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像无数根冰冷的针,扎在窗玻璃上,汇成蜿蜒的水流,模糊了窗外的城市霓虹。老刑警李伟把第三杯速溶咖啡喝完时,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凌晨三点的死寂。电话那头是调度中心急促的声音:城南老城区,槐树巷37号,发现一具女尸,报案人称是屋主的朋友,联系不上人后报警开门的。
李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快步走出值班室。警车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雨刷器徒劳地左右摆动,却始终无法驱散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汽。他点燃一支烟,看着尼古丁在肺里循环一周后变成灰白色的烟雾从嘴角溢出,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三年前那个同样下雨的夜晚——也是在老城区,也是一起凶杀案,至今仍未告破。
槐树巷是典型的南方老巷,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泡得发亮,两侧的老式居民楼墙皮斑驳,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37号是一栋两层小楼,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几个穿着雨衣的警员正在维持秩序。报案人是一个穿着睡衣、面色苍白的年轻女人,正坐在警车里瑟瑟发抖,看到李伟过来,她立刻站起身:李警官,你可来了,里面……里面太吓人了。
李伟点点头,戴上手套和鞋套,推开了那扇斑驳的木门。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雨水的湿气扑面而来,客厅里一片狼藉,桌椅翻倒在地,茶几上的玻璃杯碎了一地。死者倒在客厅中央,是一名中年女性,穿着丝绸睡衣,胸口插着一把水果刀,鲜血染红了她身下的地板,在雨水从门缝渗进来的地方晕开,形成诡异的图案。
法医正在进行初步检查,看到李伟过来,低声说道:死者名叫陈慧,45岁,独居。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昨晚10点到凌晨1点之间,致命伤是胸口的刀伤,一刀毙命。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迹象。
没有打斗痕迹李伟皱起眉头,那她是认识凶手
可能性很大,法医指着死者的双手,你看,她的指甲很干净,没有抓挠的痕迹,身上也没有其他抵抗伤。凶手应该是趁她不备下手的。
李伟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现场。客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沙发,一个茶几,一个电视柜,墙上挂着几张风景画。他注意到电视柜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陈慧和一个年轻男人的合影,两人笑得很开心。这是谁他问身后的警员。
已经问过报案人了,警员回答,是死者的儿子,叫林宇,在上海工作,我们已经联系他了,他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李伟站起身,目光扫过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视线停留在了阳台门口——那里的玻璃门是打开的,雨水正随着风灌进来,在地板上形成一道水痕。他走到阳台,外面是一个小小的院子,种着几盆绿植,院墙不高,外面就是巷子。凶手会不会是从阳台进来的他问旁边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摇摇头:我们检查过了,阳台的栏杆和地面都没有发现可疑的脚印,外面的院墙也没有攀爬的痕迹。而且这扇玻璃门的锁是完好的,看起来像是死者自己打开的。
自己打开的李伟沉吟道,这么晚了,她会给谁开门
他回到客厅,继续仔细勘查。在沙发底下,他发现了一枚不属于死者的男士纽扣,看起来很新,应该是刚掉不久。他小心翼翼地用证物袋将纽扣装起来:送去化验,看看能不能提取到DNA。
接着,他上了二楼。二楼有两个房间,一个是卧室,一个是书房。卧室里很整洁,床铺铺得整整齐齐,梳妆台上放着各种化妆品,看起来不像有人闯入过。书房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大多是文学和历史类的。书桌很干净,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是黑的。
李伟打开笔记本电脑,发现需要密码。他让技术人员处理,自己则翻看起书桌上的东西。在一个抽屉里,他发现了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封面是皮质的,已经有些磨损。他翻开日记本,里面记录着陈慧的日常生活,大多是一些琐事,但最近几篇的语气却有些异常。
3月15日,雨。他又来电话了,还是那套说辞,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这件事被林宇知道,他一定会很失望的。
3月18日,晴。今天去见了他,他看起来很憔悴,说如果我不答应,他就……我真的很害怕,但我不能那么做,那是犯法的。
3月20日,阴。他说给我最后三天时间考虑,否则他就把一切都抖出来。我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答应他吗
最后一篇日记停留在3月22日,也就是昨天:他说明晚过来,我必须做出决定了。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
李伟合上书,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陈慧很可能是被人威胁,而威胁她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这个他是谁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这时,技术人员走了过来:李警官,电脑解开了,里面有一些文件,还有一个加密的文件夹,正在破解。另外,我们在门把手内侧发现了一枚清晰的指纹,不是死者的。
指纹李伟眼睛一亮,立刻送去比对。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里面大多是一些工作文件,陈慧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主要写一些历史类的文章。李伟注意到她最近正在写一篇关于本地民国时期一个富商家族的文章,文件夹里有很多相关的资料。
她研究这个干什么李伟自言自语道,他对本地历史很熟悉,知道那个富商家族姓赵,曾经在城南一带很有名,但后来家道中落,解放后就没什么消息了。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李伟下楼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西装、面色焦急的年轻男人正试图冲进屋里,被警员拦住了。让他进来吧,李伟说,是死者的儿子林宇吧
男人点点头,看到客厅里的情景,腿一软差点摔倒: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伟扶住他:节哀顺变,我们正在调查。你最后一次见你母亲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发现她最近有什么异常
林宇哽咽着说:我上个月刚回来过,当时没发现什么异常。不过……不过她最近给我打电话时,总是说些奇怪的话,说她遇到了麻烦,但问她是什么麻烦,她又不肯说。我让她来上海住一段时间,她也不肯。
她有没有提过什么人或者什么事
林宇想了想:好像提到过一个姓赵的人,说是什么研究历史时认识的,还说那个人有点奇怪。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当时在忙工作,没太在意。
姓赵的李伟心里一动,这和陈慧研究的那个富商家族同姓,难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时,技术人员跑了过来,脸色有些兴奋:李警官,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比对到了,是一个叫赵强的男人,有前科,五年前因为敲诈勒索被判过刑,三个月前刚刑满释放。
赵强李伟立刻让警员调取赵强的资料。资料显示,赵强,48岁,无业,住在离槐树巷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里。
立刻去把他带过来!李伟下令道。
警员很快就将赵强带来了。他看起来很憔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头发凌乱,眼神躲闪。面对李伟的询问,他一口咬定自己不认识陈慧,昨晚一直在家里睡觉,没有出门。
不认识李伟拿出那枚在现场发现的纽扣,那这枚纽扣怎么解释这是你的吧我们已经在上面提取到了你的DNA。还有门把手上的指纹,也是你的。你最好老实交代,否则对你没好处。
赵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下头:我……我承认,我昨晚确实去过陈慧家,但我没杀她!
你去她家干什么李伟追问。
我……我是去借钱的,赵强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最近手头紧,听说她挺有钱的,就想去试试运气。我敲了门,她让我进去了,我们聊了几句,她说没钱借给我,我就走了,离开的时候大概是10点半左右,那时候她还好好的!
data-fanqie-type=pay_tag>
你在撒谎,李伟盯着他的眼睛,陈慧的日记里提到你威胁她,如果她不答应你的要求,你就把一切都抖出来。你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赵强的身体猛地一颤,眼神变得惊恐起来: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李伟拿出陈慧研究赵氏家族的资料,你是赵家的后人吧陈慧研究的就是你们家族的历史,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你怕她把秘密公之于众,所以杀了她
赵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是……我是赵家的后人……陈慧确实发现了我们家族的秘密……但我真的没杀她!
什么秘密
是……是关于我祖父的,赵强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祖父当年在抗战时期当过汉奸,帮日本人做了很多坏事,还侵吞了一笔赈灾款。陈慧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发现了这件事的证据,她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把那笔钱交出来捐给慈善机构,她就把这件事公布于众。我家里条件一直不好,出狱后又找不到工作,就想让她把证据卖给我,或者借我点钱,可她不同意……
所以你就杀了她
没有!我昨晚去找她,我们吵了一架,但我真的没杀她!我离开的时候她还活着!赵强激动地喊道,不信你们可以去查,我离开后去了街角的便利店买烟,那里有监控!
李伟立刻让警员去调取便利店的监控。果然,监控显示赵强在10点45分左右出现在便利店,买了一包烟就离开了。而法医判断陈慧的死亡时间最早是10点,这意味着赵强有不在场证明。
线索似乎断了。李伟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眉头紧锁。如果赵强不是凶手,那凶手是谁陈慧到底是被谁杀的
他决定重新梳理案情。凶手是熟人,能让陈慧在深夜开门;现场没有打斗痕迹,说明凶手是趁其不备下手的;凶器是水果刀,很可能是现场的物品;陈慧最近在研究赵氏家族的历史,发现了一个秘密;赵强去找过她,但有不在场证明。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李伟的脑海:会不会是林宇他是陈慧的儿子,有家里的钥匙,完全可以在深夜进入家中而不被怀疑。而且,如果陈慧发现的秘密不仅涉及赵家,还涉及自己的家族呢林宇会不会是为了掩盖秘密而杀人
他立刻让人去调查林宇的情况。资料显示,林宇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最近因为投资失败欠了一大笔钱。而且,根据航空公司的记录,林宇并不是今天才从上海出发的,他昨天就已经回到了本市,只是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一家酒店里。
他撒谎了,李伟眼神锐利起来,立刻去酒店带他过来!
林宇被带到警局时,脸色很难看。当李伟问他为什么撒谎时,他沉默了很久,才低声说:我……我是怕你们怀疑我。我昨天回来是想给我妈一个惊喜,所以没告诉她,住在酒店里准备今天早上再回家。没想到……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是吗李伟盯着他,那你昨晚10点到凌晨1点在哪里
在酒店房间里,林宇回答,我一直在看电视,酒店应该有监控可以证明。
警员很快调取了酒店的监控,显示林宇昨晚确实一直在酒店房间里,没有出去过。这又排除了一个嫌疑人。
李伟感到一阵挫败。他回到现场,再次仔细勘查。这次,他把注意力放在了书房。书架上的书摆放得很整齐,但他发现有一格的书明显比其他格子的书要新一些,似乎是最近才放上去的。他取下那些书,发现书架后面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黑色的铁盒。李伟打开铁盒,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秘密文件,而是一沓厚厚的汇款单和一封信。汇款单的收款人都是同一个名字:王秀兰,汇款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时间跨度长达十年。而那封信,是王秀兰写给陈慧的,日期是三年前。
信里的内容让李伟大吃一惊。王秀兰是陈慧的大学同学,也是三年前那起未破凶杀案的死者!信里说,王秀兰发现自己的丈夫张强在外面有外遇,而且挪用了公司的巨额资金,她准备和张强离婚,并向公司举报他。但她又怕张强报复,所以把一些重要的证据交给了陈慧保管,如果她出了什么意外,就让陈慧把证据交给警方。
原来如此,李伟恍然大悟,三年前的案子和这起案子是有关联的!
他立刻调阅了三年前的卷宗。王秀兰也是被人在家中杀害,同样是一刀毙命,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当时的嫌疑人主要是王秀兰的丈夫张强,但张强有不在场证明,案子最终成了悬案。
张强!李伟的眼睛亮了起来,陈慧最近研究赵氏家族的历史,很可能是在整理王秀兰留下的资料时发现了什么,而这个发现不仅涉及赵家,还涉及张强!
他立刻让人调查张强的情况。资料显示,张强在王秀兰死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本市,去了南方发展,据说生意做得很大。但奇怪的是,半年前他又回到了本市,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他为什么要回来李伟沉思着,难道是为了找到王秀兰留下的证据
他让人去查张强昨晚的行踪。结果显示,张强昨晚并没有在家,他声称自己在公司加班,但公司的监控在昨晚9点到11点之间刚好出了故障,没有记录。
太可疑了,李伟说,立刻传讯张强!
张强是一个看起来很儒雅的中年男人,穿着昂贵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面对李伟的询问,他显得很镇定:李警官,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找我。王秀兰是我的前妻,她已经去世三年了,我和陈慧也只是认识而已,算不上熟。
是吗李伟拿出那沓汇款单,这是陈慧给王秀兰母亲的汇款单,整整十年,每个月都汇,一直到王秀兰去世。她们的关系应该不一般吧
张强的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她们是大学同学,关系好也正常。
那你知道王秀兰留下了什么证据吗李伟紧盯着他。
张强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李伟拿出那封信,这是王秀兰写给陈慧的信,里面提到你挪用公司资金,她准备举报你。陈慧最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更多的证据,不仅涉及你挪用资金,还可能涉及赵家的秘密,对吗
张强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没错,我确实挪用了公司资金,王秀兰发现了,我和她吵过架,但我没杀她,也没杀陈慧!
那你昨晚在哪里
在公司加班,张强回答,虽然监控坏了,但我的秘书可以证明,她和我一起加班到11点。
警员很快找到了张强的秘书,秘书证实了张强的说法,她确实和张强一起加班到11点才离开公司。而陈慧的死亡时间最晚是凌晨1点,从公司到槐树巷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张强也有不在场证明。
线索再次中断。李伟感到一阵疲惫,他回到值班室,泡了一杯浓茶,试图理清头绪。三个嫌疑人都有不在场证明,但凶手一定在他们之中,或者还有第四个人
他重新审视着所有的证据:赵强,有动机,有现场留下的痕迹,但有不在场证明;林宇,有机会,有债务问题,但监控证明他没离开酒店;张强,有动机,有时间窗口,但秘书可以作证。
时间窗口……李伟喃喃自语,法医判断的死亡时间是昨晚10点到凌晨1点之间,赵强在10点45分离开便利店,之后去哪里了林宇在酒店,但有没有可能中途离开过张强的秘书说和他一起加班到11点,那11点之后呢
他立刻让人重新调查三个人在关键时间段的行踪。结果很快出来了:赵强在离开便利店后直接回了家,小区监控可以证明;林宇确实整晚都在酒店,没有离开过的痕迹;张强在秘书离开后,于11点半左右开车离开了公司,但他声称是去见一个客户,却无法提供客户的联系方式。
张强撒谎了!李伟精神一振,他11点半离开公司,到槐树巷只需要半个小时,完全有时间在12点左右杀害陈慧!
他再次提审张强:你11点半离开公司后去哪里了别告诉我去见客户,你根本提供不出客户的信息。
张强的脸色终于变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干涩:我……我确实是去见客户了,只是那个客户不太愿意透露身份,我们是在一家茶馆见面的。
哪家茶馆昨晚那么大的雨,哪家茶馆会营业到深夜李伟步步紧逼,你最好老实交代,11点半到凌晨1点之间,你到底在哪里
张强沉默了足足有五分钟,终于叹了口气:好吧,我承认,我没去见客户。我……我去了槐树巷附近,但我没去找陈慧。
那你去干什么
我是想看看她有没有把那些证据交给别人,张强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惧,王秀兰死后,我一直很担心陈慧会把证据交出去。这次回来,我就是想找机会拿回那些证据。昨晚我开车到槐树巷附近,停在路边观察了一会儿,没看到什么异常,就开车回去了。
什么时候离开的
大概12点左右吧。
有人能证明吗
张强摇了摇头:没有,我是独自去的。
这就有意思了,张强在12点左右离开槐树巷附近,而陈慧的死亡时间最晚是凌晨1点,他完全有作案时间,却没有不在场证明。但李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如果张强是凶手,他为什么要选择在那个时间点动手而且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的痕迹。
他再次回到现场,这次他把重点放在了凶器上。那把水果刀是死者家里的,刀柄上除了死者的指纹,没有其他人的指纹,显然被凶手仔细擦拭过。但李伟注意到刀柄底部有一个很小的缺口,缺口里似乎卡着什么东西。他让技术人员小心地提取出来,发现是一小块蓝色的布料纤维。
蓝色布料纤维李伟看着证物袋里的纤维,陷入了沉思。赵强穿的是灰色夹克,林宇穿的是黑色西装,张强穿的是深蓝色西装……深蓝色也是蓝色的一种,难道是张强
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深蓝色和蓝色虽然相近,但纤维的材质和染色工艺可能不同。他让技术人员立刻进行化验,确定纤维的具体材质和颜色。
与此同时,他让人再次调查张强的公司和家庭情况。结果发现,张强的公司最近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而他的妻子在半年前去世了,死因是意外车祸,但当时有目击者说看到刹车被人动过手脚,只是没有证据。
越来越复杂了,李伟揉了揉太阳穴,王秀兰的死,张强妻子的死,陈慧的死,这三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他再次翻看陈慧的日记,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在最后几篇日记里,除了提到赵强,还隐晦地提到了一个老朋友,说这个老朋友最近遇到了麻烦,想找她帮忙,但她因为自己的事情焦头烂额,没有答应。
老朋友李伟皱起眉头,这个老朋友是谁会不会和案子有关
他让警员去调查陈慧的社交圈,看看有没有符合老朋友身份的人。很快,警员带来了消息:陈慧有一个大学同学兼闺蜜,名叫刘芳,两人关系一直很好,但最近因为一些事情闹翻了,已经有半年没联系了。刘芳也住在本市,而且她的丈夫是一名修理工,擅长修理各种电器和机械。
刘芳李伟立刻让人去调查刘芳的情况。资料显示,刘芳的丈夫最近因为赌博欠下了一大笔钱,家里经济状况很不好。而且,有人看到刘芳在案发前几天曾经在槐树巷附近出现过。
李伟决定去见见刘芳。刘芳是一个看起来很憔悴的中年女人,家里的陈设很简单,甚至有些寒酸。看到李伟,她显得很紧张,眼神躲闪。
我们是来了解一些关于陈慧的事情,李伟开门见山,你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
刘芳低下头,声音很小:半年前,我们吵架之后就没再见过了。
为什么吵架
因为……因为钱,刘芳的声音带着一丝愧疚,我丈夫赌博欠了钱,我想找陈慧借点,但她不肯,我们就吵了起来。
案发当晚你在哪里
在家,和我丈夫一起看电视。刘芳回答得很快,但眼神却有些慌乱。
李伟注意到她家沙发上放着一件蓝色的外套,和证物袋里的纤维颜色很像。他指了指那件外套:这件外套是你的
刘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是……是的,怎么了
我们在凶器上发现了一小块蓝色布料纤维,和你这件外套的颜色很像,李伟盯着她的眼睛,你能解释一下吗
刘芳的身体开始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眼泪流了下来:不是我杀的!真的不是我杀的!
那纤维怎么解释
我……我案发前一天去过陈慧家,刘芳哭着说,我想再求求她借钱给我,我们在客厅里吵了起来,我不小心碰到了茶几上的水果刀,可能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纤维。
你确定是案发前一天
确定,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3月21日。
李伟让警员去核实,结果证实刘芳确实在3月21日去过陈慧家,邻居看到她哭着从陈慧家出来。这意味着纤维可能是那时候留下的,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
线索又一次断了。李伟感到一阵头疼,他坐在陈慧家的沙发上,闭上眼睛,试图把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突然,他想起了书房里的那个暗格,那个黑色的铁盒里除了汇款单和信,还有没有其他东西
他立刻起身回到书房,再次打开那个暗格,仔细检查铁盒里的东西。这次,他发现铁盒底部有一个夹层,夹层里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纸条。照片上是三个年轻女人的合影,看起来像是大学时期的陈慧、王秀兰和刘芳,她们笑得很开心。纸条上写着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张梅,城郊养老院。
张梅李伟看着这个名字,觉得有些熟悉。他立刻让人去查这个名字,结果发现张梅是张强的母亲,也就是王秀兰的婆婆,今年已经78岁了,因为中风瘫痪在城郊的养老院里。
李伟立刻驱车前往城郊养老院。养老院坐落在一个山脚下,环境很安静。张梅住在一个单人病房里,看到李伟进来,她只是眨了眨眼睛,说不出话来。
李伟拿出那张三人合影,放在张梅面前:您认识她们吗
张梅的眼神有了一丝波动,她看着照片,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眼泪。李伟知道她认识,继续问道:王秀兰和陈慧都是被人害死的,您知道是谁干的吗
张梅的身体开始颤抖,她费力地抬起手,指了指照片上的刘芳,又指了指自己的儿子张强,最后指了指窗外的远方,嘴里发出模糊的声音。
李伟虽然看不懂她具体想说什么,但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刘芳和张强都和案子有关,而且还有一个人在外面。这个人是谁是赵强还是林宇或者是一个他们还没发现的人
他回到警局,技术人员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过来:李警官,凶器上的纤维化验结果出来了,是一种深蓝色的羊毛纤维,和张强西装的材质完全一致!
果然是他!李伟一拳砸在桌子上,立刻申请逮捕令,逮捕张强!
警员很快就将张强逮捕归案。面对纤维证据,张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是我杀的,陈慧和王秀兰都是我杀的。
为什么李伟问道。
因为她们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张强的声音带着一丝疯狂,王秀兰发现我挪用公司资金,还知道了我和别的女人有染,她要离婚,还要举报我,我只能杀了她。陈慧拿着王秀兰留下的证据威胁我,让我把挪用的钱还回去,否则就交给警方,我公司最近资金链断裂,根本没钱还,只能杀了她灭口。
那你妻子的死呢是不是也是你干的
张强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是,她发现了我杀王秀兰的真相,想报警,我只能杀了她,伪装成意外车祸。
刘芳呢她和你是什么关系
她是我的情人,张强苦笑道,我们大学时就在一起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了。我杀王秀兰和陈慧的事情她都知道,但她没有举报我,因为她丈夫赌博欠的钱都是我帮她还的。
那养老院的张梅呢她知道什么
我母亲知道我挪用资金的事情,也知道我和刘芳的关系,但她不知道我杀人,张强的声音低沉下来,她中风就是因为知道了我挪用资金的事情,气病的。
案子终于告破了,李伟却没有感到丝毫轻松。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已经停了的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市的街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但在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罪恶
他想起了张梅最后指的那个方向,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他让警员去调查那个方向的情况,结果发现那里有一个废弃的工厂,工厂里有一个地下室,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具骸骨,经过鉴定,是赵强的父亲,也就是赵家的最后一代传人,死于二十年前,死因是被人谋杀。
原来,赵强的父亲当年发现了张强祖父侵吞赈灾款的证据,想交给政府,结果被张强的父亲,也就是张梅的丈夫杀害了,并将尸体藏在了废弃工厂的地下室里。张梅知道这件事,但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一直没有说出来。她最后指的方向,就是想告诉李伟这个秘密。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二十年前的谋杀案,三年前的谋杀案,半年前的谋杀案,以及现在的谋杀案,所有的线索都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罪恶链条。张强和他的父亲,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杀害了一个又一个知道真相的人,最终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李伟点燃一支烟,看着窗外的阳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即使隐藏得再深的秘密,也终有被揭开的一天。而他作为一名刑警,就是要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守护着城市的安宁,让罪恶无处遁形。
雨已经停了,阳光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李伟相信,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不会有永远的黑暗。而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终将被阳光驱散,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城市,也将在阳光的照耀下,恢复它应有的平静和美好。他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警局,去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知道,只要罪恶存在一天,他的工作就不会结束。而他,也将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正义,为了真相,为了这座城市的安宁,一直战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