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不管他辞藻多华丽,对仗多工整,引经据典多精妙。我就看一条:他说的东西,有没有用他提出的方案,能不能解决问题一篇花团锦簇却言之无物的文章,在我这里,就是‘丁下’。一篇用大白话写成,但条理清晰、方案可行的文章,就是‘甲上’。
哗——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荒唐!简直是荒唐!翰林院的李博士第一个拍案而起,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林大人!文以载道,文章风骨何在若只论功利,不顾教化,那与市井商贾之言有何区别此乃舍本逐末,毁我大梁文脉之举!
我连眼皮都懒得抬,只是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哦豁,‘保守派铁杆’率先发难,‘抬杠指数’瞬间飙升到95。这位仁兄的脑子里,怕是只有之乎者也组成的CPU。】
我慢悠悠地喝了口胖大海,润了润嗓子,才开口道:李博士,请坐。我问你一个问题,一张写满了传世妙方,但却治不好一个小小风寒的药方,和一张字迹潦草,但一副药下去就能让人退烧的土方子,你选哪个
李博士一愣,下意识道:这......岂能混为一谈
怎么不能我笑了,那笑容在他看来,却比寒冰还冷,文章,就是药方。朝廷开科取士,不是要选一群会写漂亮药方,却治不了病的‘文坛名医’。陛下要的,是能手到病除的‘赤脚大夫’。
一张华而不实的文章,在我看来,和那张治不了病的漂亮药方一样,唯一的价值,就是拿去当厕纸。哦,可能还嫌硬了点。
你......李博士被我这粗鄙的比喻气得满脸通红,指着我你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终一屁股坐了回去,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阅卷流程。本次阅卷,实行双重匿名制。所有考卷,在交由各位评阅之前,会由专职书吏进行誊录。你们拿到的,将是字迹统一的誊抄本,原卷封存。也就是说,你们既不知道考生是谁,也看不到考生的亲笔字迹。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我环视众人,目光在吏部侍郎王梓谦的脸上多停留了半秒,保护各位。保护各位不被一些‘不必要’的人情世故所干扰,从而做出最公正的判断。
王梓谦果然站了出来,他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林大人此举,虽用心良苦,但似乎......有违祖制啊。历来科举,糊名即可,何曾有过誊录之说如此大费周章,耗费人力物力,更是对我等在座同僚的一种......不信任。难道大人觉得,我等会因私废公不成
他说得冠冕堂皇,既站在了祖制的道德高地上,又挑拨了我和其他官员的关系。
【漂亮,‘事务派干将’出手了。逻辑清晰,话术高明,【抬杠指数】不高,但【搞事指数】绝对是S级。】
我笑了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
王侍郎多虑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如王侍郎您一般,品性高洁、铁面无私的君子。
我先给他戴了顶高帽,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我这个人,不行啊。我一脸诚恳地指了指自己,我这个人,脸皮薄,心肠软,最怕欠人情。万一看到哪份卷子是某位故交的子侄,或者哪位同僚提前打过招呼,我怕我这手一抖,这心一横,就做出什么违背良心的事来。
所以,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我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至于多耗费的人力物力嘛......我端起茶杯,轻描淡写地说道,无妨,这笔开销,从我的‘科举公平基金会’里出,不走朝廷的账。
王梓谦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
我这番话,堵死了他所有的路。我把自己贬低成小人,反而让他这位君子无话可说。至于钱的问题,我用收来的贿赂去支付反贿赂的成本,这操作,简直骚得让他脑子宕机。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干巴巴地吐出两个字:大人......高义。然后悻悻地坐了回去。
整个大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我这番不按常理出牌的操作给镇住了。
我惬意地伸了个懒腰,竖起了第三根,也是最后一根手指。
第三,最终裁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