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逆流1991,我带全家成首富 > 第12章  家常菜饭香

老爸许政华终于出差回家了。
许政华在乡镇企业做供销员,常年在外东奔西跑,一年到头,在家的数得着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几乎每年乡镇都办企业。
那时,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工业经济“半壁江山”、财政贡献“五居其一”。
着实兴旺了一阵。
但从两年前,乡镇企业进入治理整顿阶段,其实是洗牌,要去芜存菁。
许政华虽说小学毕业,在同龄人中算是文化人。
而且是农业户口,本因在家务农,但他性格活络,在家呆不住,年轻时就喜欢天南地北往外跑。故也算是个特长,一直在乡镇企业跑供销。
也因此,许政华见证乡镇企业当初的兴旺,也在经历现在的举步维艰。
许岩记得今年,出差回家的许政华就感叹现在乡办企业年景不好,生产的产品销不出去,也不敢销,因为货款收不回来,到处都是欠债。
还说:“我们家有你妈在单位是正式工,家里有保障。”
这时的许政华当然不知道,再过一两年,乡镇企业通过洗牌,优质的乡镇企业又迎来新的机遇,腾飞起来。
而且,像黄秀英的单位粮管所国营单位,也是因为经营不善,最后弄得黄秀英也成为下岗工人。
当然,那时还没开始听到有“下岗工人”这个词。
在前世,许岩虽然没说出口,心里觉得老爸过于保守,要是胆子大一些,单独办企业,早就享受时代红利了。
不过,随着年岁渐长,终于理解,表面上看起来生性跳脱的老爸,不敢闯,皆是因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一大堆人。
这世上,成功者者寥寥,因为人生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无形锁链,禁锢人的一生。
突破不了人生道路上无形的枷锁,就只能泯然于众,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这个星期天下午,许岩在家写了两篇文章,修改了一遍,抄好,用信封装好。
许岩去中街的邮电局,在柜台领取了上次的稿费,又把两篇文章投进了绿色邮筒。
这期间,自然引得邮电局的工作人员带着羡慕的眼光,夸奖许政华和黄秀英生了一个好儿子。
许岩去了菜市场。
镇子的菜场不大,下午人寥寥只有几个人,连摊主也没几个,只有肉摊、鱼摊的摊主在。每天下午光景,除非家里来了客人的人家,才会来买肉或鱼,招待客人。
许岩在菜场买了鱼和肉。
现在物价低,猪肉12元,鱼8毛。花了不到5元,买了两斤重的鲫鱼,1斤半猪肉、两块豆腐。
走出菜场,许岩见一位老妇站在路边,面前一个脸盘,盘子里是一盘底密密麻麻的螺蛳。
“螺蛳多少钱?”
“3毛。”老妇说。
说贵也不贵。
老镇旁边有条从峡谷蜿蜒而来的溪河,河水清澈见底,只要伸手在鹅卵石底下一摸,便能抓住一窝螺蛳。
许岩想了想,花了不到2元买了螺蛳,因没带装的东西,就让老妇帮着送回家。
到家后,螺蛳用自家的桶装着,换了清水,在里面滴了菜油和放了少许盐。这样,桶里的螺蛳更能容易吐出泥腥味,到时揉搓一番,用水清洗几次就可以食用了。
这晚,许岩主厨。
上辈子,许岩成家后喜欢下厨,成了厨艺达人。
只见许岩杀了鱼,刮了鱼鳞,又熟练取出了鱼的内脏,他还不忘记把鱼肚里的黑膜也刮掉,这样可以去掉鱼的腥味。洗净后,又用干净的抹布吸干了鱼表面的水分。
豆腐也切成了方块,放在大碗里用水养着。
接着,许岩开始炒青椒肉片。
早上老妈在菜园子里采摘的青椒,剖开,去掉里的籽,切成块状。猪肉也切成薄薄的片。
锅烧热,肉煎出油,捞出焦黄的肉片儿,把青椒块炒软了,再放肉。
一盘令人食欲大动的青椒肉片成功。
然后,往锅里倒了水,洗干净。用姜片在锅里擦了几下,这样可以防止鱼皮粘锅。
锅热了,放猪油,等油热了,将鲫鱼放了进去,煎至表面金黄后,把鱼翻了个儿,最后丢下姜片进去,在鱼旁边翻炒了几下。
许岩倒时热开水进去,热开水可是让鱼汤奶白的关键,随后放入葱结,盖上锅盖焖煮。
起锅前,加了点盐。
一顿操作下来,桌上除了冒着热气的奶色鱼汤,还青椒炒肉片、土豆丝、丝瓜鸡蛋汤,外加一大碗梅干菜腌肉。
梅干菜腌肉是许家必备菜,因为老妈黄秀英粮管所和家两头忙,就一次性买斤肉,切成块,用一大盘梅干菜炒在一起。
中午晚饭就把梅干肉菜和饭一起蒸,然后炒个青菜。
许岩和许峰俩兄弟对梅干肉菜都反胃了。
饭做好了,屋外的天也暗了。这时,老爸许政华、老妈黄秀英陆续回家。弟弟许峰其实早已到家,他看许岩做菜,早已谗得咽不少口水。
很快的,一家四口人围坐一桌。
许家人可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鱼汤,虽然黄秀英以前也做过鲫鱼豆腐汤,但不是这种奶白色的。
许政华话不多说,直接拿起汤勺舀了一口。鱼汤入口,满口鲜香。许政华很惊讶,大半个月在外面跑,自己刚满十八岁的大儿子竟然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许政华伸出大拇指,给儿子点赞:
“比外面饭店做的还好吃!”
许峰,捧着饭碗,嘴巴塞满饭菜,听到许父的话,立即点头回应。这些日子,许岩只要有时间,就承担起家里的做饭任务。许峰觉得自己很幸福,大哥做的菜比老妈做的还好吃。
开头几天,许峰满脑子疑问:怎么突然会做菜啦。
许岩对他的解释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只要爱看书,能学到好多东西。
最开心的莫过于黄秀英,前些日子这大儿子生病,几乎让他乱了阵脚;想不到,病好了,给她带了好多惊喜。
且不说,大儿子怼隔壁的张淑珍,最令自己高兴的能够承担起家里每餐饭菜;而且做得还那么比自己好吃多了。
就是,许岩做菜特别费油,但想到两个儿子正长身体。
黄秀英说:“鲤鱼豆腐汤奶白奶白的,阿岩,教我怎么做,以后我在粮管所做饭,所里的人还不高兴吃我的饭。”
许政华立即阻挠,说:“老婆,学会做好吃的菜是可以,但只做给自家人吃,就这道鲤鱼豆腐汤,那你在粮管所食堂就有的忙了,他们都会把你那食堂当饭馆。”
许政华毕竟在外面闯荡,见识多广,现在单位间迎来送往,吃喝风正兴起。
许岩觉得老爸言之有理,突然,他心里一动,既然过两年老妈黄秀英会成为“下岗工人”,不如让老妈开个饭店?
前世老妈下岗后,像大多数下岗工人一样,一直管着自己吃喝拉撒睡的单位,突然不管自己了,那种失落感一度让老妈患上抑郁。
而且,更气人的是,下岗后,对门钱淑贞阴阳怪气,令老妈受不小的窝囊气!直到在供销社工作的钱淑芬也下岗,但因为周孝强是中学领导,家境比许家好。
这顿饭吃得很温馨。
这是许岩重生以来,第一次一家四口人聚在一起,家常饭菜又这么好吃,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许峰吃得肚子胀,还觉得意犹未尽,问:
“哥,那螺蛳咋不做?”
“下次给你炒暴炒螺蛳,下饭得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