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寒夜冷媒 > 第一章

林默推开静园别墅的雕花铁门时,晚风正卷着银杏叶掠过青石小径。深秋的凉意顺着衣领钻进来,他下意识地拉紧了风衣拉链,目光落在别墅二楼亮着灯的窗口。那里本该住着著名的制冷工程专家陈敬山,而现在,这位以精准控制温度闻名的学者,成了自己设计的恒温系统下的一具冰冷尸体。
别墅客厅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咖啡香和消毒水的怪异气味。穿着白大褂的法医正在二楼楼梯口忙碌,蓝色的警戒线将客厅与楼梯隔开,留下一道清晰的界限。市警局的老搭档张警官叼着没点燃的烟,眉头拧成了疙瘩,看见林默进来,连忙迎了上来。
你可算来了。张警官的声音压得很低,指节在笔记本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死者陈敬山,六十一岁,今天下午三点被保姆发现死在书房里。初步判断是心脏骤停,但现场有点不对劲。
林默的目光扫过客厅。欧式风格的装修一丝不苟,米白色的真皮沙发上没有一丝褶皱,茶几上的骨瓷咖啡杯摆放得整整齐齐,连杯柄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墙上的古董摆钟时针指向七点,滴答声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仿佛在计量着剩余的破案时间。
不对劲在哪里林默弯腰避开警戒线,皮鞋踩在羊毛地毯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温度。张警官跟着他踏上楼梯,声音里带着困惑,陈敬山的书房是他亲自设计的恒温空间,常年保持在22℃。但保姆发现尸体时,书房温度只有12℃,空调显示还在制冷,而且……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门窗都是从内部反锁的,典型的密室。
二楼走廊铺着深色的实木地板,墙角的壁灯散发着暖黄的光晕,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走到书房门口,林默停住脚步,注意到门框边缘嵌着一圈细密的橡胶密封条,这是精密恒温空间的标准配置。门把手上还挂着法医留下的标记,显示上面只有死者和保姆的指纹。
开门的时候有什么异常林默的指尖轻轻拂过密封条,触感冰凉而光滑。
保姆说门是反锁的,她用备用钥匙打开时,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张警官翻开笔记本,我们检查了门锁,是最新型的电子智能锁,有指纹和密码双重保护,开锁记录显示今天只有陈敬山早上八点进入的记录,再没有其他人开过门。
林默点点头,戴上手套推开书房门。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了他,与走廊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房间里很暗,厚重的天鹅绒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条缝隙,透进些许窗外的微光。墙壁上的温度计显示11.5℃,空调出风口还在源源不断地送出冷风。
书房的布局简洁而有序。巨大的红木书桌靠窗摆放,桌上的文件叠得整整齐齐,一支银质钢笔斜放在笔记本上,笔尖还带着未干的蓝黑色墨水。书桌后是陈敬山的尸体,他靠在真皮座椅上,头歪向一侧,眼睛微微睁着,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仿佛只是睡着了。
林默没有立刻靠近尸体,而是先观察整个房间。左侧靠墙的位置立着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架,里面塞满了专业书籍,书脊上的标签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得一丝不苟。右侧墙角有一个嵌入式的恒温柜,玻璃门内摆放着几台老式空调压缩机模型,这是陈敬山的爱好之一。
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天花板上的空调出风口,四个方形的风口均匀分布在角落,银色的格栅闪着冷硬的光泽。林默抬头时,正好看到一滴凝结的水珠顺着格栅边缘滑落,在灯光下划出一道晶莹的弧线。
空调系统检查过了吗林默问,目光落在书桌旁的控制面板上。那是一个镶嵌在墙壁里的触摸屏,屏幕上显示着当前温度11.5℃,设定温度16℃,运行模式为制冷。
技术科的人正在检查主机。张警官指了指窗外,这栋别墅的空调系统是陈敬山自己设计的,采用了独立的变频主机,还连接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用手机APP远程控制。
林默走到控制面板前,戴上特殊的手套操作屏幕。系统日志显示,昨天晚上十点到今天早上七点,空调一直保持在22℃的设定温度。但今天早上八点十五分,也就是陈敬山进入书房后不久,设定温度突然被调整到16℃,之后在下午一点零三分,又被手动调低到10℃,直到发现尸体时才被关闭。
这两次温度调整都是在书房内操作的吗林默问。
技术科说第一次调整是本地操作,也就是在这个控制面板上。张警官翻开记录,但第二次调整很奇怪,系统显示是远程操作,但陈敬山的手机一直放在客厅充电,我们检查过,没有操作记录。
林默的目光转向陈敬山的尸体。死者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羊毛开衫,里面是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整齐的领带。他的左手搭在扶手上,手指微微蜷缩,右手则垂落在身体一侧,指尖距离地板只有几厘米。地板上有一个细微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划过。
死者有心脏病史吗林默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地板上的划痕。那是一道弧形的痕迹,长度大约十厘米,边缘还有几个细小的圆点,像是某种工具留下的印记。
法医说陈敬山确实有冠心病,但一直控制得很好。张警官回答,初步尸检显示,死因可能是低温诱发的心脏骤停,但具体结论要等详细化验结果。
林默站起身,走到书架前。书架最上层摆放着几个奖杯和证书,都是陈敬山在制冷工程领域获得的荣誉。其中一个水晶奖杯底座上刻着年度杰出工程师的字样,日期是去年。奖杯旁边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陈敬山和一男一女的合影,照片上的陈敬山笑得很开心,搂着年轻人的肩膀。
这两个人是谁林默指着相框问。
穿白衬衫的是他的学生兼助手,叫李伟,现在在陈敬山的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张警官解释,旁边的女士是他的女儿陈曦,在国外读博士,研究方向也是制冷工程,昨天刚回国。
林默点点头,目光继续在书架上移动。在中层的位置,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空档,那里的灰尘明显比其他地方少,像是最近刚被拿走了一本书。空档旁边的书脊上标着《变频技术原理》和《智能温控系统设计》,显然中间应该放着一本相关的专业书籍。
这里少了一本书。林默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比了比空档的大小,大概是十六开的精装书,厚度在三厘米左右。
张警官立刻让警员记录下来:我们会询问家属是否知道这本书的下落。
林默走到恒温柜前,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标签,标注着里面陈列的模型信息。从最早期的活塞式压缩机到最新的涡旋式压缩机,每一个模型都制作得极为精致,旁边还放着小小的说明卡片。
他注意到恒温柜的右下角有一个模型不见了,标签上写着1920年美国开利公司首款离心式冷水机组模型。标签旁边有一个淡淡的方形印记,显然这个模型是最近才被拿走的。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个模型很珍贵吗林默问。
何止是珍贵。张警官凑过来看了看,陈敬山收藏的这些模型都是绝版,尤其是这个开利公司的初代模型,据说全世界只剩下三个。前段时间还有收藏家出价百万想买,他都没同意。
林默的目光再次回到尸体上。法医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小心地翻动着陈敬山的手腕。他注意到死者的左手手腕内侧有一个淡红色的印记,像是被什么东西勒过,但痕迹很淡,不像是暴力所致。
那是什么印记林默问法医。
法医凑近看了看,用镊子轻轻拨开死者的袖口:像是某种表带或者手环留下的压痕,但很奇怪,这个位置一般不会戴东西。而且印记的形状很不规则,边缘还有细小的锯齿状痕迹。
林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身走出书房。走廊尽头的房间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压抑的哭泣声。他轻轻推开门,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连衣裙的年轻女人坐在床边,肩膀微微耸动,正是照片上的陈曦。
陈小姐,抱歉打扰你。林默的声音放得很轻,我有些问题想问问你。
陈曦抬起头,眼睛红肿不堪,脸上还挂着泪痕:您是……警察
我是私家侦探林默,受警方委托来调查令尊的案子。林默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你最后一次见令尊是什么时候
昨天晚上。陈曦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我刚回国,爸爸特意做了我爱吃的菜。我们聊到很晚,他看起来很正常,就是说最近公司有点事,压力比较大。
公司的事林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信息,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陈曦摇摇头:具体的我不清楚,爸爸很少跟我讲工作上的烦恼。只听他提过一句,好像是在研发一个新的制冷技术,遇到了瓶颈,还和合作伙伴有点纠纷。
合作伙伴林默追问,你知道是谁吗
应该是宏远集团的王总吧。陈曦想了想,以前听爸爸提起过,他们公司和宏远集团合作开发一个新项目,最近好像闹得不太愉快。王总昨天还来家里找过爸爸,两人在书房谈了很久,声音好像还挺大的。
林默在笔记本上记下宏远集团王总几个字:他们谈话时你在场吗有没有听到什么
没有,我在自己房间倒时差。陈曦擦了擦眼泪,不过我出来喝水的时候,看到王总怒气冲冲地离开,爸爸送他到门口,脸色也很难看。
林默点点头,又问:你今天早上见过令尊吗
见过,早上七点半左右,我在餐厅吃早餐,爸爸下来拿了杯咖啡就去书房了。陈曦回忆着,他说今天要赶一个重要的报告,让我不要打扰他。我中午出门见朋友,下午三点回来时,保姆就说发现爸爸出事了。
你知道书房里少了一本关于制冷技术的书和一个压缩机模型吗林默观察着她的表情。
陈曦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有些犹豫地说:书我不知道,但那个开利公司的模型……爸爸昨天晚上跟我提过,说要借给李伟研究一下,让他今天来取。
李伟今天来了吗
应该来了吧。陈曦不确定地说,我中午出门时好像看到他的车停在门口,但没见到人。
林默离开陈曦的房间,正好看到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年轻男人站在走廊尽头,正和警员说着什么。男人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手指上戴着一枚银色的戒指,看起来文质彬彬。
那是李伟。张警官低声介绍,陈敬山的学生,也是他公司的技术总监。我们刚联系上他,他说今天下午一直在公司开会,刚赶过来。
林默走过去时,李伟正激动地说着:不可能!老师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突然出事肯定是有人害他!他的眼睛通红,眼镜片后面布满了血丝,显然情绪很激动。
李先生,请冷静一点。林默的声音平静而沉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情况。你今天见过陈教授吗
李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见过,早上九点左右我来取那个开利模型,老师当时在书房工作,让我自己进去拿。我进去的时候他正在看文件,还跟我说了几句话,看起来一切正常。
你在书房待了多久林默问,目光落在他的戒指上。那枚戒指的款式很特别,边缘有细小的锯齿状花纹,和陈敬山手腕上的印记有些相似。
不到五分钟。李伟回答,下意识地摩挲着戒指,老师说他忙着赶报告,我拿了模型就走了。对了,我当时还觉得书房有点冷,问老师是不是空调开太低了,他说有点热,调低了两度,让我别担心。
他当时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脸色不好或者呼吸急促
没有。李伟摇摇头,就是看起来有点累,说最近没休息好。他有心脏病,我还劝他别太拼命,他说忙完这阵就去度假。
林默注意到李伟的西装袖口沾着一点白色粉末,像是某种涂料或者灰尘。你今天下午一直在公司开会吗中间有没有离开过
李伟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中间出去接过一个电话,大概十几分钟吧。怎么了你们怀疑我
我们只是例行询问。林默没有正面回答,你知道陈教授和宏远集团的王总之间有纠纷吗
提到王总,李伟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那个王志强就是个无赖!他想低价收购老师的专利,被拒绝后就一直找我们公司的麻烦,还威胁过老师好几次!
威胁林默追问,什么样的威胁
说要让老师付出代价,还说要毁掉老师的研究成果。李伟的声音有些愤怒,昨天下午他还来公司大闹了一场,和老师吵得很凶,我当时就在场,劝了半天才把他劝走。
这时,一名警员匆匆走过来,在张警官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张警官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对林默说:技术科有发现,他们在空调主机的线路里找到了一个微型控制器,像是被人改装过。
林默和张警官跟着警员来到别墅后院的设备间。这里存放着空调的主机和各种管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机油和制冷剂的气味。技术科的人员正在拆解一台银色的变频主机,主机侧面的外壳已经被拆开,露出了里面复杂的线路板。
林先生,您看这里。技术科的小王指着线路板上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元件,这个微型控制器不是原厂配件,是后来加装的,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远程控制主机的运行,甚至能绕过智能家居系统的记录。
林默凑近观察,那个微型控制器比指甲盖稍大,上面有几个细小的引脚连接着主机的线路,外壳上还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天线。能查到这个控制器是什么时候安装的吗
根据焊点的氧化程度判断,应该是最近三天内安装的。小王回答,而且这个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需要精通空调电路和无线控制技术。
林默的目光落在设备间角落的工具箱上。那是一个深蓝色的工具箱,上面印着陈氏制冷的字样,显然是陈敬山公司的工具。工具箱没有上锁,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精密的螺丝刀和万用表,其中一把尖嘴钳的钳口上沾着一点和李伟袖口相同的白色粉末。
这个工具箱是谁的林默问。
应该是李伟的。张警官回答,他是公司的技术总监,经常来这里帮陈教授维护设备。保姆说昨天下午看到他在这里待了很久。
林默拿起那把尖嘴钳,对着光线仔细观察: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小王取了一点样本,用便携式检测仪分析了一下:是聚四氟乙烯粉末,也就是特氟龙,常用于空调管道的密封材料,高温加热后会变得非常光滑,起到密封作用。
林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转向设备间的窗户。窗户没有上锁,玻璃上有一个圆形的印记,像是被什么东西吸附过。窗外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上面还残留着几片新鲜的落叶,显然最近有人从这里进出过。
回到客厅时,一个穿着黑色西装、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沙发上,不停地用手帕擦着额头的汗。他的领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脖子上,昂贵的西装外套被随意地搭在旁边的椅子上,看起来神色慌张。
这就是宏远集团的王志强。张警官低声介绍,我们联系他后,他说正在外地出差,但我们查了航班记录,发现他今天早上刚飞回本市,就立刻把他请来了。
林默走到王志强面前时,他猛地站起身,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警官先生,我真的不知道陈教授会出事,我们虽然有点纠纷,但都是生意上的事,我怎么可能害他呢
王总,您今天早上回本市后,去了哪里林默的目光落在他的皮鞋上。鞋面上沾着一些黄色的泥土,鞋底还有几根细小的草屑,像是刚从郊外回来。
我……我回公司处理了一些事。王志强的眼神有些闪躲,然后就接到了你们的电话,直接过来了。
是吗林默注意到他的西装口袋里露出一截白色的电线,像是某种电子设备的充电线,您和陈教授的纠纷具体是什么方便说一下吗
提到纠纷,王志强的情绪激动起来:那老东西简直不可理喻!我们公司投资了他的研究项目,现在技术成熟了,他却想单方面撕毁合同,把专利卖给别人!这可是几个亿的项目,他说毁约就毁约,我能不生气吗
所以您昨天和他争吵时,威胁过他
我是说过几句气话,但那都是一时冲动!王志强急忙辩解,做生意嘛,吵几句很正常,怎么可能真的害他再说我今天根本没来过这里,别墅的监控总该有记录吧你们可以去查啊!王志强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想展示行程记录,却不小心带出了一个小巧的银色遥控器,啪嗒一声掉在地毯上。
林默弯腰捡起遥控器,那是一个巴掌大的设备,上面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显示屏,屏幕上还残留着信号连接成功的字样。这是什么他按下按钮,遥控器发出轻微的嘀声。
王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慌忙解释:没、没什么,就是个玩具遥控器,给我儿子买的……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神慌乱地瞟向二楼书房的方向。
这时,法医拿着初步尸检报告走了过来,脸色凝重地对林默和张警官说:死因确定是急性心脏衰竭,但在死者的血液里检测到了微量的氟利昂衍生物,虽然剂量不足以致命,但在低温环境下会急剧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猝死。另外,死者手腕内侧的印记里发现了少量聚四氟乙烯残留。
林默的目光再次落在李伟的戒指上,那锯齿状的边缘与死者手腕的印记完全吻合。他转向李伟:李先生,你说早上九点来取模型时,陈教授让你自己进书房
李伟点点头,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恒温柜:是的,老师当时在看文件,我拿了模型就走了。
你拿模型时,有没有碰过恒温柜里的其他东西林默追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
李伟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发紧:没有,我只拿了那个开利模型。
是吗林默走到恒温柜前,指着空荡荡的格子,但这个位置的防尘垫上,除了模型留下的印记外,还有一个圆形的压痕,大小正好能放下一个微型气瓶。而且防尘垫边缘沾着的白色粉末,和你袖口、工具箱尖嘴钳上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完全一致。
李伟的脸瞬间失去血色,握着戒指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林默没有理会他的辩解,继续说道:陈教授书房的空调系统有独立的新风管道,你昨天下午来维护设备时,趁机在主机里加装了微型控制器,又在恒温柜里藏了一个装满氟利昂衍生物的微型气瓶,用特制的密封阀连接到新风管道。这个密封阀需要用带有锯齿边缘的工具才能打开,就像你手上的戒指一样。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王志强:王总今天早上根本不是回公司,而是通过设备间的窗户潜入后院,用这个遥控器启动了微型控制器,将空调温度强行调低到10℃。低温加上氟利昂衍生物的作用,导致陈教授心脏骤停。你鞋上的泥土和草屑,就是从后院灌木丛带进来的。
王志强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上汇成水珠滴落在地毯上:你、你胡说!我根本不会用这种东西!
你当然不会。林默将遥控器放在桌上,但有人会教你。这个人熟悉陈教授的作息,知道他有心脏病,更清楚如何利用空调系统制造意外死亡的假象。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李伟身上,这个人就是你。
李伟猛地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和愤怒:你凭什么说是我我是老师最信任的学生,我怎么可能害他
因为陈教授的新研究成果,你和王总早就勾结在一起了。林默拿出手机,调出一份文件,技术科恢复了陈教授电脑里的加密邮件,里面详细记录了你挪用公司资金、泄露研究数据给宏远集团的证据。陈教授昨天已经准备好要报警,你知道后才痛下杀手。
他走到书桌旁,拿起那支银质钢笔:这支钢笔里藏着微型录音设备,是陈教授为了收集证据准备的。录音里不仅有你承认泄密的对话,还有你教王志强如何使用遥控器的声音。
随着录音的播放,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李伟的身体摇摇欲坠,最终瘫坐在地上,脸上写满了绝望。王志强也面如死灰,低着头不再辩解。
林默的目光扫过书架上的空档:你拿走的那本《制冷安全规范》里,夹着陈教授记录你罪行的笔记本吧还有那个开利模型,里面藏着你挪用资金的转账记录U盘,现在应该在你公司的保险柜里。
这时,陈曦捂着脸从房间里跑出来,难以置信地看着李伟:是你真的是你我爸爸那么信任你,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你怎么能这么对他
李伟抬起头,泪水混合着悔恨滑落:我对不起老师……我一时糊涂,被钱迷了心窍……王志强说只要拿到专利,就分我一半身家……我鬼迷心窍才会……他的声音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
张警官示意警员上前逮捕李伟和王志强,手铐的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刺耳。林默走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深秋的夕阳透过玻璃洒进房间,驱散了冰冷的寒意。
书房的温度已经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墙上的温度计指针缓慢地向上移动。林默看着那台还在微微散热的空调主机,想起陈敬山毕生钻研的制冷技术,最终却成了凶手利用的工具,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陈曦走到林默身边,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林先生,谢谢你找出真相。我会完成爸爸的遗愿,把他的研究成果捐给国家,绝不会让他的心血被这些人玷污。
林默点点头,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合影上。照片里的陈敬山笑容温暖,搂着年轻的李伟和女儿,那时的阳光一定和此刻一样,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只是人心这东西,终究不像恒温系统那样可以精准控制,一旦偏离了正轨,就会坠入无法挽回的冰冷深渊。
晚风再次吹过银杏树梢,别墅里的空调系统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行,送出适宜的温度。林默整理了一下风衣,转身向门口走去。他知道,只要还有黑暗存在,就总会有人利用技术制造罪恶,但真相永远像恒温系统里的基准温度,无论被怎样干扰,最终都会回到它应有的位置。而他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份基准,让正义永远不会被低温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