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小六揣着那厚厚四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感觉怀里的不是钱,而是滚烫的炭火。
他没敢直接坐班车,怕露财招祸,特意绕路,打了辆平时绝不会坐的出租车。
一路催促着司机开回了那个位于城南远郊、被农田和破败平房包围的小村。
当出租车停在自家那扇熟悉的、油漆剥落的院门前时。
小六的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吱呀作响的院门。
爸!妈!我回来了!
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颤抖。
院子里正在喂鸡的母亲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看到小六的瞬间亮了起来,随即涌上水光。
父亲蹲在屋檐下吧嗒着旱烟,闻声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紧紧锁在儿子身上。
六…六子母亲声音发颤,丢下鸡食盆就跑了过来,粗糙的手抓住小六的胳膊上下打量,真…真回来了老板给你假了
嗯!回来了!妈!小六用力点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
他赶紧拉开自己那个鼓鼓囊囊的旧旅行袋,献宝似的往外掏东西。
妈,这是给你买的,城里现在最时兴的羽绒服,可暖和了!
一件崭新的、包装袋都没拆的枣红色羽绒服被塞到母亲怀里。
爸,这烟,中华的!还有这酒,五粮液的!
老板说好喝!
两条硬中华,两瓶包装精致的白酒被放到父亲脚边。
还有这…给嫂子买的围巾,给哥买的皮带…
母亲抱着那件沉甸甸、软乎乎的羽绒服,摸着光滑的面料,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嘴唇哆嗦着:这…这得多少钱啊…你这孩子…挣点钱不容易,瞎花啥…
父亲没说话,只是默默捡起脚边那两瓶酒,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冰凉的玻璃瓶身,眼神复杂地看了儿子一眼,又迅速低下头。
这时,隔壁屋的门帘被掀开,小六的哥嫂走了出来。
嫂子手里还沾着面粉,显然在做饭。
看到地上堆着的东西,特别是那条亮闪闪的皮带和包装精美的围巾,嫂子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堆起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
哎呀!小六回来啦!我就说今天早上喜鹊叫呢!快进屋快进屋!外头多冷!她几步上前,亲热地去拉小六的胳膊,眼睛却瞟着地上的东西。
哟!还给嫂子带东西了这围巾真漂亮!
花了不少钱吧你哥那条皮带看着就上档次!
哥哥站在后面,脸上也有些不自在的讪笑,搓着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那个…六子,在城里…还顺利吧
小六看着哥嫂态度的转变,心里有些酸涩。
以前哥嫂可不会对自己这么热情,巴不得自己死外面,那样他就是家里唯一的继承人,这个房子,还有村外面的几块地都会是他的。
不过小六也没计较,毕竟是自己的哥嫂,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他憨厚地笑了笑:嗯,老板对我挺好的。发了点奖金,就想着给家里买点东西。
奖金多少啊嫂子脱口而出。
随即又觉得不妥,赶紧找补,嫂子就是问问…怕你在外头吃亏…
小六没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鼓鼓囊囊的旅行袋:反正够花。妈,爸,嫂子,哥,都进屋吧,我买了熟食,咱中午加菜!
——
入夜。
一家人难得地围坐在堂屋那张旧八仙桌旁。
桌上摆着小六买回来的烧鸡、酱牛肉、盐水鸭,还有嫂子特意炒的几个小菜。
气氛有些微妙,但暖意融融。
父亲破天荒地开了小六带回来的那瓶酒,给儿子和自己都倒了一小盅。
在外头…自己多长点心眼。父亲闷闷地说了一句,端起酒盅抿了一口。
知道了,爸。小六心里一暖。
母亲则一个劲儿地给小六夹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眼里是化不开的心疼和满足。
嫂子更是热情,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小六出息了的认可和对城里生活的向往。
哥哥也放松下来,问了问小六场子里的情况。
就在这难得的、其乐融融的时刻——
哐当!
院门被粗暴地一脚踹开!
一个身材粗壮、满脸横肉、穿着油腻皮夹克的中年汉子,带着一股寒风闯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流里流气的年轻人。
正是村里一霸,名叫陈泰,仗着在镇上有点关系,横行乡里。
陈泰手里捏着一张纸,大摇大摆地走进堂屋,三角眼扫过桌上的酒菜,最后落在小六父亲身上,皮笑肉不笑地开口:
老刘头,吃着呢日子过得不错嘛!
他扬了扬手里的纸,上次跟你说的那事,考虑得咋样了
村东头挨着河沟那块地,一千块,卖给我。签个字,钱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