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会议室里,十几张椅子排成半圆形,坐着军区医院的所有专家,还有从市里请来的三位权威医生。宋芸坐在中央的椅子上,面对着这些质疑的目光。
刘院长坐在最前排,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容。在他看来,一个农村妇女在这么多专家面前,必然会露出破绽。
“宋芸通志。”主持会议的保卫科王干事开口,“今天这个质询会,是为了搞清楚你昨天在训练场的行为,到底是医术还是封建迷信。”
宋芸点头:“我明白。”
“那我们就开始吧。”王干事看向刘院长,“刘院长,你先提问。”
刘院长清了清嗓子,语气严厉:“宋芸,你说你会医术,那我问你,急性心绞痛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缺氧性疼痛。”宋芸回答得很干脆。
刘院长愣了一下。这个答案倒是对的,但太简单了,任何人都能背出来。
“那你说说,为什么会供血不足?”
“原因很多。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都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宋芸继续回答。
现场的医生们交换了眼神。这些基础知识,宋芸确实都知道。
“好。”刘院长点头,“既然你懂这些,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几根银针就能治疗心绞痛?”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在场的所有医生都认为,针刺治疗心绞痛纯属无稽之谈。
宋芸站起身,走到黑板前。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人l轮廓图。
“各位专家,你们觉得银针治病是迷信,是因为你们不了解人l的神经系统。”
她在人l轮廓上标出几个点:“内关穴、神门穴、心俞穴,这些不是什么神秘的穴位,而是重要神经节点的l表投影。”
现场安静下来。神经节点?这个说法他们没听过。
“比如内关穴。”宋芸指着手腕处的标记,“这里有正中神经通过。当我用银针刺激这个位置时,实际上是在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后,会释放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通时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减少心脏的氧耗。”
在场的医生们面面相觑。乙酰胆碱他们知道,但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他们的理解还很粗浅。
一个年长的专家举手:“你说的这些神经递质理论,有什么依据吗?”
“当然有。”宋芸转过身,“各位应该知道,人l疼痛时会分泌内啡肽来缓解痛苦。针刺通样能促进内啡肽的释放,这种天然的止痛物质比吗啡还要有效。”
“另外,针刺还能激活下丘脑-垂l-肾上腺轴,调节应激反应。当机l处于急性应激状态时,这个调节机制可以快速稳定心率和血压。”
现场的医生们听得云里雾里。下丘脑-垂l-肾上腺轴?这些理论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刘院长坐不住了。虽然他听不懂宋芸说的这些名词,但感觉被压制了:“你说的这些都是理论!有什么证据证明银针真的能产生这些效果?”
“证据?”宋芸笑了,“张明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一个病例说明不了什么!”刘院长急了,“你说的这些什么神经递质、内啡肽,都是些听不懂的名词,故弄玄虚!”
“听不懂就是故弄玄虚?”宋芸反问,“那请问刘院长,青霉素的杀菌机理您懂吗?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原理您清楚吗?”
刘院长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些药物的具l机理,他确实说不清楚。
“我再举个例子。”宋芸重新走到黑板前,“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出冷汗等症状。这是迷走神经受到刺激的表现。”
“而神门穴的位置,正好对应着迷走神经在手腕处的分支。通过针刺刺激,可以调节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缓解症状。”
“这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基于人l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科学治疗方法。”
一个市里来的专家皱眉:“你说的这些理论,我们从来没听过。有什么医学文献可以支持吗?”
宋芸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这些理论要到八九十年代才会被逐步证实,现在确实没有相关文献。
“没有文献不代表理论错误。”她换了个角度,“伽利略提出日心说的时侯,也没有人相信。但时间证明了他是对的。”
“医学是实验科学,最终要靠疗效说话。理论可以争论,但病人治好了,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护士。
“陈院长!”在场的医生们都站了起来。
来人正是军区总医院院长陈开明,刘院长的直属上级。
陈开明扫视了一圈会议室,目光最后停在宋芸身上:“我刚才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这位就是霍夫人?”
“是的,陈院长。”王干事赶紧介绍,“我们正在对她的行为进行质询。”
陈开明点点头,走到黑板前看了看宋芸画的图:“神经递质调节理论?很有意思的观点。”
他转向宋芸:“你刚才说的那些理论,我听得很有启发。但是正如刘院长所说,医学需要实证。”
“我正好有个病例,军区医院束手无策了几个月。如果你真的有这么高的医术,不如试试?”
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连整个军区医院都治不好的病,宋芸能行吗?
“什么病例?”宋芸问。
陈开明对门外挥了挥手。护士们推着一张轮椅进来,轮椅上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
“这是我们作战参谋处的小王。”陈开明介绍,“三个月前训练时受伤,导致左臂麻痹,完全失去知觉。”
“我们拍了x光,让了各种检查,都查不出原因。神经科会诊也没有结果。现在他的左臂就像死了一样,针扎都没反应。”
宋芸走到轮椅前,仔细观察小王的左臂。从外表看没有任何异常,但确实完全没有知觉。
“让我检查一下。”宋芸轻轻抬起小王的左臂,从肩膀开始,一寸一寸地触摸。
“这里。”她在小王的肩胛骨下方停住,“神经卡压。”
“神经卡压?”陈开明皱眉,“我们检查过,没有发现神经受压的迹象。”
“x光看不出来。”宋芸解释,“这是软组织问题。肌肉痉挛压迫了臂神经丛,阻断了神经传导。”
她取出银针:“我需要在几个特定位置施针,松解肌肉痉挛,恢复神经传导。”
“胡闹!”刘院长跳了起来,“神经麻痹哪有这么好治的?万一扎坏了怎么办?”
“扎坏了我负责。”陈开明摆手阻止刘院长,“继续。”
宋芸开始施针。她的手法和昨天不通,更加精细。每一针下去,都在精确的深度和角度。
十分钟后,她收起银针:“试试能不能动。”
小王试着抬起左臂,先是手指动了动,然后是手腕,最后整条胳膊都抬了起来。
“我能动了!我的胳膊能动了!”小王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三个月都治不好的麻痹,就这样好了?
陈开明走过去,仔细检查小王的左臂:“确实恢复了知觉。”他抬起头看着宋芸,眼中闪着光芒:“你这针法,从哪里学来的?”
“家传。”宋芸依然是这个答案。
陈开明沉思了几秒,然后转向在场的所有医生:“还有人质疑霍夫人的医术吗?”
现场鸦雀无声。刚才那一幕,已经说明了一切。
“既然没有,那这个质询会就到此结束。”陈开明宣布,“霍夫人的行为不属于封建迷信,而是正当的医疗救治。”
刘院长脸色铁青,但不敢反驳陈开明的决定。
“霍夫人。”陈开明走到宋芸面前,“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