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快门按下那一刻,我看见了地狱直播
相机快门声像一把刀,割开了2023年的南京黄昏。
我叫陈三九,三十岁,照相馆老板,祖传手艺,三代拍人像。店在老门东一条窄巷子里,招牌是手写的陈氏影像,漆都掉了半边。没网红打卡,没团购套餐,靠街坊熟客活着。我从不碰滤镜,也不搞AI修图——拍人,就得拍出骨头里的影子。
那天傍晚六点十七分,天灰得像被谁泼了墨。空气闷,梧桐叶不动,连狗都不叫。我正收拾器材,准备关门,一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站在我门口。
他没打伞。
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下来,在地上砸出一圈圈黑印。可天上根本没下雨。
我愣住。手里的三脚架哐一声砸地。
先生我喊他。
他抬头。眼窝深陷,颧骨凸出,嘴唇干裂。右耳缺了一角,像是被什么咬掉的。他盯着我,不说话,只缓缓抬起手,指向我身后那台老式禄来双反相机。
拍我。他说,声音像是从井底爬出来的。
我后退半步:您……没带伞要不改天
他没动,眼神钉在我脸上。那不是请求,是命令。
我鬼使神差地点头,架好相机。调光圈,测距离,对焦。取景框里,他的脸越来越清晰——可背景变了。
不是我的小店。
是断墙、焦木、烧塌的屋檐。天空是血红色的,远处有火光冲天,黑烟滚滚。街道上躺着人,有老有少,姿势扭曲。一辆日军坦克碾过尸体,履带沾着红白之物。
我手一抖,差点摔了相机。
再看取景框——还是那个男人,站在我店门口,雨水滴落。
我猛眨眼。幻觉太累了
再拍一次。他说。
我咬牙,按下了快门。
咔。
闪光灯炸亮的一瞬,整条巷子的灯全灭了。风突然大作,卷起地上的落叶和碎纸,像一场小型龙卷。我听见女人尖叫、孩子哭喊、枪声、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却又像隔着一层厚玻璃。
我猛地后退,撞翻了椅子。
取景框里的照片出来了——黑白影像,清晰得可怕。画面中,那个男人站在废墟中央,背后是燃烧的城墙,天空是血色的晚霞。他脚下躺着一个穿蓝布裙的小女孩,手里还攥着半块糖糕。
我认得那地方。
中华门。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第一天。
我瘫坐在地,冷汗顺着脊椎往下淌。手机突然震动。我低头一看,微信弹出一条消息:
【好友金陵旧影发来一条朋友圈】
配图:一张黑白老照片,正是我刚刚拍下的那一张。
文字: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会说谎。
发布时间:1937年12月13日
18:47
我盯着那条朋友圈,呼吸停滞。
发布时间……是八十六年前。
我颤抖着点开金陵旧影的主页。
头像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
昵称下写着一行小字:
我在1937年等你。
我猛地抬头。
门口没人了。
只有地上那一圈湿痕,像有人站过,却凭空蒸发。
我冲出门,巷子里空荡荡。风停了,天还是灰的。隔壁王婶正关门,看见我,笑着说:三九啊,收摊啦
我张了张嘴,想问她刚才有没有看到一个穿长衫的男人。
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我知道她会说:没啊,一直没人。
可我拍到了。
我真真切切,拍到了1937。
我回到店里,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相机。我把底片拿出来,放进显影液。三分钟后,图像浮现——不是一张,是五张。
第一张:男人站在废墟中,小女孩死在他脚边。
第二张:一群平民被驱赶到江边,日军举枪。
第三张:一个孕妇跪地求饶,刺刀已刺入腹部。
第四张:一个老人抱着孙子的尸体,仰天嚎哭。
第五张:男人回眸,直视镜头,眼神如刀。
最后一张的右下角,有一行手写字:
拍下我们的人,别让历史闭嘴。
我浑身发抖。
这不是灵异事件。
这是求救。
是控诉。
是八十六年前的灵魂,借我的相机,向今天发声。
我打开电脑,注册了一个新微博账号,ID:@陈三九_拍到1937。
我把五张照片上传,配文只有一句:
我在南京,拍到了1937。这不是AI,不是PS,是真实。
点击发送。
三分钟后,第一条评论:
哥们,剧本拿错了吧这年头cos1937还挺拼
五分钟后,第二条:
这滤镜绝了,建议出教程。
十分钟,转发破百,清一色质疑。
我冷笑。打开朋友圈,把照片发了出去。
附言:
如果这是假的,那请告诉我,谁能在2023年拍出1937年的底片
不到一小时,评论炸了。
一个ID叫历史系李教授的人留言:
第三张照片里的建筑残骸,是原南京下关电厂。1937年12月15日被炸毁。你从哪找的史料复刻
我回复:
我拍的。
他回:
荒谬。底片成像技术、颗粒度、显影痕迹,全是1930年代特征。你若真有这技术,早该进国家档案馆。
我发了张显影过程的照片。
底片上,男人的脸清晰可见。
他沉默了十分钟,再回:
你店里有台禄来双反几几年的
我查了编号,回复:1936年出厂,我爸传的。
他又沉默。
半小时后,他发来私信:
明天上午十点,我去你店里。别删照片。
我答应。
那一夜,我没睡。
我把相机供在桌上,点了三支香。不是迷信,是敬意。
凌晨两点,手机响了。
是微博私信。
陌生账号,头像一片漆黑。
文字只有一句:
停手。否则你会变成第六张照片。
我盯着那句话,心跳如鼓。
我回:
你是谁
对方已取消关注。
我打开监控回放。
凌晨一点五十八分,店门口闪过一道影子。
穿灰布长衫,帽檐压低,右手缠着绷带。
正是白天那个男人。
可监控时间显示:2023年4月5日凌晨1:58:33。
data-fanqie-type=pay_tag>
而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告示: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戒严。
我猛地合上电脑。
窗外,风又起了。
树叶沙沙作响,像无数人在低语。
我抓起相机,冲到门口,猛地拉开门——
巷子里站着七个穿灰布衣的人。
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
他们浑身湿透,眼神空洞,齐刷刷看向我。
最前面的男人抬起手,指向我的相机。
拍我们。他说。
让更多人看见。
我举起相机,手指扣在快门上。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你真以为,他们是来找你伸冤的
我猛地回头。
店里,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坐在我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我的底片。
他抬头,嘴角咧开:
他们是要借你的手,完成一场复仇。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猛地将底片摔在地上,玻璃碎裂声刺耳。
你拍的不是历史。
他站起身,风衣下摆无风自动。
你拍的是——审判的开始。
我举起相机,对准他。
你是谁
他笑了,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记者证。
上面印着:
南京《中央日报》记者 沈默 1937年12月
可照片上的人,分明是眼前这个风衣男。
我死了。他说。
但我的笔,没停。
我按下快门。
闪光灯亮起的刹那,他消失了。
地上,只剩那张记者证,和一行新写的字:
下一个,是你。
我低头看相机屏幕。
刚刚拍下的照片里,风衣男站在废墟中,背后是燃烧的报社大楼。他手里握着一支钢笔,笔尖滴血。
而他的脚下,躺着一具穿现代卫衣的尸体——
脸,是我的。
我猛地抬头。
门外,七个亡魂仍站着。
但他们的眼神变了。
不再是哀求。
是……审判。
我后退一步,撞翻了相纸柜。
一叠空白相纸滑出,最上面那张,突然渗出血字:
你若不说,我们便自己来。
巷子深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像军队。
可现在是2023年。
南京,没有军队走夜路。
我抓起相机,冲进里屋,反锁门。
手机疯狂震动。
微博热搜突然跳出:
南京照相馆拍到1937
爆
点开,我的照片被千万次转发。
评论区炸了。
有人哭,有人骂,有人质疑是AI。
但更多人开始查证照片细节。
一个日本网民留言:
第三张照片里的士兵,肩章是第6师团步兵第13联队。我爷爷是其中一员。他临终前说,那天他杀了三十多人,包括孕妇和孩子。他一辈子没睡过好觉。
另一个ID:我外公是幸存者。他说那天江边有个人,一直用相机拍日军暴行。后来被发现,活活烧死在报社。
我浑身一震。
烧死在报社
沈默
我翻出刚才拍下的风衣男照片,放大背景。
在燃烧的楼墙上,隐约可见招牌残片:
中——央——日——报
我呼吸急促。
这不是灵异。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那个记者,真的用相机记录了暴行。
然后被烧死。
而现在,他的灵魂回来了。
不只是他。
是十二万。
是三十余万。
他们不是来找我拍照的。
他们是来找这个世界——算账的。
我抓起手机,拨通李教授电话。
教授,听我说,那些照片是真的。我刚见到了沈默,1937年的记者。他还活着——以某种方式。他们要通过我发声,但有人想阻止。
电话那头沉默三秒。
你在哪
店里。
别关灯。我们马上到。
我挂电话,靠墙坐下。
突然,相机自动开机。
屏幕亮起,显示一张新照片——
是我睡觉的样子,背景是我的卧室。
拍摄时间:昨晚凌晨3:17。
可我从没拍过这张。
我翻看相册,发现多了几十张陌生照片。
全是空巷、废墟、血手印、烧焦的报纸。
最后一张,是今天的日历,被血涂改:
4月5日变成了12月13日
我猛地抬头。
墙上挂历,日期正在缓慢融化。
墨迹像血一样往下流。
滴答。滴答。
我冲到门口,想逃。
门把手一转——
外面,站着那个风衣男。
他手里拿着一支老式钢笔,笔尖滴着墨,可那墨是红的。
你以为你能逃他声音低沉。
时间已经乱了。1937年,正在重演。
我后退,撞到相机架。
架上的禄来双反突然自动对焦,镜头转向我。
咔。
一声快门。
我低头看屏幕。
照片里,我站在中华门城楼下,身穿民国学生装,手里举着相机。
背后,是燃烧的南京城。
天空,是血色的。
拍摄时间:1937年12月13日
18:47
和金陵旧影的朋友圈发布时间,一模一样。
我猛然醒悟。
我不是在拍1937。
我正在变成1937的一部分。
风衣男一步步逼近。
你已经进去了。你的照片,不是记录历史。
是——召唤历史。
我抬头,看向窗外。
巷子里的七个亡魂不见了。
但远处,传来整齐的军靴声。
还有女人的尖叫。
我冲到监控屏幕前。
画面里,整条老门东的街道在变。
现代店铺消失,变成1930年代的招牌。
行人穿着长衫马褂,惊恐奔逃。
天空,飘下灰烬。
我颤抖着抓起相机。
最后一条微博草稿还在。
我输入:
如果我消失了,请继续发这些照片。历史不能闭嘴。
点击发送。
监控画面中,我的小店门口,缓缓走来一个穿蓝布裙的小女孩。
手里攥着半块糖糕。
和照片里,一模一样。
她抬头,对我笑。
哥哥,你能带我回家吗
我举起相机,对准她。
手指,停在快门上。
风衣男在我耳边低语:
你拍下她的那一刻,你就得替她死。
我闭上眼。
按下快门。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我听见一声枪响。
我睁开眼。
我站在江边。
手里是相机。
面前,是排队走向死亡的平民。
一个日军军官抬头,看向我。
他举起手枪。
对准我的镜头。
我举起相机,对准他。
咔。
---
第二章:全网爆红后,我收到了来自1937的差评
热搜第一:拍到1937的照相馆老板回应造谣
我瘫在医院病床上,手臂缠着绷带,脑袋嗡嗡作响。
三天前,我被送进急诊。邻居发现我倒在店门口,浑身湿透,嘴里喃喃别杀孩子,手里死死攥着相机。血压骤降,瞳孔失焦,医生说是急性应激反应。
可我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拍下了江边屠杀。
我站在1937年的下关江岸,镜头对准日军军官。
枪响了。
我没倒。
但相机被击穿,底片烧焦。
然后,我回来了。
现在是2023年4月8日。
我的微博粉丝从37个涨到487万。
五张照片被国家档案馆列为疑似重大历史物证,正在鉴定。
李教授带着团队住进了我店里,24小时监控设备。
军方背景的专家也来了,说要评估时空异常风险。
可没人信我说的我穿越了。
他们说:创伤后幻觉。
说:底片可能是战时遗留,被你无意激活。
说:那些亡魂,是心理投射。
我冷笑。
直到昨夜。
相机又自动开机。
屏幕显示一张新照片:李教授。
他站在一间密室里,墙上挂满1937年老照片。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标题是:
《历史修正行动:清除异常影像》
拍摄时间:2023年4月7日
23:17
可那密室,是我店里从未存在的地下室。
我发私信给李教授:
你有地下室
他回:
没有。你又出现幻觉了。
我发照片。
他沉默十分钟,再回:
这不可能。这间密室……是绝密项目,只有三人知道。
我回:
现在是四人。
他约我见面。
咖啡馆里,他脸色铁青。
三九,你拍到的不只是历史。
是‘历史观测者’系统。
我皱眉。
他压低声音:
从上世纪开始,就有极少数人能通过特定媒介——相机、录音机、老式电视——接收到过去的信息。我们称他们为‘观测者’。你不是第一个。但你是第一个拍到动态场景的。
我问:那沈默呢
真实存在。他说,1937年,他试图用相机记录暴行,被日军发现,活活烧死。但他的执念太强,灵魂滞留时空裂隙,成了‘引导者’。
引导什么
引导观测者,完成未竟之事。
什么事
他盯着我:让世界真正看见。
我浑身发冷。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微博私信。
陌生账号,头像是一张烧焦的记者证。
文字:
你被选中了。但你还不够格。
我回:你是沈默
对方发来一张照片:
是我昨晚睡觉的样子,床头放着相机。
拍摄时间:2023年4月7日
23:59
可我从没拍过。
我猛地抬头。
李教授脸色变了。
快删照片!他们能通过影像定位你!
我正要操作,手机自动弹出一条热搜:
陈三九精神失常被送医
配图是我躺在担架上的照片,眼睛瞪大,满脸是汗。
发文账号是某南京民生观察自媒体。
评论区一边倒:
早就说他是炒作。
为了流量装疯
建议查他底片来源!
我怒砸手机。
李教授沉声:有人在抹黑你。目的,是让公众质疑你的
credibility。
谁
历史修正派。他咬牙,一群认为‘过去不该被反复提起’的人。他们认为,揭露旧伤会破坏中日关系,影响‘大局’。
我冷笑:所以他们要灭口
不止。他说,他们要篡改你拍到的一切。
我忽然想起什么:那五张底片呢
他脸色一变:在送去鉴定的路上,运输车爆炸。底片全毁。
我猛地站起:不可能!我藏了备份!
冲回照相馆。
里屋暗房,我拉开地板夹层——空了。
监控回放:昨夜两点,一个穿黑风衣的身影潜入,拿走了所有底片备份。
正是沈默的装扮。
我拳头砸墙。
李教授低声:他可能被污染了。在时空裂隙中,执念会变质。复仇,会压倒正义。
我摇头:不,他不会。
就在这时,相机突然震动。
自动打印出一张照片:
是我店门口,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正在拍照。
她举起手机,对准我的招牌。
拍摄时间:2023年4月8日
15:23
可现在是下午三点。
我冲到门口。
女孩真在那儿。
她回头,冲我笑:老板,我能拍张照吗我想发微博,支持你。
我愣住。
她掏出手机,打开微博,首页赫然是我的照片。
她留言:
我相信他。历史不该被遗忘。
我眼眶发热。
可下一秒,相机咔一声,自动拍摄。
新照片:女孩躺在血泊中,胸口插着刺刀。
背景是1937年的街道。
拍摄时间:12月13日。
我猛地抬头。
女孩还在笑,可她影子——是扭曲的,像被火烧过。
我冲过去:别拍!快删掉!
她疑惑:拍什么
我夺过她手机。
微博草稿箱里,有一条未发送的动态:
陈三九是个骗子。他利用民族情绪炒作。我亲眼见他P图。
发布时间:一分钟后。
我浑身发冷。
有人在操控她的意识。
让她成为修正派的工具。
我拽她进店,关上门。
听着,你再拍照,就会死。
有人想让你否定我,否定历史。
她瞪大眼:你疯了吧
相机又响。
新照片:她站在江边,被推入水中。
手里还攥着手机。
我举给她看。
她脸色刷白。
这……不可能……
你刚才想发的那条微博,不是你写的。
是1937年的怨念,在借你手抹黑真相。
她颤抖:那……我该怎么办
我抓起相机:拍我。拍下我说的每一句话。让所有人看见。
她点头,举起手机。
我面对镜头,声音嘶哑:
我不是骗子。我拍到的,是真实。如果我消失了,别信任何‘官方解释’。查我的底片,查我的相机,查1937年12月13日的每一个细节。历史不会说谎。
她按下拍摄键。
就在这时,店外传来刹车声。
三辆黑色商务车停下。
下来五个穿西装的男人,胸前别着文化安全局徽章。
领头的拿出证件:
陈三九,你涉嫌传播虚假历史信息,扰乱社会秩序。请配合调查。
我冷笑:你们是修正派。
他不答,挥手:搜店。销毁所有影像资料。
我挡在相机前:你们敢动它,就是第二个刽子手。
他眼神一冷:带他走。
李教授突然冲进来:住手!他的观测权限受《文化保护法》第12条保护!
西装男冷笑:那条法律,昨夜废止了。
我怒吼:你们在篡改法律!
他逼近我:为了‘稳定’,有些真相,必须埋葬。
我举起相机,对准他。
咔。
照片出来:他站在1937年的火堆旁,手里拿着沈默的相机,正在焚烧底片。
胸前,别着同样的文化安全局徽章。
我举给所有人看:看见了吗你们的灵魂,早就和刽子手同流合污!
人群哗然。
女孩直播间的弹幕爆炸:
卧槽!这照片怎么解释!
这男的长相和现在一模一样!
时间穿越实锤了!
西装男脸色铁青,挥手:强拆设备!
他们冲向相机。
我扑过去护住,被一拳打倒。
相机飞出,撞墙。
屏幕碎裂,却仍亮着。
最后一张照片缓缓浮现:
是整个南京城,陷入火海。
现代高楼与1937年的废墟重叠。
天空,是血色的。
标题:
当遗忘成为常态,历史将亲自降临。
突然,所有手机同时震动。
微博自动推送一条新消息:
【紧急通知】
南京市区部分区域出现时空紊乱现象,请市民避免前往老城区。
我爬起来,冲到窗边。
外面,天空真的变了。
灰云裂开,露出血色天幕。
街道上,行人突然换装——长衫、军装、血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