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只是…她心头一紧。
倘若高贵妃想在最后关头攀诬皇后娘娘...
唉,毕竟是娘娘做过的事。
她能做的,也只能是掩饰一二。
殿内,只余弘历与高晞月二人相对。
高晞月定定地看着他,水光在眼底聚集。
她那只枯瘦如柴的手微微抬起,颤抖着伸向他。
却在半途停住,又无力地垂落。
皇上…您还记得么当年臣妾初入府邸,在园子里头一回见着您…
她声音幽幽,带着浓浓的追忆。
那会儿,臣妾还只是个格格,您却待臣妾那般好,还夸臣妾的琵琶弹得入耳…
听着她低语从前,弘历紧锁的眉头略略舒展。
他当然记得,那些耳鬓厮磨的时光,都还鲜活。
可念头一转,便又是她入宫后恃宠而骄的种种。
是她犯下的那些错处,是她的跋扈。
是如何一步步将他最初那份心意消磨殆尽。
心头刚漾开的一点软漪,顷刻间便被翻涌的烦躁与失望盖了过去。
朕记得。
弘历的声音没有任何温度。
只是贵妃似乎只将朕的好处放在心上,浑忘了自己都做过什么。
高晞月闻言,病体轻轻一抖。
泪珠再也挂不住,顺着脸颊滚落。
她垂下头,嗓音带着难以自抑的哽咽。
臣妾......臣妾知道错了。
臣妾年轻气盛,依仗家里的势力和皇上的垂爱,做了许多荒唐事,惹皇上生气。
也…也实在对不住那些被臣妾伤害过的人。
臣妾不求皇上原谅,只求皇上…在臣妾心里,皇上永远是最好的皇上,无人能及…
她絮絮叨叨地认错,姿态放得极低。
每一个字都透着卑微与悔恨。
但她确确实实的是没有认下一件事,也没有攀咬皇后半分。
最后的最后,她还是想给弘历留下一个好印象。
弘历看着她形容枯槁,听着她卑微至极的忏悔,心肠又有些发软。
毕竟是多年的情分。
她如今这般病入膏肓,气息奄奄。
往日的那些恩情,此刻似乎又一点点浮现出来。
让他无法全然硬起心肠。
他端坐着,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不适感笼罩全身。
他的面色阴晴不定,挣扎不已。
种种情绪在他胸中激烈交织。
高晞月猛地咳了几声,瘦弱的身体随之剧烈摇晃,眼看就要歪倒下去。
弘历再也无法安坐,他终究不是真的铁石心肠。
他快步上前,在榻边及时伸手。
一把扶住了摇摇欲坠的高晞月。
晞月!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忍与慌乱,全然不复方才的冷硬。
他扶着她慢慢靠回软榻,随即转向殿外扬声喊道。
魏璎珞!茉心!都给朕滚进来!
魏璎珞和茉心听闻皇上语气急促的召唤,立刻推门冲了进来。
一见高晞月虚弱无力地瘫软在榻上,而弘历正伸手扶着她。
两人脸上都显露出焦急万分的神色。
娘娘!
茉心惊呼出声,连忙抢步上前查看高晞月的状况。
弘历松开手,重新站直了身体。
仿佛方才那短暂的搀扶只是在履行某种不得不为的职责。
他脸上的复杂神色迅速被惯有的帝王威严所取代。
但他眼底深处的烦躁与不忍,却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遮掩。
他不太想继续待在这个令人压抑的地方了。
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李玉,沉声吩咐。
李玉,即刻去太医院传召齐太医过来,给贵妃好生诊治,不得有误!
是!
李玉躬身领命,疾步而去。
弘历又对茉心说道:好生照顾贵妃,若有短缺,只管去内务府支取。
他说完,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
但最终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对魏璎珞道。
你,随朕走。
是。
魏璎珞恭敬应声,垂首跟在弘历身后,一同退出了咸福宫。
凝望着弘历脚步匆匆的离去背影,高晞月原本虚弱不堪的神情骤然一变。
她紧紧抓住茉心伸过来的手,声音急切。
茉心!快!把皇上刚才坐过的那张垫子…
给本宫拿去烧了!烧得干干净净!快去!
茉心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应道。
是!奴婢遵命!奴婢这就去办!
高晞月看着茉心脚步慌乱地捧着那要命的垫子出去处理,心下安了安。
她重新靠回软榻,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低语。
皇上…齐汝…
若是您…当真是用了齐汝来算计了臣妾,老天爷会收了您去…
她因一阵剧烈的咳嗽而声音中断,面色更加惨白。
若不是您…
她的神情变得有些迷离,唇边勾起一抹病态的笑意。
您就病痛一场,受点苦楚。
当臣妾对不住您吧。
她缓缓闭上眼,终究是晕在了榻上。
雪一片一片无声无息的落下来,给巍峨的紫禁城覆上了一层白。
宫道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踩起来咯吱咯吱的。
弘历闷头走在漫长的宫道上,寒风刺骨,他却似浑然不觉。
厚厚的冬袍裹着身子,双手拢在背后,头略低垂。
身后人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有些萧索的背影。
魏璎珞心里嘀嘀咕咕的,这出来了也不说话。
一看就是心情不佳,她该怎么说要回长春宫啊!
见天色越来越晚,李玉终是没忍住。
硬着头皮上前,声音压得低低的:
皇上,雪下大了,道儿滑,您这是往哪儿去
不如先回养心殿,喝碗热茶暖暖身子
弘历脚步一停,没回头,声音闷闷的穿过风雪。
不必跟太近,朕就想随便走走。
李玉眉心跳了跳,赶紧躬身。
是,奴才遵旨。
李玉,带他们退远些。
李玉忙迭声的应声:是,奴才这就…
弘历偏过头看向那边垂手而立的魏璎珞。
魏璎珞,你跟着随侍。
闻言,魏璎珞愣了愣。
这是什么意思
魏璎珞不解,但魏璎珞不敢拒绝。
只好回道:是。
看着李玉和一众太监宫女悄无声息地向后退去,硬着头皮向前走了几步。
站在离弘历不过五六步远的地方。
保持着既能随侍又不至于打扰的恰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