张皓月此人阴鸷狂妄,才学更远逊他人,如此构陷李府,必定另有目的!”
“微臣状告张皓月,请陛下赐臣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
此话刚出,朱元璋的目光立刻冷了下来。
他望着跪在地上的李善长,良久未语,最终轻轻收回长剑,语气低缓:
“百室啊。”
“这案子牵动天下人心。”
“既然如今扯上了你李府,你就亲自把它办明白吧。”
说完,他转身走回龙座之上,仿佛刚才的对峙不曾发生过。
听到这句话,李善长松了一口气,却仍然满脸肃穆:
“请陛下下旨。”
“臣一定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他掷地有声地说。
朱元璋略一点头:“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