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妃娘娘安康。”太史令假模假样地欠了欠身。
静姝知道他看不惯自己,也没同他计较。
“大人,明明你从未同本宫提议水葬楚嫣然,为何你不揭穿本宫。”
太史令身子一僵,又假装镇定自若:“微臣提前算过一卦,知道皇后娘娘必有此劫。”
静姝将他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最后没再逼问,放他走了。
她攥紧了扶手,咬紧牙关:
“这个老滑头,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是楚嫣然的人,皇后?她也配?”
太史令一直出了长乐宫,还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他为了帮楚嫣然毫无痕迹地逃离这里,听到静姝的谎言,他就正好推波助澜地顺了下去。
前些日子他已经跟皇上提出要辞官回乡,圣旨刚允了下来。
太史令回到府中,和家中老母亲和妻儿一同收拾行李。
直到坐上马车驶出京城,他才松了一口气。
“相公,为何这么急着回老家?”妻子面露疑惑,自己的丈夫从不是行事莽撞之人。
“妖妃当道,忠臣枉死,这皇帝不效忠也罢。”
忽地,马受了惊,马夫急忙拉住绳子,车内的几人差点摔了个大跟头。
“怎么回事?”
太史令掀开帘子走出,却见到了让她意想不到的人。
“大人,还请告诉本宫,楚嫣然去哪了?”
静姝扬起一抹亲切的微笑,但在太史令看来只觉得毛骨悚然。
一炷香后。
静姝看着面前太史令夫人的尸体,她嫌恶地用手帕捂紧了鼻子,免得血腥味熏到她。
“大人,还不肯说,那你的女儿可就活不下去咯?”
太史令被两个侍从压在地上,眼里全是恨意,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唯一的孩子去死。
他看了看周围,马夫、家仆、妻子、母亲,全都死在了静姝的护卫手下。
太史令最终妥协了。
“皇后娘娘不是这个朝代的人,她现在只是回家了,以后不会回来了。”
静姝瞪大了眼,她虽然听不懂,但她确实一直觉得楚嫣然的性子很奇怪,和寻常女子都不一样,嘴里还常常说着她听不懂的话。
定了定心:“哦?那能找得到她吗?”
“很难,得等到血月之日才行,可下一轮血月还需要100年才会出现。”
“她如何能够回来?”
“若要唤她归来,需取香灰、她的一件旧物,再集齐她心爱之人的心头血——连续九九八十一天,每日滴入一滴心头血方得。当然,前提是她自己愿意归来。”
太史令整个人都萎靡了下来,虽然他知道这些话说出来,大概率静姝也不会愿意让楚嫣然回来。
但是将他答应过皇后娘娘的秘密说了出来,还是如同叛徒一样。
“我说完了,现在可以走了吧。”
太史令站起身,将女儿抱进怀里,步履蹒跚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只要再走一里地,就有个马场,等他买了马匹,一定要回京城告御状……
“噗!”太史令胸口传来一阵剧痛,他喷出一大口鲜血来。
低头看去,竟是一把锋利的剑穿过了他的胸膛。
太史令颤颤巍巍地回过头。
静姝手中握剑,脸上是无所谓的笑容:
“抱歉了大人,我不能放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