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筹备
陈默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老师傅,说道:“师傅,咱不能放弃,哪怕材料再难找,咱也得试一试。我想了个办法,咱们先从根据地内部找起,再去周边碰碰运气。您看咋样?”老师傅微微点头,说道:“行,就按你说的办,咱爷俩就拼一拼。”于是,两人拿着简单的工具,准备踏出修械所,开始这艰难的材料寻找之旅。
修械所内,破旧的工具随意摆放着,弥漫着一股铁锈和机油混合的味道。陈默深知,要改良手榴弹,材料是关键。他怀揣着从《永乐大典》残卷中获取的改良线索,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期待的是若能成功改良,独立团的战斗力将大大提升;担忧的则是这材料稀缺,不知从何寻起。
李云龙的办公室里,土坯墙被烟熏得有些发黑,一盏油灯在桌上摇曳着昏黄的光。陈默站在李云龙面前,详细汇报着改良手榴弹所需的材料。李云龙坐在简陋的木椅上,眉头紧皱,手中的烟卷升腾起袅袅烟雾。
“你说的这些材料,咱根据地可不多啊。”李云龙吐出一口烟,眼神中透着一丝怀疑,“你确定这些材料能让手榴弹威力大增?”
陈默赶忙说道:“团长,我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咱们的‘边区造’手榴弹威力不足,引信也不稳定,这在战场上可是要命的。我从古籍里找到的方法,只要材料齐全,一定能改良。”
李云龙思索片刻,掐灭了烟,站起身来:“行,我信你一回。我尽量帮你筹备材料,但你也知道,咱根据地资源紧张,你自已也得想办法。”
得到李云龙的支持,陈默心中稍安。可他清楚,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困难还在后头。
陈默带着修械所的战士们,穿梭在根据地周边的村落。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可众人却无心欣赏这景色。他们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可用的材料。村民们大多热情相助,将家中能找到的金属碎片、旧铁器等都拿了出来。
“通志,这是我家以前打铁剩下的边角料,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一位老大爷颤颤巍巍地递上几块铁疙瘩。
陈默连忙接过,感激地说道:“大爷,太感谢您了,这些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然而,所需的特殊材料依旧不见踪影。陈默望着手中的铁疙瘩,心中有些失落,但他知道,不能就此放弃。
山林里,树木郁郁葱葱,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陈默和战士们在山林中仔细搜寻着,希望能找到一些可用的矿石。突然,走在前方的战士让了个噤声的手势。陈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队鬼子巡逻兵正沿着山路缓缓走来。
鬼子的皮靴踏在地上,发出整齐的“咔咔”声,他们手中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陈默和战士们赶紧躲到一旁的灌木丛中,大气都不敢出。陈默能听到自已剧烈的心跳声,仿佛要冲破胸膛。
鬼子巡逻队渐渐走近,陈默甚至能看清他们脸上的神情。一个鬼子士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警惕地朝灌木丛这边张望。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手枪。
就在这时,一只野兔从另一边的草丛中窜出,引得鬼子一阵哄笑。他们放弃了搜寻,继续向前走去。陈默和战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额头上记是豆大的汗珠。
经过几天的寻找,材料终于凑齐了一部分,但仍有几种关键材料毫无头绪。陈默有些焦虑,时间紧迫,日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与此通时,在根据地的临时医院里,潘纯正忙碌地救治着伤员。医院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伤员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潘纯在给一名伤员换药时,听到旁边的战士们谈论着陈默寻找材料改良手榴弹的事情。
“听说那个陈默,要改良咱们的手榴弹,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是啊,材料那么难找,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潘纯心中一动,对陈默的工作产生了好奇。她决定,在完成手头的工作后,帮陈默打听一下材料的线索。
当潘纯找到陈默时,陈默正对着一堆材料发愁。潘纯走上前,轻声说道:“陈默,我听说你在找材料改良手榴弹,我或许能帮上忙。我认识一些老乡,他们可能知道哪里有你需要的东西。”
陈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那太感谢你了。这些材料要是凑不齐,手榴弹就没法改良。”
潘纯微微一笑:“别客气,咱们都是为了抗战胜利。我这就去帮你问问。”
在潘纯的帮助下,又找到了一些材料,但还差几种关键的稀有金属。陈默望着眼前的材料堆,心中既欣慰又无奈。欣慰的是已经有了不少收获,无奈的是那几种关键材料依旧毫无头绪。而此时,鬼子的进攻日益逼近,侦察兵传来消息,鬼子正在集结兵力,随时可能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陈默站在修械所前,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在鬼子进攻前成功改良手榴弹,为独立团提供有力的武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