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乾帝再度暴怒,又把国本奏疏甩在了萧如意的脸上。
你这个八贤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河决堤,河北洪涝,上百万流民易子而食。
这个时候你却打算把赈灾款用于建造明堂,你就这么坐视老百姓饿死
你怎么不饿死去啊!
......
乾帝在法统和民生的选择面前。
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法统。
所以乾帝严令禁海。
可他也是有底线的。
比如灾情如火。
老百姓都得卖孩子,换着吃了。
如果朝廷再不救济。
百万流民闹起来。
江山不稳。
谁来负这个责任
父皇,国库一年就只有三千八百万两,河北洪涝,甘肃干旱,福建倭患......
萧如意大倒苦水的道:另外还要编撰开皇大典,现在又加上修建明堂,铸就纯金真/佛。这一桩桩一件件,儿臣只能腾挪着办。
萧如意表示......
国库的钱乃是定数。
他也想腾挪各省的余财。
问题是他挪不动啊!
江南各省都在支持剿倭。
河北动则就得修黄河。
关中、甘肃一直闹干旱、蝗灾。
云南、岭南需要增兵三宣六慰。
大乾确实富有四海。
却也四处都得花钱。
萧如意现在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朝野上下还有很多言官跟他对着干。
他真的太难了。
偶尔心累到极致的时候。
萧如意甚至都会想......
这破监国谁爱当谁当,还不如让给大哥呢!
可惜。
有些位置一旦坐上去了。
再想安然的退下来。
比登天都难。
老八,朕不想听你找理由!
乾帝沉声道:朕要的是结果,如果你连一座明堂都建不好,以后让朕如何把九州江山都交到你的手上
乾帝对自己的八儿子,也有点祛魅了。
以前萧如意没当监国的时候,各种贤明、听话,顺他心意。
结果现在真到做实事的时候。
乾帝发现萧如意似乎还不如那逆子呢!
最起码那逆子不会做出饿死河北老百姓,用赈灾款修建明堂的荒唐事。
紧接着。
萧如意告退重新想办法。
乾帝却对萧如意已经甚是失望。
他想了想,侧首道:那逆子最近在做什么呢
掌印大监垂首:回禀陛下,太子殿下每日都在仁寿宫陪同太后,修身养性,偶尔念念经书。
乾帝剑眉一挑:那逆子私下里,就没有半点后悔的情状
乾帝觉得......
如果萧辰对于之前的事情,后悔无极,幡然醒悟。
他未尝不能考虑,在修建明堂一事上,再给萧辰一次表现的机会。
此乃他的如天之仁!
陛下。
掌印大监摇头道:太子殿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后悔情状,更没有上书言及建造明堂一事。
掌印大监认为......
如果萧辰想要取得乾帝的谅解,就得想办法为君父分忧。
当前最好的选择便是解决建造明堂的钱财所需。
可萧辰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只能说明萧辰绝不后悔。
乾帝自然也能想到这些......
逆子!
乾帝桌子一拍:让老八继续上上心,如果他解决不了,那就让他把监国之职还回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