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诚第一次见到苏清时,他十五岁,初三刚毕业,不打算继续读了。
父母在他十岁时车祸去世,他跟着爷爷生活了五年。
爷爷知道,他孙子不是读书不好,相反地,他成绩很好,就是家里没钱给他读了。
他是农民,种田的经济来源只够爷孙俩的日常开销。
那个撞死叶赫诚父母的肇事司机是赔偿了几万块,但那钱要存着,以后给叶赫诚娶媳妇用的。
叶赫诚性子沉稳,心细手巧,是个能干精细活的,爷爷带他去找了苏清的奶奶——蒋玉,村里人都知道她缂丝一把好手,能赚不少钱,可惜大都用去给儿子还债了。
那时候学缂丝的男的很少,但叶赫诚不介意,他爷爷让他去,他就去了。
在蒋玉家里,爷爷和蒋玉在屋里说话,叶赫诚在外面等着。
门口有个五岁的小女孩在剥毛豆,小小一只,专心致志地做她眼前的事,叶赫诚第一次发现一个小孩能这么专注一件事,虽然他自己也是小孩。
反正他也没事做,就上去帮她剥。
那小女孩才抬头看了他一眼,眨了眨乌黑的眼睛,然后继续做她的事。
剥完毛豆,蒋玉正送叶赫诚的爷爷从屋里出来,爷爷让叶赫诚喊蒋玉师父,叶赫诚喊了。
这时,小女孩抱着篮子里剥好的毛豆仁跑向蒋玉,很稚嫩的声音喊了声‘奶奶’。
后来,叶赫诚每天来蒋玉家里当学徒,他学得很认真,就像他以前读书一样。
跟学校不同的是,他的师父每天会给他准备一顿午饭。
叶赫诚光扒饭,他师父给他夹菜,他才不好意思地吃一口菜,苏清觉得他很奇怪,她也学着奶奶给他夹菜。
到后来,她每吃一口菜之前,都会给叶赫诚夹一口菜,她把自己不喜欢的肥肉也给叶赫诚。
苏清没上过幼儿园,那时候乡下没这种设施。
她七岁进的小学,开学那天,蒋玉正忙着赶一幅缂丝,是叶赫诚领她去的学校。
那是个全新又未知的世界,她抓着叶赫诚的手,杵在外面不想进去。
叶赫诚把她送到教室门口,他说,“你必须得进去了,下了课我就来接你。”
他从来说话算话,苏清沮丧着头,走了进去,最后回头瞥了叶赫诚一眼,他还立在门口冲她微笑,直到老师说他该离开了,叶赫诚才有些不舍地出了校门。
第一天上学,苏清没哭,但那天李芳来看苏清,临走时苏清哭了。
抓着李芳的衣角不想让她离开,那是女儿对母亲本能的依恋。
最终,李芳还是走了。
苏清站在门口哭个不停,蒋玉抱她,她还是哭。
后来,叶赫诚给她折了个纸青蛙,她拿着青蛙才止住了眼泪。
再之后,叶赫诚不知为什么,苏清见到李芳离开再也不哭了。
他也不需要每天去学校接苏清,她说她已经是大小孩了,认得回家的路,她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
那一年苏清九岁,叶赫诚十九岁。
叶赫诚缂丝做得很好,已经是蒋玉得力的帮手,他甚至有了自己的收入。
苏清六年级,考入了市重点,那是城里的寄宿学校,每个星期天下午,叶赫诚会骑自行车送她去学校。
六十分钟的路程,苏清会同他讲很多话,关于她学的东西,她的同学,和学校里的流浪猫。
叶赫诚话不多,就听着。
只是渐渐地,她在他后面的话越来越少了,叶赫诚正纳闷,直到老师找到了蒋玉家,说苏清旷课了。
蒋玉从田里回来,叶赫诚没敢把老师来过的事告诉她,只说自己有事要请一天假。
他去找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