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 第780章  君子国,好让不争

没过几天,李奕、小秋和敖鸾来到君子国,将船停靠在岸边。
李奕早就听说,君子国的人喜欢谦让、从不争斗,心想这一定是个讲究礼仪和音乐的国度,所以就约上敖鸾、小秋,一同上岸,去参观一下。
他们走了几里路,离城已经不远,只见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
三人看了看城门上的匾额,就进了城。
只见城里人来人往,买卖活动接连不断,人们的衣着打扮和说话方式,都与华夏国差不多。
李奕见语言相通,便向一位老翁询问,这里“好让不争”的原因。
谁知老翁听了,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李奕又问,为何国名叫“君子”,老翁也说不知道。
接连问了好几个人,都是同样的结果。
小秋笑道:“依我看,这个国名,以及‘好让不争’这四个字,大概是邻国给取的,所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刚才一路走来,看到那些种田的人互相让田界,走路的人互相让路,这些都是不争的表现。
而且,无论士人,还是百姓,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他们的举止言谈,都恭敬有礼,也配得上‘君子’这两个字。”
李奕微笑:“话虽这么说,但我们还是需要慢慢观察,才能了解得更详细。”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热闹的市区。
只见一个衙役正在买东西,手里拿着货物,笑道:“老兄,你这货物的质量这么好,却卖这么便宜的价格,让我买去,我怎么能安心呢!
你一定要把价格加高一些,我才好接受。如果你再谦让,那就是故意不肯赏光,和我交易了。”
李奕微微一怔,轻声对敖鸾道:“妹子,一般来说,买东西时,都是卖家开价,买家还价。现在卖家虽然开了价,但买家不但不还价,反而要加价。
这种说话方式,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好让不争’这四个字,还真有几分道理呢。”
这时,卖货的人笑道:“既然你照顾我的生意,我怎敢不体谅你的心意!
但刚才我胡乱开了个高价,已经觉得很厚脸皮了;没想到你反而说货物好,但价格低,这不是更让我惭愧吗?
况且我的货物并不是‘一口价,不还价’,其中还有不少水分呢。
俗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现在你不但不减价,反而要加价。如果你非要让自己吃亏,那只好请你去别家交易,我实在难以遵从你的意思……”
李奕苦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原本是买东西的人常说的。至于‘不是一口价,不还价,其中有水分’,也是买东西的人,最喜欢说的。
没想到,今天这些话,都出自卖货人的嘴里,倒是挺有意思的。”
那个差役大声道:“你把高价货物,要低价卖,反而说我吃亏,这不是违背了‘忠恕之道’吗?凡事总要彼此真诚无欺,才算是公平。
试问谁心里没有个小算盘,我又怎么能被人愚弄呢?”
谈了这么久,卖货的人坚持不增价。
差役赌气,按照他开的价,付了钱,拿了一半的货物,刚要离开。
卖货的人哪里肯依,只说“钱给多了”,拦住他不让走。
路旁走过两位老翁,出来劝和,公正地评定了一番,最后让差役按照原价,拿了八成的货物,这才完成了交易离开。
李奕等人,起初觉得很荒谬,但仔细一想,又暗暗点头赞同。
没走几步,看到市集里有个小兵,在那里买东西。
小兵大声道:“刚才请问货物的价格是多少,老兄坚持不肯告诉我,让我自己斟酌着给。
等到我按自己的判断付了钱,老兄又嫌给多了。其实我付的,已经很少了。如果说给多了,不但是太偏袒我,简直是违心之说。”
卖货的人笑着道:“我不敢随便开价,让你自己讨价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普通,比不上别人家的好。
要是论价格,只照你付的一半,都已经过分了,哪敢妄领你的大价钱呢。”
小秋苦笑:“货物普通,原本是买东西的人会说的话;付钱太少,本来是卖东西的人会说的话。没想到,这里却句句相反,是另一种风气。”
此时,小兵又叫道:“老兄,这是说的哪里话!我虽然对买卖不在行,但货物的好坏,哪能不知道。把坏的,当好的,我也不会愚笨到这种地步。
只是说好东西,只收半价,不但是欺人太甚,也失去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卖货的人笑道:“老兄如果真心想买,只按前价的一半,最是公平。
如果说价少,我也不敢争辩,只有请你去别处再谈谈价钱,就知道我并不是在欺骗你……”
小兵好说歹说,见对方坚持不卖原价,只好妥协,按照之前的价格,减半付款,然后随便挑了些货物,准备离开。
卖家连忙拦住他,急声道:“老兄,你怎么只挑些次品走呢?难道是想把好的,留给我自己用?你这样精明算计,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很难做成生意的。”
小兵急了:“我因为老兄你坚持要降价,才勉强接受,选了些次等的货,心里还稍微好受点。
没想到,老兄你还要责怪。而且我买的这些东西,一定要拿次等的才行。上等的虽然是好意,但实际上并不适用。”
卖家摇头:“老兄你既然需要次品才合用,那也没关系。但次品自然有次品的价格,怎么能按高价买次品呢?”
小兵听了,也不回话,拿着货物就要走。
路过的人见状,都纷纷指责小兵不公平。
小兵很无奈,只好将上等货和次等货各拿一半,快步离开。
“这么荒唐的事情,还是第一次见。”李奕笑着摇摇头,“但仔细一想,好像挺有趣。如果人人都这样,似乎也不错……”
他带着小秋和敖鸾,继续前行,看到不远处有个农民在买东西,像是在吵架,便过去观看。
原来,东西已经选好,那个农民付了钱,准备拿着货物走。
卖家接过银子,仔细看了看,又用戥子称了称,连忙上前:“老兄慢走,银子的成色和分量,都不对啊。
这里的买卖,都是用中等成色的银子,你今天却给了我上等成色的银子,我应该扣去成色差价。我刚才称了一下,不仅没扣成色,连分量也给多了。
这种小事,对老兄你这样的富裕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小弟我不能无缘无故接受。请按规矩,扣掉吧。”
农民摇头道:“这点银子成色的小事,不必斤斤计较。多了的部分,等我下次来买东西时再扣,也是一样的。”
说完,他又要走。
卖家拦住他,急声道:“这怎么行!去年有位老兄也这样,把多余的银子,存在我这里,说以后买货再算。结果到现在都没来,到处找他都没找到。
这不是欠了来生的债吗?今天老兄你又想这样!万一你一去不复返,到了下辈子,我变驴变马,来还那位老兄的债,都够忙了,哪里还有时间还你的呢。
岂不是下一世,我又要变驴变马,来还你的债?依我看,与其日后买货再算,何不今天就结清?再说了,日子一久,恐怕会记不清,究竟多了多少钱。”
两人互相推让很久,农民最后只好拿了两样货物,作为抵偿多余的银子,大步离去。
卖家还是不停地念叨:“银多货少,太不平衡了。”
农民已经走远,卖家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乞丐走过,便自言自语:“这个乞丐,恐怕就是以前爱占小便宜的人转世,所以这辈子才有这样的报应。”
于是,他拿出多余的银子,用戥子称好,都给了那个乞丐。
李奕、小秋和敖鸾,看了一阵,买了一些东西,便回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