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吃饭?”
“是啊。”
“什么朋友?给我看看。”
余澜把手机绕着餐桌转了一圈,男人看清了,对面只坐着一个女人,这才笑了笑。
“你什么朋友?怎么我都没见过。”
“过来出差,我的朋友你没见过的多了去了。”
男人沉思两秒:“吃到几点?我让人去接你。”
“不用了,我们打车回去。”
“我派人过去,不然我不放心。”
“行。”
余澜不想和他多说,敷衍了他几句就挂了视频。
赵明明这时才问她:“这就是你那个男朋友?”
余澜点点头:“对。”
赵明明心头一跳。
那个男人她刚刚短暂地看过一眼,惊鸿一瞥,但那张脸带来的震撼程度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她吃着饭,却觉得食物在此刻都失去了味道。
无法言喻的落差。
这种失落在离开饭店时,看到来接她们的是辆劳斯莱斯时,达到了顶点。
在二十几岁时,赵明明自认活的潇洒,在一圈朋友里也是过得出挑的存在,她是众星捧月的那个。可是到了三十岁,她却越来越意识到一种差距。
面对年龄,她也开始了焦虑——焦虑的其实不单纯是年龄,更有青春的流逝,这个年龄代表的越来越少的选择。
与此同时,朋友们生活都稳定了下来,而她面临职场压力与催婚困境,对比之下,她似乎沦为了默默无闻、平庸的那一个。
曾经以为平平无奇的朋友,更是给了她一个惊喜——她在一夜之间意识到,朋友已经接触到了另一个阶级,而她曾经汲汲钻营的东西,成了对方的触手可得。
她陷入了一种茫然——是她方法不对,还是待的地方不对?
坐在劳斯莱斯的后座,赵明明看了眼一旁的余澜,她低着头,还在处理工作。
赵明明看向窗外,有一种虚幻交织着不甘的复杂心态渐渐升起。
回到余澜住的那个小房子,她将自己随身背来的奢侈品包放进了挂衣架角落。
从劳斯莱斯到这个小出租屋,这种落差仅仅只是片刻她就已经无法忍受,余澜怎么能忍受这种巨大的差距?
“明明,你没交男朋友了吗,你家里人怎么还给你安排相亲呢。”
余澜记得赵明明追求者很多的,而且,赵明明的自身条件真的很不错。
“没交了。”赵明明声音有些疲惫。
“那那个相亲对象怎么样?你们老家那个。”
赵明明听到这问题,心底里有些荒诞的可笑之感。
那个人是当地一个厂二代,经济条件是绰绰有余的,只是对方身高不够,赵明明不太情愿。
“还行,就是我不太喜欢。”赵明明苦笑了一下:“你也知道,我眼光比较高嘛。而且相亲认识的,又怎么可能喜欢呢?”
余澜点点头:“也是。”
“你呢?你和他感情怎么样?”
“还行吧。”
“他看起来条件挺好。”
“还可以。”余澜也没说实话。
不知不觉间,朋友之间也开始有了秘密,也开始互相隐藏。
赵明明已经没有心情去刨根问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