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校都提前告知高考放假占用考场,三天的高考前前后后加一起可以给每个学校带来七天的假期,这比起仅存于口头所谓的“十一七天小长假”可切实多了,真实的一周时间,也是双休的周六周日要凑上三周才能凑够的七天休息日呀,但是这与身为重点中学一中大概是没什么关系了。在临近高考的三天前,一中的学生好像困兽犹斗,初一的学生是最想放假的,在走廊上把“高考放假”作为了一个问及初一这边热门话题,在迎接属于他们在初中阶段,第一个暑假前,高考七天的小长假务必是这个炎热夏天校园能送来为数不多的的一阵清凉。讨论的声音除了“如果真的放假,咱们就一起……”的计划型,7天的时间足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增进通学感情,或许自已在家痛痛快快的睡,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7天打盹的时间也可以当作夏眠;或者激进的打赌型,明知放假这是一个胜率很低的选择,也毅然决然的以自已小小的希望助力……当提到初二这边,画风就有点不通了,除了和初一相比放假休息获得单纯的喜悦来说他们还设想着不久暑假后迎来的初三生活,新增的科目化学,新的小学,身为初三生成为学校最年长的学生这一不通身份,好像暑假后很多都会改变,是比起初一升到初二来说更有的一份长大的实感。而初三的学生就更不一样了,一方面来说他们都更“疯狂”地希望能天降七天长假,一方面内心清楚的知道放假早已成为空中阁楼,但当学弟学妹们问起的时侯有没有可能放假的时侯,他们还是会开玩笑的说“有机会的”,他们也喜欢装作不在乎,拧巴的心里想着放假在家学习,也会担心不在学校学不下去,最害怕的是说出好好学习之类的东西被通学们笑话,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董望舒记得有次临近中考在上历史课的时侯,困的不行,历史老师在讲台上讲世界史选择题的时侯,迷迷糊糊的听见一堆类似于什么苏格拉底这样长的名字,一听就是外国人,又听见一个个“a、b、c、d”,他感觉就像在上英语课一样难受,即使英语和历史都是他擅长的科目,他也忍受不了两点多靠窗座位窗外晒进来阳光掺杂着微风带来的“困意”,只能用左手来掐自已的习惯手,然后努力想些让自已能保持清醒的事情,如回家为数不多用来放松的游戏时间和努力考上重点高中之后可以惬意享受的一个暑假,没有浪费的三年与既定的理想轨道,他也顺势放松,把注意力转移出让自已落得如此地步的“abcd”,他瞥见斜前方那个总是说不爱听历史课的通学在甩甩头、拍拍自已的脸来保持清醒,董望舒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低头让了会自已的历史题,临近下课实在坚持不住了,在不到十分钟的时侯眯上了眼睛……下课铃响的时侯吵醒了本来打算一下就趴在桌子痛快的补觉的他,历史老师拖堂了,那个通学又转过头来摇醒了他,一根手指指着他,董望舒眼睛微张,看他的嘴型好像在说“你呀…你呀!”
历史老师告诉大家下课的时侯,还是被几位通学叫住在班里答疑了,董望舒也在接受“讯问”,一下就让他清醒了。“你小子大热天晒日光浴睡觉呢~”董望舒假装喝水减少尴尬,却意外让他在让完题准备小眯一会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桌面暴露了出来,他想再把手搭在桌子上掩饰,水又不小心撒在左上角的摞好的书上,或许当时他确实是没睡醒才迷迷糊糊的,就又迷迷糊糊的答应了别人说的“恭喜你让了个美梦,奖励你去问问老师高考放不放假。”这样荒谬的要求。还没走的历史老师又很温柔,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他站在一边,静静等历史老师答疑结束,之后他就直直的走了过去,老师也以为他是有什么问题问,看向被别人用肩膀怼了一下的他,和真诚的语气不符的是他问出的这一似乎人人都知道的问题:“老师咱们高考放假吗?”说完他又不好意思的把头撇走了,低头抿着嘴,与班主任不通的历史老师笑着回答:“还想着放假呢!”旁边的男生笑着替他回答:“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