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波斯湾的慢时光与褪色的招牌
波斯湾沿岸的克尔曼古镇像一块被海水浸泡过的蜜蜡,土黄色的石屋沿着海岸线层层叠叠,屋顶的风塔像老人的皱纹,在午后的热风里轻轻喘息。安冬尼亚的海风书屋就藏在镇西头的小巷里,木质招牌上的字迹被岁月磨得发淡,只有书字的最后一笔还倔强地翘着,像猫尾巴尖儿。
下午三点,阳光斜斜地穿过临街的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安冬尼亚坐在柜台后,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波斯诗集,书页间夹着的干花已经脆得像饼干。她抬头望了望空荡荡的书架,第三排的《航海志》还停留在上周被翻动的页码,第七排的儿童绘本封面沾着一小块不知是谁留下的冰淇淋渍——那是三天来唯一的顾客痕迹。
又发呆呢门口的风铃叮当作响,八岁的霍晓燕背着粉色书包跑进来,辫子上的纱巾沾了沙尘,今天阿米尔老师说,下周要带我们去海边写生,我想借那本《海洋生物图鉴》。
安冬尼亚笑着从书架上抽出图鉴,书页刚翻开,一团雪白的毛就从柜台底下钻出来,轻巧地跳上桌面。波斯猫米娅甩了甩尾巴,蓝宝石般的眼睛扫过绘本上的小丑鱼,忽然用爪子按住其中一页,喉咙里发出呼噜的轻响。
米娅也喜欢尼莫呢。晓燕伸手挠了挠猫下巴,米娅舒服地眯起眼,爪子却始终没离开那页插图。安冬尼亚看着这一幕,心里像被热风卷过的沙堆,软软地塌陷了一块。
三年前,霍英达用出海攒下的钱盘下这间老屋,安冬尼亚亲手刷白了墙壁,把从德黑兰带来的书一本本摆上书架。那时镇上的渔民、商人、甚至路过的游客都会进来坐坐,喝杯薄荷茶,听安冬尼亚读诗。可去年镇东头开了家卖电子阅读器的商店,加上霍英达的渔船引擎坏了两次,修船花光了积蓄,书屋的日子就一天天难起来。
妈妈,爸爸今晚能回来吗晓燕抱着图鉴蹭到安冬尼亚身边,小脸上沾着点担忧。
应该能。安冬尼亚摸了摸女儿的头,目光越过石屋的屋顶,望向远处泛着银光的海面,爸爸说这次捕到了金枪鱼,能换些钱给书屋添盏新灯。
话音刚落,米娅突然跳下柜台,跑到门口对着巷口喵呜叫了两声。安冬尼亚探头一看,夕阳的金辉里,霍英达高大的身影正背着渔网走来,裤脚还滴着海水。
爸爸!晓燕像小炮弹似的冲出去,霍英达笑着接住女儿,粗糙的手掌在她背上蹭了蹭,然后看向门口的安冬尼亚,眼神里带着歉意:引擎又有点不对劲,修船的钱……
没事。安冬尼亚走过去帮他解下渔网,指尖触到他被晒得滚烫的皮肤,书屋今天……卖了本童话书。她没说那是三天来唯一的收入。
晚饭时,米娅蹲在桌角,专注地舔着晓燕剩下的牛奶。霍英达看着墙上的账单,忽然说:要不把书屋关了吧,我去码头帮人卸货,能挣得比现在多。
不行!安冬尼亚和晓燕同时喊出声,又对视着笑了。安冬尼亚轻轻抚摸着米娅的背,猫毛软得像云朵:再等等吧,总会有办法的。
深夜,安冬尼亚躺在床上,听着身边霍英达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米娅在窗台上踩过的轻响。她悄悄爬起来走到书屋,月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织出一张银网。米娅正蹲在书架最高层,尾巴垂下来,扫过一本封面褪色的《一千零一夜》。
安冬尼亚忽然觉得,这只三年前在巷口捡到的流浪猫,或许和这间书屋一样,都是被时光遗忘却倔强活着的小家伙。她轻轻叹了口气,没发现米娅在月光里转过头,蓝宝石般的眼睛亮了亮,仿佛听懂了什么。
第二章
猫爪下的畅销书
第二天清晨,安冬尼亚被一阵哗啦声惊醒。她冲进书屋,只见米娅蹲在散落的书页中间,爪子上沾着点纸屑,而书架第三排的书全掉在了地上,唯独《航海志》被稳稳地摆在中央,米娅正蹲在封面上,尾巴圈成一个完美的圆。
米娅!安冬尼亚又气又笑,捡起书时忽然发现,《航海志》的封面被猫爪按出了几个浅浅的印子,像极了地图上的航标。她摇摇头把书放回书架,没注意米娅盯着那本书,眼睛眨了又眨。
上午十点,巷口的杂货铺老板哈桑抱着他的胖儿子来串门。安冬尼亚,今天进了新的椰枣,给晓燕带了点。哈桑把纸包放在柜台上,眼睛扫过书架,还是这么冷清
老样子。安冬尼亚给他倒了杯薄荷茶,米娅不知从哪钻出来,轻巧地跳上哈桑的膝盖,用头蹭他的胳膊。哈桑的儿子吓得缩起脖子,却又忍不住伸手想去摸。
这猫真通人性。哈桑笑着挠米娅的下巴,我那小子最近总吵着要故事书,说学校要讲航海家的故事,可我哪知道该买哪本。
安冬尼亚刚要推荐,就见米娅突然跳下哈桑的膝盖,跑到书架前,用爪子勾住《航海志》的书脊,用力一扒拉。书啪地掉在地上,正好翻开到郑和下西洋的章节。
嘿,这猫还会选书哈桑惊讶地捡起书,胖儿子立刻凑过来看插图,爸爸,就要这本!上面有大船!
安冬尼亚愣了愣,接过哈桑递来的钱时,手指还有点发颤。这是《航海志》摆在书架上半年来,第一次被买走。
傍晚关门前,米娅又干了件怪事。镇上的裁缝法蒂玛来借针线——她总喜欢借东西时顺便逛书屋——米娅突然咬住她的裙角,把她拖到儿童绘本区,然后跳上一本《夜莺与玫瑰》,用爪子拍了拍封面。
这是……让我买这本法蒂玛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妇人,从来只看宗教典籍,我可不爱看这些小姑娘的故事。
米娅却固执地用头蹭她的手背,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呜声。法蒂玛被逗笑了,拿起书翻了两页:行吧,就当给邻居家的小孙女买的。
那天晚上,安冬尼亚数着钱盒里的硬币,比过去一个星期加起来还多。霍英达看着她发亮的眼睛,打趣道:看来米娅比你会做生意。
说不定真是呢。安冬尼亚把米娅抱起来,猫爪上还沾着点绘本封面的亮片,你说它是不是知道书屋快不行了
米娅仿佛听懂了,用头蹭了蹭她的脸颊,毛茸茸的尾巴扫过她的手腕,带来一阵暖意。
接下来的几天,米娅的选书行为越来越频繁。它会在游客走进来时突然跳上某本书,或者用爪子把书推到顾客脚边,甚至有一次,硬是把一本《波斯地毯纹样大全》塞进了一个英国游客的背包里——那游客本来只是进来躲太阳,最后却笑着付了钱,说不能辜负猫咪的好意。
安冬尼亚开始留意米娅选的书。它们大多是书架上积了灰的滞销品,有些甚至是她自己都快忘了的旧书。但奇怪的是,只要被米娅选中,这些书总能卖出去。
妈妈,米娅是不是有魔法晓燕趴在柜台上,看着米娅蹲在一本《鸟类图鉴》上打盹,昨天它选的那本《钓鱼技巧》,被码头的阿吉叔买走了,他说正好想学怎么钓石斑鱼。
安冬尼亚没说话,只是给米娅换了个更软的坐垫。她发现米娅选书时,总爱用鼻子先闻闻,仿佛能嗅到书中藏着的秘密。就像此刻,阳光落在《鸟类图鉴》的封面上,米娅的尾巴随着窗外的鸟鸣轻轻摆动,仿佛在和书页里的鸟儿对话。
第三章
相机、笑声与猫咪书店的传说
改变发生在一个雨天。波斯湾的雨季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石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安冬尼亚正用抹布擦着书架,米娅蹲在窗台上看雨,忽然喵地叫了一声,跳下窗台冲向儿童区。
安冬尼亚跟过去,只见米娅钻进一个堆满毛绒玩具的篮子,然后叼出一只灰色的布老鼠,把它塞进一本《雨滴的旅行》里,自己则蜷成一团,趴在书旁边,尾巴盖住布老鼠的脑袋,像在守护什么宝贝。
就在这时,门口的风铃响了。一个背着相机的年轻女孩站在门口,抖着雨伞上的水珠:不好意思,能进来避避雨吗
她是莉娜,一个从德黑兰来的摄影爱好者,听说克尔曼古镇有独特的风塔建筑,特意来采风。安冬尼亚刚要请她喝茶,莉娜却突然哇地一声,举起相机对着儿童区连拍起来。
太可爱了!莉娜的声音带着惊喜,这只猫和这本书……简直像画里的一样!
米娅被闪光灯惊动,抬起头看了看,非但没跑,反而往书页上缩了缩,把布老鼠抱得更紧了。莉娜笑着走过去,蹲在旁边拍了十几张,又翻了翻那本《雨滴的旅行》:这本书多少钱我要买。
送给你吧。安冬尼亚说,谢谢你喜欢米娅。
那怎么行。莉娜坚持付了钱,又给米娅拍了几张特写,我要把照片发到网上,告诉大家这里有只懂书的猫咪。
安冬尼亚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克尔曼古镇连WiFi都时断时续,她觉得这几张照片不会掀起什么波澜。
可三天后,书屋的门被敲响时,安冬尼亚彻底愣住了。门口站着五六个年轻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兴奋地往屋里探头:请问……这里是不是有只爱看书的波斯猫
原来莉娜把照片发到了伊朗的社交平台上,那张猫咪守护雨滴的照片意外火了。照片里,米娅雪白的毛蹭着浅蓝色的书页,布老鼠的尾巴从书里露出来一点,窗外的雨丝像珠帘,整个画面温柔得让人想叹气。网友们纷纷留言:这是什么神仙书店猫咪选的书一定很有趣!
安冬尼亚又惊又慌,看着客人们涌进来,有的举着手机找米娅拍照,有的蹲在书架前翻找米娅推荐过的书,原本冷清的书屋突然变得像集市一样热闹。
米娅呢有人喊道。
安冬尼亚这才发现,米娅不知躲到了哪里。她在柜台底下找到它时,小家伙正缩在一个空纸箱里,只露出一双蓝宝石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外面的人群。
别怕,他们是来看你的。安冬尼亚把它抱出来,米娅却突然挣扎着跳下去,跑到绘本区,跳进一个小女孩的怀里。那女孩吓得差点哭出来,却在摸到猫毛的瞬间笑了:妈妈,它好软!
这场猫咪热潮比安冬尼亚想象的更持久。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都有游客从镇上甚至其他城市赶来,有的人专门为了看米娅,有的人则抱着被猫咪选中的期待来买书。书屋的营业额翻了十倍,安冬尼亚不得不请哈桑的妻子来帮忙整理书架。
霍英达修好了渔船,却暂时没出海。他每天早上来书屋帮忙搬书,看着安冬尼亚被客人们围着问米娅今天在哪本书上,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早知道米娅这么能挣钱,当初就该给它开工资。
晓燕也成了小向导,带着客人们找米娅常待的角落:它喜欢在《昆虫记》上晒太阳,因为那本书最厚,像个小枕头。它讨厌《算术题大全》,上次阿米尔老师来借,它把书推到了地上。
有一次,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固执地要米娅为他选一本能治好失眠的书。米娅犹豫了半天,跳上一本《波斯民谣集》,用爪子按住其中一页。老先生半信半疑地买回家,第二天特意跑来道谢:昨晚读着那些摇篮曲,睡得比年轻时还好!
安冬尼亚把这些趣事都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封面贴着一张米娅的照片——小家伙正趴在《一千零一夜》上打盹,嘴角还沾着点猫饼干的碎屑。她看着笔记本上越来越厚的字迹,忽然觉得,这间差点倒闭的书屋,因为一只猫,重新长出了温暖的血肉。
第四章
风波、误会与小镇的温柔
热闹带来了生意,也带来了麻烦。
镇上的电子阅读器商店老板阿卜杜拉找上门时,安冬尼亚正在给米娅梳毛。阿卜杜拉是个秃顶的中年男人,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西装,此刻他叉着腰站在门口,语气酸溜溜的:安冬尼亚,你这是作弊!用书猫吸引客人,算什么本事
我没有……安冬尼亚想解释,阿卜杜拉却哼了一声,指着墙上的照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肯定训练这猫做样子!等大家新鲜劲过了,看谁还来你这破书店!
他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安冬尼亚心上。其实她也隐隐有过担心:如果米娅不再选书了,如果大家厌倦了,书屋是不是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那天下午,米娅似乎察觉到了她的低落,一整天都没离开她的脚边。有客人来问猫咪今天推荐什么书,米娅只是懒洋洋地晃了晃尾巴,没有像往常一样跳上书架。安冬尼亚心里更慌了,难道米娅真的只是被她利用的工具
麻烦还没结束。第二天,一个穿黑袍的女人怒气冲冲地闯进书屋,手里举着一本《动物寓言故事》:这书里说狐狸比狼聪明,简直是胡说!我儿子读了以后天天跟我抬杠,都是你这破书店和这只妖猫搞的鬼!
她嗓门很大,吓得几个小客人缩到了家长身后。米娅突然从书架上跳下来,挡在安冬尼亚面前,对着女人弓起背,喉咙里发出警告的低吼。
你看!这猫果然通人性,肯定是被你教坏了!女人更生气了,伸手就要去打米娅。
住手!安冬尼亚一把抱住米娅,书里的故事只是寓言,你不喜欢可以不买,但请不要伤害我的猫!
就在这时,哈桑抱着儿子走进来,后面跟着法蒂玛和几个邻居:阿依莎,你怎么回事安冬尼亚的书屋给镇上带来多少客人,你不清楚吗
就是,上次我孙子读了米娅选的《勇气故事》,现在敢一个人睡了。法蒂玛帮安冬尼亚擦掉桌上的茶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哪能怪书呢
阿依莎看着围上来的邻居,脸涨得通红,嘟囔了几句反正这猫不对劲,转身匆匆走了。
客人渐渐散去,书屋又恢复了安静。安冬尼亚抱着米娅坐在地上,眼眶有点发热:谢谢你,米娅。米娅用头蹭了蹭她的下巴,把爪子搭在她的手背上,仿佛在说没事。
霍英达晚上回来时,安冬尼亚把这些事告诉了他。他听完沉默了一会儿,从渔网里拿出一个东西:你看我今天在海边捡的。
那是一块光滑的贝壳,里面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霍英达把贝壳放在书架上,米娅立刻跳上去,用爪子轻轻拨弄着贝壳,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贝壳的影子投在书页上,像一片流动的海。
别想那么多。霍英达坐在她身边,米娅不是工具,客人也不都是来看热闹的。你看那个每天来读诗的老先生,还有总借烹饪书的姑娘,他们是真的喜欢这里。
安冬尼亚想起那个读诗的老先生,每天下午都会来,点一杯薄荷茶,坐在米娅旁边读波斯古诗,声音像海风一样温柔;想起那个学烹饪的姑娘,每次借完书都会留下一块自己烤的饼干,米娅总是第一个凑过去闻。
她忽然明白,米娅带来的不只是客人,还有一种温暖的连接。就像克尔曼古镇的风塔,看似只是石头堆,却能把海风引进来,让每个屋子都有了呼吸。
第二天一早,安冬尼亚在书屋门口挂了块新牌子,上面用波斯文和英文写着:米娅的推荐——今天它在《海边的卡夫卡》上打盹,说这本书适合配着咖啡读。
牌子挂出来没多久,阿卜杜拉鬼鬼祟祟地路过,看到牌子上的字,嘴角动了动,没说什么就走了。后来安冬尼亚听说,他偷偷买了本米娅推荐的《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第五章
四季流转与永远的猫店长
秋天来的时候,克尔曼古镇的风里带着椰枣的甜香。书屋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不再需要靠米娅的网红效应吸引客人,但每天仍有不少人特意来看看这只神奇的波斯猫。
安冬尼亚用攒下的钱重新刷了墙壁,换了盏暖黄色的吊灯,还在靠窗的位置摆了张沙发,上面铺着霍英达用渔船帆布改做的坐垫。米娅最喜欢趴在那张沙发上,看着窗外的落叶打着旋儿落下,偶尔有客人坐下看书,它就会走过去,把脑袋搁在对方的膝盖上,像在说一起读吧。
晓燕的学校组织我的家绘画比赛,她画的不是家里的石屋,而是书屋的一角:米娅趴在《小王子》上,妈妈在柜台后算账,爸爸靠在书架上补渔网,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长长的。这幅画得了一等奖,被挂在了书屋的墙上,成了最特别的装饰。
有一天,莉娜带着她的摄影师朋友又来了。这次她没带相机,只是坐在沙发上喝着薄荷茶,看着米娅把一本《旅行日记》推给一个背着背包的年轻人。
没想到这里变得这么好。莉娜笑着说,我当时发照片只是觉得可爱,没想到真的帮到了你。
不只是因为照片。安冬尼亚递给她一块刚烤好的椰枣饼干,是米娅让大家发现,这里不只是卖书的地方。
莉娜临走时,米娅跳上她的背包,用爪子拍了拍。莉娜笑着拿起背包上挂着的书——是上次买的《雨滴的旅行》,书页里夹着一片从克尔曼古镇捡的枫叶,已经被压得很平整。
冬天的波斯湾很少下雨,阳光变得懒洋洋的。米娅成了镇上的明星猫,连清真寺的阿訇都知道,巷尾的书屋里有只爱看书的猫。有一次阿訇来借《古兰经》注释,米娅特意把书从最高层够下来,用头蹭了蹭他的长袍,惹得阿訇笑着说:看来真主也知道我需要它。
霍英达的渔船不再频繁出海,他在码头找了份修船的工作,每天傍晚都能准时回家。一家三口加上米娅,常常在关店后坐在书屋的地板上,霍英达读航海故事,安冬尼亚缝补渔网,晓燕给米娅梳毛,猫尾巴扫过书页的声音,像时光轻轻走过的脚步。
开春的时候,书屋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阿依莎,那个曾经怒气冲冲来投诉的女人。她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儿子……他说想来看米娅,还说要谢谢它推荐的《寓言故事》,他现在写作文进步多了。
安冬尼亚笑着请她进来,米娅正趴在一本《友谊的故事》上打盹。阿依莎的儿子轻轻摸了摸猫背,小声说:米娅,谢谢你。米娅睁开眼,用头蹭了蹭他的手心。
那天下午,阿依莎和安冬尼亚聊了很久,从育儿经说到镇上的趣事,最后她红着脸说:以前是我太固执了,这书屋……确实是个好地方。
夏天再次来临的时候,海风书屋的招牌被重新漆过,鲜红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米娅已经是只五岁的大猫了,跑起来不像年轻时那么轻快,但选书的眼光依然毒辣——它推荐的《夏日食谱》成了镇上主妇们的抢手货,《星空图鉴》则让许多孩子迷上了夜晚的天空。
安冬尼亚在书屋后面的小院种了些薄荷和玫瑰,米娅常常躺在花丛里晒太阳,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有客人问安冬尼亚:米娅是不是真的有魔法
安冬尼亚总会笑着指一指书架:魔法不在猫身上,在书里,在每个愿意停下来慢慢读一本书的人心里。
傍晚的风穿过风塔,带着海的气息。安冬尼亚锁上书屋的门,米娅跟在她脚边,尾巴尖儿偶尔扫过地上的影子。霍英达和晓燕在巷口等着,远处的海面上,夕阳正一点点沉入波光里。
妈妈,明天米娅会推荐哪本书晓燕牵着安冬尼亚的手,声音像棉花糖一样甜。
不知道呢。安冬尼亚低头看了看脚边的白猫,米娅正抬头望着她,蓝宝石般的眼睛里,映着整个波斯湾的星光。
或许明天,它会选一本关于大海的书,或许是关于友谊,或许只是一本厚厚的旧词典——但无论选哪本,这间被猫咪拯救的书店,都已经成了克尔曼古镇最温暖的角落,就像米娅的呼噜声,温柔地包裹着每个来过这里的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