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在那个充满了科技感的技能树界面前,我足足研究了半个时辰。
我像一个挑剔的顾客,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走来走去,仔细甄别着哪一件商品最符合我的需求。
我的出题思路非常明确,它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去经典化。题目内容必须完全跳出四书五经的范畴,让那些只会引经据典、死记硬背的学究无从下笔。所有人的知识储备,在我的考题面前,全部清零。
第二,强应用性。题目必须与实际的治国问题紧密相连,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夸夸其谈的本事。我要的是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不是诗人和演说家。
第三,跨学科融合。每一道题,都不能是单一领域的考查,它必须融合至少两种以上的思维模式,比如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工程估算等等,以此来筛选那些真正具备系统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和自定义设置后,我终于敲定了最终的方案。
我深吸一口气,用意念下达了指令:系统,生成考题!
【叮!】
【指令已确认。】
【正在根据宿主设定的关键词数据分析、洪涝灾害、鱼鳞册进行推演......】
【考题一生成完毕!】
【叮!】
【正在根据宿主设定的关键词城市管理、垃圾处理、项目估算进行推演......】
【考题二生成完毕!】
【叮!】
【正在根据宿主设定的关键词情报分析、后勤补给、逻辑推理进行推演......】
【考题三生成完毕!】
【三道主考题已生成,并附有详细的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已存入系统后台。是否需要誊抄打印】
誊抄!
随着我一声令下,书案上,一张张洁白的宣纸凭空出现,一支狼毫笔被无形的力量握住,开始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书写起来。
片刻之后,三道足以颠覆一个时代的考题,正式出炉。
【大梁承天八年,恩科乡试主考题】
题一(经济/数据分析):
《论鱼鳞册数据在预测江南地区洪涝灾害中的应用,并建立初步的预警模型》
背景:
鱼鳞册乃我朝登记全国田亩之根本,详细记录了各地田产的归属、面积、地形及毗邻河流水系。然此册多用于征收赋税,其内在价值尚未被充分发掘。
要求:
一、请详细阐述,如何从鱼鳞册的海量数据中,筛选、整理出与洪涝灾害相关的有效信息(例如:低洼地区田亩面积、沿河圩田数量、河道宽度历史变迁等)
二、请以假设的嘉州府为例(该府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设计一套基于鱼鳞册数据的洪涝灾害三级预警机制。请明确定义每一级预警的触发条件。
三、简述此预警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需要哪些其他数据(如降雨量、水文记录等)进行辅助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