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的冬天不似云市那样,冷冷暖暖变幻无常。
这里一旦冷了,就会越来越冷。
转眼的功夫就十一月底了。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按照习俗哦不,按照云市的习俗,要吃八宝饭。
程书宜从珠楼回来,立刻动手做八宝饭。
珠楼的珍珠早在她离开做手术之前就到了。
但那个时候她已经下不来床,珠楼的生意就搁置了。
如今她有足够的时间,那必定得好好经营一番。
珠楼以珍珠为主,以其他饰品为辅。
像之前送给沈周氏和林余氏的中式团扇,还有一些耳饰、簪子等等。
只要是盛京城没有的工艺,程书宜都进了一些。
装饰铺子也好、卖也好,都不亏。
再有几天就能把宣传打出去了。
糯米和紫米都是上午出门时就泡上的,沥干水分就可以直接用。
程书宜把红糖、红枣、枸杞、葡萄干、红豆、核桃、梅干、花生、桂圆、莲子、蜜饯等准备好。
早上她问过裴琰礼。
盛京城在小雪这天并未有什么习俗,最多就是吃一个煮鸡蛋。
毕竟以盛京城的物资,根本凑不齐八宝。
既然这样,程书宜索性就多做了些。
八宝饭在锅里蒸着,在吃晚饭之前,终于出锅。
“期期许许,过来”
两个崽崽散学了,这会儿正在院子里,和裴琰礼一块儿弄菜圃。
裴琰礼还是没放弃种菜的想法,上次让程书宜给他买了塑料膜,准备在院子里盖个塑料小棚。
“娘亲,八宝饭好了吗?”
八宝饭香香甜甜的味道飘了满院,两个崽崽从散学回来就一直在等着了。
妹妹一眼就瞧见倒扣在盘子上的八宝饭。
八宝饭蒸得软糯清香,糯米拌了红糖,点缀着红枣、桂圆、葡萄干等等。
看着就好吃。
“娘,我想吃!”妹妹仰着头,一双眼睛圆溜溜地转。
程书宜把八宝饭装了两个篮子,“你们先去洗手,帮我把八宝饭送去给昌哥儿和砚哥儿家,回来就能吃了。”
在这条巷子里住了半年,两个崽崽平时去书院的同窗家里玩儿。
跑六条巷子都不嫌远。
林砚之家虽然在护城河对岸,但距离也不过两条巷子。
程书宜在两个小菜篮子里各放了一碗八宝饭,又装了一些菌干。
这是云市山里的野生菌。
平时新鲜的都很难买到,更别说干的。
这还是程书宜回去搬货时,东叔给她的,说是村里人自己晒的。
东西不多,分一点给两家炖个汤喝。
“许许去周姨姨家,期期跑得快,你去砚之哥哥家。”程书宜把两个篮子递过去。
两个崽崽抱着篮子使劲儿闻了闻,露出满足的笑容。
“好——”
“路上小心点儿,送完就回来,别在路上贪玩儿。”程书宜冲哥哥的背影喊。
哥哥没回头,抱着篮子一步一步朝护城河石桥的方向去。
转身回院子。
裴琰礼不知何时在小板凳上坐下,手里翻着从现代买来的种菜大全在研究。
他只能看图,字认得不全。
“书宜,你帮本王读读这段。”裴琰礼向她求助。
手机没网,他不能扫一扫转换成语音。
不然的话,他就能自己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