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砚冬是什么感情,景和帝不清楚,那太复杂了。
他只知道一件事,他想要眼前这个人一直活在他身边,直到自己腻了。
“苏砚冬,苏相,苏大人。”
苏砚冬被这几个称呼吓到了,她如今还不能动弹,只能卧病在床,怎么景和帝来她这里嘲讽自己了。
“你怎么不和朕说,粮草案的真相?”
再提粮草案,景和帝明显看到眼前人眼中闪过恐惧和厌恶。
“罪臣无话可说。”
与百口莫辩的小如不同,苏砚冬早就说了一万遍自己没有拿。
“冤”字,苏砚冬早就喊了一万遍了。
可就连手底下的人都默认自己拿了那前线的粮草,就为了针对姬淮疆。
她又有什么可以辩驳的机会呢?
要不是于万三用钱把自己捞出来了,苏砚冬真的以为自己要死在那大牢里了。
说起来,自己进的三次大牢,还能出来继续当首辅,活到新朝,也算是千古第一奇人了。
每一次险境,苏砚冬都感觉自己肯定死定了,幸好这种诛九族的大罪,连累的只有袁氏一个人。
其他的早就被洪水冲走了。
“朕现在要你说。”
把那些没有宣之于众的冤屈,都说给朕听。
苏砚冬还是觉得,景和帝想要把自己养肥了再杀,这段时间一直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早就盖棺定论的事情,在自己作为苏相最巅峰的时候,连冤屈都没有叫出来,此时落马待杀,又有谁会给他申冤呢?
“罪臣没有拿粮草,那批粮草或许是高相拿的吧。”
不,根本不对,那时高相已经认出来了苏砚冬,怎么会让苏砚冬被这样陷害呢?
儿子就算是政敌,也是亲儿子。
苏砚冬提起粮草案就开始眼眸垂下,所有人都觉得是她拿的,天可怜见她是想给姬淮疆多囤点粮草,免得前线崩塌,好不容易打造好的一点点局面变得更坏。
被万平帝重用之后,苏砚冬才知道大虞如今的状况有多么烂,要是没有改革,可能那太子继位之后就是最后一任了。
幸好不是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太子继位,不然或许他都活不到现在吧。
景和帝刚刚继位不过几个月,朝堂之上的风气已经比万平帝时期好多了,起码他是一位明君。
也不枉苏砚冬冒死在万平帝面前推荐景和帝。
政治清明,国盛民安,是苏砚冬死前的愿望。
看到景和帝继位的时候,愿望就实现了。
景和帝捏着苏砚冬的脸,看着她毫无生气的眼眸,突然觉得有些怒气,冤屈不和他说要和谁说呢?
“既然不愿意说你的冤屈,那就来说说你调戏朕的事情吧。”
景和帝对几年前苏砚冬拒绝并且羞辱自己一直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