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娘子让人出城,是为了打探李耕手上的积蓄
陈杏儿顿了顿,微微一笑,先生消息灵通,果然什么都瞒不住您。
老者不置可否。
我以为,眼下娘子当需要那二十两才是,如今看,娘子怕是另有所图。
先生以为呢
呵呵,老朽略猜,李家若不能受琐事牵制,便会另起心思。
先生依旧料事如神。陈杏儿笑道。
娘子这般说了,老朽不妨再卖弄一二。
老者拿出了一张字条,递给她。
陈杏儿打开看,纸上寥寥几笔的小楷,似点入坠石,落笔如千钧。
好字。
更加吸引她的,还是墨迹笔下的内容:
军中藏赏无数,不可取,令有钱庄存银五十两,金锭十两。
陈杏儿收下字条,神情认真地看向老者。
当日和离一事,也多亏有先生提点,连带这回一起,杏娘谢过先生。
正欲起身拜谢,老者抬手制止了她。
陈杏儿并非一早料到唐为仁的态度,也非全然临机应变。
而是眼前这位曾提醒她,凭军饷一事,不足以打动唐为仁改变想法。
唐县令为人正直,只有时爱循规蹈矩,我与他同门,家师也曾说过,他这个人唯独不懂变通。
老者解释道:不过,他已明白你的执念,对于你在堂上所为,并无成见。
是我为难了县令。
非也。老者笑着摇了摇头。
尽人事,听天命,重要的只在前者。
他一边说,还拿出一只不大的木盒子,况且,也是为仁误会在先,他以为自己有义务看好证人。
这是
娘子可当作是歉意,若能事前交代清楚,也不至于让你一波三折,还有那字条,亦有此意。
老者举手示意,她便打开了木盒。
里面放着一本书册,旁边还有两块银锭。
陈杏儿拿起书册翻看,只一眼,便令她露出惊讶的神色。
先生,这是…
老者轻轻一笑,托娘子制衣的那些布匹,上回见你颇有兴趣,想来娘子不仅为生计,也是真心喜爱这份差事。
陈杏儿放回册本,郑重地合上盖子。
他说为表歉意,可唐为仁并非是得他授意,才产生了误会,险些帮到李耕。
那向她道歉之人…
陈杏儿端着木盒,走在路上,时不时就朝盒子看两眼,仿佛手里是一盒至宝。
只是她知道,真正贵重的,并非那两块银锭。
她险些再度被李耕拿捏,堂上轻生之举,确为奋力一搏,根本没想要收力。
她不是没有怨,同样都是交易,凭什么李耕因祸得福,还受人看顾,她却连和离都备受顾虑。
不过,这份赔礼,倒是称得上用心。
…娘,娘!
陈杏儿的袖子被拽住,这才回过神来,转头看是李绵一脸焦急地拉着她。
娘干什么呢,叫你都没听见。
陈杏儿没回话,李绵这个时候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