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殿内寂静
所有人都低着头,他们听完呼衍月珠的话之后,一下子都愣住了。
好奇怪的问题!
大夏的几位大臣独自思考了一番之后,表示不理解。
这个问题,很邪门。
他们的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而陈修听完这个问题,内心不由得笑出了声。
这些北漠人,还真是有意思。
但是在他看来,这位北漠公主确实有些才华在里面的。
她这个问题,不难,但是刁钻。
因为她不是按照这些大臣们的视角来出问题的。
这些大臣常年位高权重,待在朝堂之上,若是论治国之事,他们自然侃侃而谈。
但是此题在民。
臣和民之间,亦存在差距。
陈修内心有了答案,但是其他皇子都皱着眉头。
大夏大臣们都是位高权重,皇子更是尊贵无比,又怎会识辩民间之物。
三皇子起身,他皱着眉头说道,
“公主可真是说笑,农夫种田,将士打仗,书生读书,天下怎会有一物品同时用于此三者身上?”
“莫不是公主殿下刻意为难我等,汝等北漠之人,便是如此刁难?”
三皇子陈乾觉得此题无解,他认为呼衍月珠出这种题目,就是来测试他们的破局能力。
他站出来反问,在他眼里,是唯一破局之法。
二皇子陈遥看着三皇子陈乾的举动,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内心却冷笑一声,“蠢货。”
呼衍月珠听了,并没有生气,她只是说道,
“大夏陛下,汝等大夏之人便是如此可笑,答不上来便质疑我北漠的智慧?”
“看来你大夏人论武不及我北漠,连文,都被压了一头。”
“这就是以儒为尊的中原吗?可笑。”
闻言,朝中大臣不禁纷纷变了脸色。
呼衍月珠已经直接嘲讽他们大夏了,但是他们偏偏无法反驳。
因为三皇子陈乾的跳出来。
夏皇看着陈乾,他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够了,老三,还不坐下!”
陈乾的脸色瞬间变得青黄起来,但是碍于父皇的威严,他不甘心地坐下了。
其他几名皇子也都并未出声,五皇子,七皇子和八皇子他们应该都不会。
而二皇子陈遥的眼色很怪,不知他是不会,还是不说。
呼衍月珠见状,继续说道,
“大夏陛下,难道这天启殿上,真的无一人能解答我北漠的难题了?”
“堂堂一国之精锐,全在此天启殿上,看来大夏……也不过如此。”
呼衍月珠嘴角勾起,她就是要激怒夏皇。
这一次,她可以说直接把大夏的面子按在地上摩擦了。
且看夏皇坐不坐得住。
若是就此翻脸,呼衍月珠之后的布局也不需要了。
这一步,她就成功了。
若夏皇没有被激怒,和亲继续的话,呼衍月珠照样有后手。
所以,从她踏入这天启殿开始,她的计划就已经开始施行了。
夏皇身为国君,他自然是不会被呼衍月珠三言两语就激怒的。
只见他用锐利的眼神扫向底下的几个儿子,发出不容置疑的声音。
“老五,老七,老八,你们都有答案吗?”
“还是说,你们没有这个能力?”
很尖锐的问题,被问道的皇子都内心一震。
他们犹豫片刻后,不得不回答道,
“父皇恕罪,儿臣不知。”
夏皇这时忽然看向陈修,“老九,你呢?”
三皇子陈乾的目光也放在陈修身上,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九弟。
他依旧不相信这题会有答案。
不然他刚刚的行动,在父皇面前,确实完了。
陈修被点到,他知道,这个时候是最合适的时机。
只见他缓缓起身,看着夏皇说道,
“父皇,儿臣心中确实有一个答案。”
随后他又看向呼衍月珠,
“还请公主殿下验证。”
“此物应该是蚕丝,不知公主殿下,在下所言对否?”
呼衍月珠的异瞳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底下的大臣也发出喃喃自语的声音,似乎是在讨论陈修的答案。
不等呼衍月珠回应,陈修继续说道,
“农夫以丝织成农具绳索固田;将士以丝制甲胄内衬防箭;书生以丝帛裁纸著书。”
“此乃蚕丝三重用处。”
陈修话音落下,底下就有人不禁感叹。
“妙哉,妙哉。”
“这一题确实令老夫费解。”
呼衍月珠此时看向陈修的目光再度变了变,她说道,
“答案确实为蚕丝,大夏九皇子,确定令我眼前一亮。”
夏皇的脸上终于缓和了一些,他对着陈修问道,
“老九,你是如何想到的?”
陈修笑了笑,她看着呼衍月珠问道,
“这题不难,若是去问大夏百姓,何人不知蚕丝?”
“但殿内之人皆是权贵,绳索,纸张这些东西用之伸手便是,无需在意怎么来的。”
“所以诸位一下子想不到,也是正常。”
三皇子陈乾手中的酒杯被捏紧。
他没想到陈修真的会这题。
接下来就麻烦了……
陈修则是对着呼衍月珠说道,
“公主,现在试问,我大夏人的智慧如何?”
呼衍月珠深吸一口气,她淡定说道,
“九殿下莫急,我这里还有两题,还没有结束。”
陈修则是笑道,
“行,不如公主殿下一起出吧,免得浪费时间了。”
“也免得公主殿下看不起我大夏之人,一并来便是。”
其实不管呼衍月珠出什么,对于陈修来说,其实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因为陈修本身就是两世为人的眼界,加上召唤出郭嘉之后获得的“奇才”特性,不可能破不出所谓难题。
况且,呼衍月珠这第一题不就是针对他们这些皇子的眼界所出。
在这个封建时代,哪里有什么所谓的难题?
呼衍月珠看着陈修,她便继续说道,
“那就请九殿下听好了。”
“第二题。”
“国境之南有两村,共饮一河之水。”
“东村种稻,需水浸田;西村植棉,怕水涝田。”
“春日干旱,两村争水互斗,伤了数人。”
“若殿下为官,当如何断案,令两村皆服?”
群臣低头沉思。
“第三题。”
“今有三匹骏马:一匹见鞭影则疾驰,一匹闻人声则昂首,一匹遇陡坡则驻足。”
“若选一匹为征战坐骑,当择哪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