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到长安城七八天,房遗爱总算在自己家住了一晚上,这还得归功于李世民亲笔御书的房家麒麟子这五个大字。
房遗爱想起当晚他和父亲一起回家的场景,父亲一路上都是笑嘻嘻的,脸色和蔼可亲,和他讲话也不是出口孽障、逆子的了,而是称呼遗爱。
这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父爱,虽说以前也知道父亲是喜爱自己的,但是架不住他老反对自己的职业,经过此事,房玄龄总算不再逼着他科举了。
这天,房家张灯结彩,全府上下都喜气洋洋,今日,正是房家老太君八十大寿的日子。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六十都算是高寿,更别提八十了,那简直就是祥瑞,所以,老太君的八十大寿房家大办也不会引起什么非议。
房玄龄带着房遗直和房遗爱在府门口迎宾,看着进来的人一口一个房家麒麟子,那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毕竟,这房家麒麟子能传播的如此之快,他也是功不可没啊!
嘴中还一直说着什么愧不敢当,犬子当不起大家如此夸奖之类的,可一看房遗爱,自出门时被房玄龄推在最前面,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似的,难道这就是读书人最后的矜持吗
房遗爱今日站在最前面,脸都快笑麻木了,嘴里却一直嘀咕着怎么还不见皇家来人,原来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那日李世民说的奖赏。
太子殿下到。这时,传来一阵高呼声,正是太子李承乾代表皇家前来贺寿。
众人连忙行礼,心里道:这房家果然受恩宠,陛下竟派太子殿下前来贺寿。
其实想想也正常,房玄龄身居高位,老太君又是八十大寿,可以说是大唐独一份,太子前来祝寿也情有可原。
这时又传来一阵高呼:魏王到
果然,有太子的地方就有魏王,毕竟传闻陛下更喜爱寿王,而魏王也有夺嫡之心,所以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拉拢朝臣的机会。
房老太君八十大寿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嘛,平时不好前来拜访,毕竟还有御史在,今日借祝寿的名义前来谁也说不上闲话。
原本满脸喜色的太子瞬间皮笑肉不笑道:青雀,你也来给老太君祝寿啊!
是啊,大哥,老太君八十大寿,我也来沾沾喜气。魏王也是满脸笑意。
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兄弟俩情同手足,兄弟情深呢,可惜啊,生在皇家,就没有骨肉亲情,哪怕是一母同胞亦是如此。
房相,这位就是陛下亲笔御书的房家麒麟子吧!李承乾对着房玄龄问道。
房遗爱感受到一道目光一直盯着自己,正是从太子方向传来,心中奇怪不已:以前也没见过太子啊,这么死盯着自己干嘛。
一看,发现不是太子盯着自己,而是太子身边的丫鬟,房遗爱顿时无语,随即不再管她。
当不得太子如此夸赞,这正是犬子房遗爱。房玄龄连忙回道:遗爱,还不见过太子殿下,魏王殿下。
房遗爱连忙行礼,借着行礼的契机也是观察了一下两位殿下。
虽说他前世是个理科生,不太懂历史,但是唐朝特别是贞观年间的事情还是知道一点的,毕竟电视也看过不少嘛!
他可是知道李世民时期的太子会谋反,所以有些好奇这人是怎么想的,都当太子了还谋反干嘛。
只见太子李承乾双十年华,举止雍容,气宇轩昂,贵气十足,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室贵胄的尊荣。
魏王和自己年龄相仿,身形就差多了,虽说也是贵气十足,但整体一看,不就是个小胖子嘛。
果真是气质不凡啊!太子和魏王对房遗爱夸赞道。
太子对房玄龄说道:房相,走,带本宫去给老太君祝寿,等会儿本宫还有大喜事要宣布。
房遗爱听闻顿时眉开眼笑,心想:来了来了,他终于来了,果然陛下还是没有忘了我啊!这奖励不就来了嘛。
房玄龄引着李承乾前往正厅,待祝完寿后,李承乾走到正厅上方主位:圣旨到,房遗爱接旨。
满屋子的人哗啦啦的跪下,房遗爱则是跪在最前方听旨。
太子李承乾亲自宣读圣旨:奉天承命,皇帝诏曰......,着即册封房遗爱为万年县伯,食邑一千户,钦此。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震惊不已,这房家真是好大的殊荣啊,房玄龄是国公,一品爵位,还是世袭罔替,食邑三千户,这儿子又封了县伯。
要知道这些爵位除了开国功臣,后续基本是不可能获封,而且正常县伯是食邑七百户,他房遗爱的县伯却是食邑一千户,还是万年县伯,这万年县和长安县可是在天子脚下啊!
房遗爱心中也是乐开了花,昨天收到李二的千两赏赐,房遗爱心中直骂娘,这一堆铜钱也就值个白银百两,还搞了几辆牛车把铜钱送过来,真是雷声大雨点小,呸,从没见过如此小气的皇帝。
可现在一看,昨日真是自己小肚鸡肠,错怪我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了,瞧,原来是在这等着自己呢,这爵位真香,不比父亲混得差啊!
真是帮他在混吃等死,夜夜笙歌的路上添砖加瓦啊!现如今他自身就有爵位,以后谁还敢动他,以后候元亨、候元礼之流在他面前都是个弟弟。
房遗爱在那意淫着,正准备起身接旨,就听到了太子的声音:房县伯,不急,还有一个更大的喜事,今日你房家真是三喜临门啊!只见太子又拿出一份圣旨。
旁边众人都惊呆了,从来没见过这圣旨论份接的,这是什么操作,这房遗爱到底干了什么,竟如此深得圣心!
听说前两日翼国公病危,满朝的御医束手无策,是房遗爱治好了翼国公。这房遗爱估计是净得孙神医真传。众人议论纷纷。
而献出酒精和金创药的事情则是没有人知道,知道的人也不会开口说,毕竟事关重大,早就已经下了封口令。
太子继续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天作之合,地配其祥。今有皇女高阳,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房遗爱,才德兼备,品貌端方。二人情投意合,堪称佳偶。朕心甚悦,特赐婚于二人,择良辰成礼。钦此!
房老太君,房相,房县伯,恭喜恭喜,今日房府真是三喜临门啊!太子祝贺道。
恭喜恭喜...众人纷纷贺喜,心头却不是滋味,怪不得别的县伯是食邑七百户,他房遗爱的是食邑一千户了。
这房家真是沐浴皇恩啊!这又是封爵位又是娶公主的,天下间好事全让他房遗爱一个人占尽了,此时众人已经从羡慕到嫉妒再到如今的麻木了,估计太子在掏出个圣旨他们也不会感到惊奇。
房老太君更是笑的合不拢嘴,以往这个小孙子是最让人头疼的,从小顽皮不堪,现如今竟如此深得皇上喜爱。
房玄龄亦是如此,心道:这小子,看来三年前放他去和孙思邈学医是正确的。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估计会直接喷死他,当初也不知道是谁阻拦的最凶,要不是老太君力排众议,哪有今日,这会儿会来邀功了!
只有房遗爱此时是满脸懵逼,心如死灰,咋了,这是咋了,怎么就赐婚了,还是皇帝的女儿,他没想娶啊!没想当驸马啊!
这娶了皇帝的女儿以后还能去平康坊吗还能纳妾吗还能
123456,第七天就给小老弟放个假吗这怕不是以后天天都要给小老弟放假了!
房遗爱那是欲哭无泪,满心愤懑不敢却表现出来,还必须装得欢天喜地,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接旨,这就好比别人喂一坨给你吃,你还必须得说真香。
这世上到底还有没有个说理的地方!真是叩天无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