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齐玥站在古桥中央,三脚架稳稳地支着相机。傍晚六点半,这是她计算好的黄金时刻——夕阳刚刚沉入城市天际线之下,天空还残留着一抹暗蓝,而城市的灯光已经次第亮起。
应该再等二十分钟,她自言自语道,等天完全暗下来,灯光会更明显。
这座名为永济的古桥建于民国初年,是城里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老建筑。桥身由青石砌成,七孔拱桥横跨江面,桥栏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图案。桥的一头连着老城区斑驳的骑楼,另一头则通向对岸拔地而起的现代摩天大楼群。每当夜幕降临,古桥就像一条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齐玥调整着相机参数,不时抬头观察光线变化。她是一名自由摄影师,专门拍摄城市风光,最近在筹备一个关于城市记忆的摄影展。这座古桥是她选中的核心意象。
江面上吹来一阵微风,带着初秋的凉意。齐玥裹紧了身上的米色风衣,忽然感觉背后有人经过。她下意识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深色长衫的男子正缓步走过桥面。
这装扮在古桥并不算特别奇怪——附近有个影视基地,常有穿戏服的演员走动。但让齐玥怔住的是男子的侧脸,那轮廓莫名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千百次,却又想不起具体细节。
男子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她。他的眼睛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深邃,像是能看透人心。齐玥的心跳突然加速,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从心底涌上来,眼眶不知为何湿润了。
小姐,你在拍桥男子开口,声音低沉温和,带着一丝旧时的腔调。
齐玥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慌忙擦了擦眼角:是的,我在准备一个摄影展。
男子走近几步,站在她身旁望向江面:这座桥很美,尤其是夜晚。灯光映在水里,像星星落在了江中。
他的描述如此贴切,正是齐玥想要捕捉的画面。她惊讶地看着他:你也懂摄影
不,男子轻轻摇头,我只是...曾经经常在这里看风景。
齐玥想再问些什么,但男子已经退后一步:天色不早了,你该回家了。说完,他转身欲走。
等等!齐玥鬼使神差地叫住他,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男子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黎墨。黎明的黎,墨水的墨。
我叫齐玥。
这次他转过身来,嘴角浮现出一丝苦涩的微笑:我知道。
还没等齐玥反应过来这句话的奇怪之处,黎墨已经消失在桥的另一端。她愣在原地,心中充满疑问——他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那种熟悉感从何而来为什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胸口会如此疼痛
相机定时拍摄的提示音将她拉回现实。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城市的灯光在江水中摇曳,古桥的轮廓被柔和的灯光勾勒出来,美得令人心醉。齐玥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完美的瞬间。
回家后,齐玥立即将照片导入电脑。当她放大检查古桥细节时,突然在画面边缘发现了黎墨的身影——他站在桥栏边,静静望着江水,长衫的下摆被江风轻轻掀起。奇怪的是,齐玥记得当时桥上除了他们两人外,还有几个游客,但在照片里,只有黎墨的身影清晰可见,其他人仿佛不存在一般。
更诡异的是,当她继续翻看其他照片时,发现黎墨出现在每一张照片的不同位置——有时在桥头,有时在桥中央,有时又站在桥尾。而所有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间隔不过几分钟,正常人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走遍整座桥。
这不可能...齐玥盯着屏幕,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她将照片放大到最大,仔细观察黎墨的影像。他的衣着细节清晰可见——深灰色的长衫,领口和袖口绣着暗纹,腰间系着一条深蓝色的腰带,脚上是老式的布鞋。这装扮不像是现代人的戏服,倒像是...真正从民国时期走来的人。
齐玥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永济桥
历史。网页上跳出许多资料,其中一张黑白老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永济桥建成时的纪念照,桥上站着设计师和施工团队。齐玥放大照片,在人群边缘看到一个年轻男子的侧脸。
她的血液仿佛凝固了。虽然照片模糊,但那轮廓、那气质,分明就是今天遇见的黎墨!
这怎么可能...齐玥喃喃自语,感到一阵眩晕。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查阅资料。永济桥建于1923年,设计师是当时一位留洋归来的年轻建筑师,名叫...黎墨。
齐玥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倒地发出巨响。她双手捂住嘴,眼睛瞪得大大的。这太荒谬了!如果黎墨是民国时期的人,那她今天见到的是...鬼魂幻觉还是...
一阵剧烈的头痛突然袭来,齐玥跌坐在床边。恍惚间,她眼前浮现出一些从未见过的画面——古老的街道,战火中的城市,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女孩在桥上奔跑,身后是追赶的士兵...
不...不要...齐玥无意识地呻吟着,头痛得几乎要裂开。
画面突然定格在那个女孩回头的一瞬——齐玥看清了女孩的脸。那是她自己。
第二章
齐玥从噩梦中惊醒,浑身冷汗。窗外,天刚蒙蒙亮。她记不清具体梦见了什么,只残留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悲伤和失落感。
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电脑上的照片。黎墨的身影依然清晰存在于每一张照片中,证明昨晚的一切并非幻觉。
齐玥决定再去古桥看看。清晨的永济桥几乎没有游客,只有几个晨练的老人。她沿着桥面慢慢走着,仔细观察每一个角落,希望能再次遇见黎墨,问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走到桥中央时,齐玥停下脚步,手抚摸着桥栏上已经有些模糊的莲花雕刻。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她似乎记得这些雕刻刚完成时的样子,记得雕刻师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先生,记得当时...
这记忆不是我的。齐玥猛地摇头,试图甩掉这些奇怪的念头。
记忆从来不会说谎。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齐玥转身,看到黎墨站在几步之外,晨光为他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今天他换了一身浅色长衫,看起来更加儒雅。
你...你到底是谁齐玥的声音颤抖着,为什么我在历史照片上看到过你为什么你会知道我的名字
黎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桥栏边,望着缓缓流动的江水:这座桥是我设计的。1923年春天完工,那年我26岁。
齐玥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桥栏才能站稳:那现在你应该...一百多岁了。但你看起来...
时间对我已经没有意义了。黎墨苦笑,我困在这座桥上已经很久很久了。
你是...鬼魂齐玥鼓起勇气问道。
黎墨转过身,直视她的眼睛:你可以这么理解。我是在等一个人,所以无法离开。
等谁
等你,齐玥。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或者说,等你的前世。
齐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那些梦境碎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她看到自己——不,是前世的自己——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在战火纷飞的街头奔跑;看到年轻的黎墨在桥头焦急等待;看到两颗在乱世中相爱却被迫分离的心...
我想起来了...齐玥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那年日军进城,我被家人紧急送往南方...我们约定在永济桥见面,但我没能赶回来...
黎墨的眼睛也湿润了:我等了整整三个月,每天黄昏都站在这里。后来空袭来了,一枚炸弹落在桥附近...我的身体死了,但灵魂却因为执念太深而无法离开。
齐玥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触碰黎墨的脸,但她的手指穿过了他的身体,如同穿过一团雾气。
为什么现在才出现齐玥哽咽着问。
因为你的摄影。黎墨解释道,你镜头下的古桥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而且...他顿了顿,你的灵魂终于准备好了记起前世。
齐玥突然想起什么:我从小就怕过桥,直到去年才克服恐惧。这是...因为那天的记忆
黎墨点点头:潜意识里的创伤。你前世没能赶到约定地点,内心充满愧疚和痛苦,这些情绪转世后依然影响着你。
晨练的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奇怪地看了自言自语的齐玥一眼。显然,他们看不见黎墨。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们找个能安静说话的地方吧。黎墨说,去桥下的茶室,那里有我...生前常坐的位置。
齐玥跟着无形的指引来到桥头一家老式茶楼。二楼靠窗的位置能俯瞰整个江面和古桥全景。她坐下后,黎墨的身影渐渐在对面的椅子上显现。
这里变化不大。黎墨环顾四周,只是以前用的是油灯,现在换成了电灯。
服务员过来点单,齐玥要了一壶龙井。等茶上来后,黎墨做了一个举杯的动作,虽然他的手根本无法真正碰到茶杯。
告诉我...我们前世的故事。齐玥轻声请求。
黎墨的目光变得温柔而遥远:那是1925年,我在大学任教,你是历史系的学生。我们在一次学术讲座上相识,你对我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演讲很感兴趣...
随着黎墨的讲述,齐玥脑海中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她看到年轻的自己和黎墨在校园漫步,在图书馆讨论书籍,在江边看日落...看到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却又因为时局动荡而不得不分离。
1937年秋天,战争爆发,城里开始疏散妇女儿童。黎墨的声音低沉下来,你父亲决定送你去重庆亲戚家避难。我们约定在撤离前的最后一个黄昏,在永济桥见面...
但我乘坐的火车在半路遭遇空袭。齐玥突然接上他的话,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轨道被炸毁,我们被迫改道南下...我托人带信给你,但信使在半路被炸死了...
黎墨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我不知道这些。只是按照约定,每天黄昏都来桥上等你,直到...
直到你死去。齐玥的眼泪落在茶杯里,而我活了下来,却永远不知道你一直在等我。
两人陷入沉默,只有茶香在空气中弥漫。窗外的阳光渐渐强烈,照在古桥的石栏上,折射出岁月的光泽。
转世后,我一直在寻找你。黎墨打破沉默,但灵魂在轮回中会改变外貌、身份...直到三年前,你在古桥摄影时,我认出了你的灵魂波动。
齐玥震惊地看着他:三年前那你为什么现在才现身
你需要自己记起来。黎墨解释道,如果我贸然相认,只会被你当成疯子。灵魂记忆必须自然苏醒才有意义。
齐玥想起自己三年前确实开始做那些奇怪的梦,而且对古桥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迷恋,这才选择它作为摄影展的主题。
现在你记起来了,我的等待也该结束了。黎墨的声音里带着释然,我可以安心离开了。
等等!齐玥急切地说,就这样结束吗我们好不容易才...
齐玥,黎墨温柔地打断她,我已经死了八十多年了。你活着,有自己的人生。我们的故事在前世就已经结束了。
可我不甘心!齐玥握紧拳头,我们甚至没能好好道别...
黎墨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有些告别不需要言语。你的记忆就是最好的纪念。
至少告诉我,我该怎么面对这一切齐玥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用你的相机记录下这座桥的美,就像记录我们的回忆一样。黎墨的声音越来越轻,我会在你的梦里,在每一张照片的光影里...永远守护你。
当阳光完全照进茶室时,黎墨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只有茶杯上残留的一滴泪水,证明这一切并非幻觉。
第三章
接下来的几周,齐玥几乎每天都去古桥。有时带着相机,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桥栏边。黎墨没有再出现,但她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在微风的轻抚中,在江水的倒影里,在那些偶然捕捉到的光影奇迹中。
她开始系统性地研究永济桥的历史,在档案馆找到了许多黎墨生前的设计手稿和文章。通过这些资料,她逐渐拼凑出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建筑师形象——他留学日本学习现代建筑,却深深热爱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他设计的永济桥融合了西方结构力学和东方审美哲学;他生前最后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论建筑与永恒》...
齐玥将这些发现整理成文章,配上自己拍摄的古桥照片,发表在城市文化杂志上,引起不小反响。当地博物馆甚至联系她,希望能举办一个关于黎墨和永济桥的特展。
一个雨后的黄昏,齐玥在档案馆最角落的箱子里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上是黎墨清秀的字迹。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37年9月15日:
今天收到玥儿的信,她说家人决定送她去重庆。战争阴云密布,这或许是最安全的选择。我们约定三天后在永济桥告别,我有太多话想对她说...
齐玥颤抖着翻到最后一篇日记,日期是1937年12月3日:
第79个黄昏,玥儿依然没有来。我不怪她,这乱世中谁能保证信约只是我无法停止等待。每天站在桥上,看着江水东流,仿佛能看到她的身影从晨雾中走来...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我的灵魂能继续守在这座桥上,等到她回来的那一天...
日记本从齐玥手中滑落,她泣不成声。八十多年的等待,穿越生死的执念,只为一个未能实现的约定。
走出档案馆时,天已经黑了。齐玥不自觉地走向永济桥。今夜江面有薄雾,城市的灯光在雾中晕染开来,宛如梦境。她站在桥中央,那个黎墨最常等待的位置,轻声呼唤他的名字。
没有回应,只有江水轻轻拍打桥墩的声音。
我记起来了,黎墨。齐玥对着虚空说,我记得我们的所有故事...你可以安心离开了。
一阵微风拂过她的脸颊,像是无形的抚摸。齐玥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当她再次睁眼时,看到桥的另一端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黎墨站在那里,对她微笑。不同于之前的忧郁,这次他的笑容明亮而释然。
齐玥想要跑过去,但黎墨摇摇头,做了一个止步的手势。然后他抬起手,指向天空。齐玥顺着望去,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当她再看向桥那头时,黎墨已经不见了。但这次,她心中不再有悲伤,只有一种温暖的平静。
永济桥百年纪念日那天,齐玥的摄影展在博物馆开幕。展览名为《桥影流光》,展出了她拍摄的古桥系列照片,以及黎墨生前的设计手稿和文章。开幕式上,齐玥穿着一条民国风格的淡蓝色旗袍——那是她根据梦中前世自己的穿着定做的。
这座桥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齐玥在致辞中说,通过黎墨先生的设计,我们能看到一个年轻建筑师如何将东西方美学完美融合;通过他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坚守与情怀...
展览的最后一个区域是齐玥特别设计的沉浸式空间。参观者走进一个圆形展厅,四周投影着古桥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影像,中央则是一个透明的立柱,里面悬浮着黎墨最后那篇日记的放大复制品。
当灯光暗下,投影开始变化,配合着江水声和隐约的脚步声。最后,所有的影像都汇聚成一张照片——齐玥在第一个夜晚拍摄的古桥全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桥的中央,有一个模糊的身影静静伫立。
展览结束后,齐玥独自来到永济桥。夜色已深,桥上几乎没有行人。她站在黎墨常站的位置,望着江水中摇曳的城市灯光。
谢谢你等我。她轻声说,也谢谢你终于能够离开。
江风吹散了她的低语,但齐玥知道,这些话已经传达到了该听到的人心里。
第二天清晨,清洁工在桥头发现了一束新鲜的白色马蹄莲,旁边放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给永济桥的设计师——你的作品将永远流传。
没有人知道花是谁放的,但从此以后,每逢黎墨的忌日,桥头总会出现一束相同的花。而齐玥的摄影作品《桥影流光》系列,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影像,让更多人知道了这座古桥和它背后的故事。
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或许有一对年轻的恋人,终于能够在和平的年代,手牵手走过那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不再有战火将他们分离。
第四章
黎墨消失后的第三个月,齐玥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她的《桥影流光》摄影展成为城市文化热点,多家媒体邀请她做专访。在每次采访中,她都会特意提到黎墨对永济桥的设计理念,让这位被遗忘多年的建筑师重新被世人认识。
一个周末的下午,齐玥在博物馆整理黎墨的手稿资料,准备捐赠给建筑档案馆。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桌面上,那些泛黄的纸张仿佛被镀上一层金边。
这张设计图真是精妙。一个温润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齐玥转身,看到林修站在她身后,手里捧着一杯咖啡。他是博物馆新来的建筑史研究员,这几个月来协助她整理黎墨的资料。三十出头的年纪,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笑起来眼角有浅浅的纹路。
你指哪一部分齐玥接过咖啡,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一股微妙的电流突然窜过全身,让她差点打翻杯子。
林修似乎没有察觉她的异样,指着图纸说:桥墩的水流分散设计。你看这些弧形凹槽,既美观又实用,能有效减轻洪水对桥体的冲击。他的手指沿着图纸上的线条移动,这在当时绝对是超前思维。
齐玥怔住了。林修描述的方式,甚至手指的动作,都与黎墨如出一辙。她仔细观察他的侧脸——高挺的鼻梁,微微下垂的眼角,还有说话时轻抿嘴唇的习惯...
怎么了林修察觉到她的目光,疑惑地问。
没什么。齐玥慌忙低头喝咖啡,掩饰自己的失态,只是觉得你对建筑很了解。
林修笑了笑:职业习惯吧。不过说来奇怪,第一次看到黎墨的设计图时,我有种奇怪的熟悉感,好像...曾经见过似的。
咖啡杯在齐玥手中微微颤抖。她想起黎墨说过的话——灵魂在轮回中会改变外貌、身份...
你相信前世今生吗她突然问。
林修推了推眼镜,思考了一会儿:作为研究者,我倾向于用科学解释一切。但有些感觉确实难以用逻辑说明白。他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比如有时候走在老城区,会突然闪过一些从未经历过的画面片段。
齐玥的心跳加速了:什么样的画面
说不清楚,就像...黑白电影里的场景。林修摇摇头,可能是想象力太丰富了吧。
他们继续整理资料,当林修拿起黎墨最后那本日记时,他突然僵住了,眉头紧锁。
怎么了齐玥问。
林修没有回答,只是盯着日记的封面,脸色变得苍白。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上黎墨的签名,呼吸变得急促。
林修齐玥担忧地碰了碰他的手臂。
我认识这个字迹...林修喃喃自语,声音飘忽,不,不可能...
你还好吗
林修猛地抬头,眼神恍惚:我没事,只是...有点头晕。他放下日记,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可能是太累了。抱歉,我想我需要休息一下。
他匆匆离开,留下齐玥一人站在桌前,心乱如麻。
第五章
那天之后,林修请了三天病假。齐玥发信息问候,他只回复说有些偏头痛,需要静养。第四天,他回到博物馆,看起来憔悴了不少,但精神状态似乎恢复了正常。
感觉好些了吗齐玥递给他一杯热茶。
好多了,谢谢。林修接过茶杯,却避开了她的目光,前几天真是抱歉,突然就不舒服了。
齐玥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直接问:那本日记...为什么会让你反应那么大
林修的手顿了一下,茶水微微晃动:我不确定...就是突然有种强烈的既视感,好像那本子是我的...他苦笑了一下,听起来很荒谬吧
不,一点也不。齐玥轻声说,我理解这种感觉。
林修终于抬头看她,眼神复杂:齐玥,这些天我一直在做奇怪的梦。梦里我是个民国时期的建筑师,正在设计一座桥...而且,他深吸一口气,梦里一直有个女孩,我看不清她的脸,但我知道我在等她...
齐玥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她必须紧紧抓住桌沿才能站稳。
那个女孩...她穿着什么衣服她小心翼翼地问。
蓝色上衣,黑色裙子,学生装吧...林修皱眉回忆,对了,她左手腕上戴着一串红色珠子...
齐玥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左手腕——那里现在正戴着一串仿古的红玛瑙手链,是她根据梦中前世的记忆特意定制的。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白。林修担忧地问。
林修,我需要告诉你一些事...齐玥下定决心,关于黎墨,关于永济桥,也关于...我们。
她拉着林修坐下,将这三个月的经历和发现娓娓道来。从在桥上遇见黎墨的魂魄,到逐渐恢复的前世记忆,再到黎墨因她记起一切而得以解脱...
林修全程沉默地听着,表情从震惊到困惑,再到一种奇怪的释然。当齐玥讲完时,他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难以置信的是,我居然不觉得你在胡言乱语。他轻声说,反而像是...终于找到了解释。
你相信我说的话齐玥问。
林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卷起左袖,露出手腕内侧一个小小的胎记:从我有记忆起,这个胎记就在这里。而昨天,我在档案馆找到了一张黎墨生前的全身照...
他拿出手机,调出一张黑白照片的翻拍。照片中,年轻的黎墨站在永济桥前,左手自然下垂,手腕处赫然有一个与林修完全相同的胎记。
齐玥的眼泪夺眶而出。
第六章
接下来的日子,林修开始主动探索自己的前世记忆。他翻阅大量关于黎墨的资料,走访黎墨生前工作过的大学和设计院旧址,甚至尝试用左手写字——那是黎墨的习惯。
太奇怪了,一天傍晚,他们在江边散步时,林修对齐玥说,我从未学过建筑绘图,但当我拿起铅笔时,手好像自己知道该怎么画。
齐玥看着他笔记本上流畅的线条和精确的比例,那分明是专业建筑师的手笔。
这是黎墨的能力。她说,就像你对古桥设计的直觉理解一样。
林修停下脚步,望着不远处的永济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一方面,我是林修,现代博物馆的研究员;另一方面,我又能感受到黎墨的记忆和情感...他转向齐玥,最困惑的是我对你的感觉。
齐玥心跳漏了一拍:什么意思
我...黎墨...或者说我们,显然深爱着你。林修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现在的我是林修,我们才认识几个月。这种感情到底属于谁
这正是齐玥自己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爱黎墨,那是前世刻骨铭心的感情;而对林修,她确实也产生了真挚的好感。当两个灵魂开始重叠,感情变得复杂而模糊。
我不知道答案。齐玥诚实地说,但我知道,无论是黎墨还是林修,你们都有一颗善良而执着的心。这就足够了。
林修深深看着她,突然说:明天是永济桥建成102周年纪念日。
你怎么知道齐玥惊讶地问,这个日期并不广为人知。
梦里黎墨告诉我的。林修微笑,他说...我们应该在黄昏时分去桥上。
第七章
纪念日当天,天气出奇地好。黄昏时分,夕阳将整个江面染成金色,永济桥的轮廓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
齐玥穿上了那件蓝色旗袍,而林修则出人意料地换上了一件复古风格的深色长衫——他说这是突然的灵感,衣柜里恰好有这件衣服。
当他们走上古桥时,桥上几乎没有其他游客。两人默契地走到桥中央,那个黎墨曾经等待的位置。
感觉如何齐玥轻声问。
林修闭上眼睛,深深呼吸:像是...回家了。他睁开眼,环顾四周,我记得每一块石头的纹路,每一处雕刻的细节...
他转向齐玥,眼神变得异常温柔:玥儿。
这个称呼让齐玥浑身一颤——只有黎墨会这样叫她。
黎墨她试探地问。
林修——或者说此刻的黎墨——点点头:时间不多了,我只能短暂地借用这个身体。他伸手轻抚齐玥的脸颊,这次不再是虚幻的触碰,我必须亲自向你道别。
齐玥的眼泪滚落下来:为什么现在才来
灵魂转世需要时间适应。黎墨解释道,林修是我的转世,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当他的意识足够强大,才能承受前世的记忆而不被吞噬。
那之后呢你会...消失吗
黎墨摇头:不会消失,而是融合。我的记忆会成为林修的一部分,但主导的还是他本人。他深情地看着齐玥,这样最好,你可以拥有新的开始,而不被过去束缚。
但我爱的是你啊。齐玥哽咽道。
你爱的是黎墨的灵魂,而那个灵魂现在就在林修体内。黎墨温柔地说,就像一条河流,虽然改变了河道,但依然是同一条河。
远处传来钟声,黎墨的身体微微震动:时间到了。
等等!齐玥抓紧他的手,还有什么是我应该知道的
黎墨思考了片刻:只有一件事——当年你没能赶到桥上,不是你的错。我从未责怪过你。
这句话解开了齐玥心中最后的心结。她扑进黎墨的怀抱,紧紧抱住他,仿佛要弥补前世未能完成的告别。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下,齐玥感觉到怀中的身体放松下来。林修眨了眨眼睛,神情从恍惚逐渐变得清明。
他走了齐玥小声问。
林修点点头:不完全是。更像是...我们终于合二为一了。他握住齐玥的手,我现在记得一切——黎墨的记忆,情感,还有对你的爱。
那林修呢齐玥担忧地问,你还是你自己吗
林修微笑:比以前更完整了。就像找到了丢失的拼图。他环顾四周,说来奇怪,这座桥看起来既熟悉又新鲜。我记得设计它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又像第一次真正看清它。
江风吹拂着两人的衣襟,远处的城市灯光渐次亮起,在水面投下摇曳的倒影。
所以...我们现在是什么关系齐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林修沉思了一会儿:给我一些时间好吗我需要整理这些新获得的记忆和情感。但无论如何,他真诚地看着齐玥,你对我而言已经非常重要。
这个回答虽然不如齐玥期待的那么明确,但却让她感到安心。无论前世今生,有些感情不需要急于定义。
看。林修突然指向江面。
顺着他指的方向,齐玥看到两只白鹭从水面掠过,它们的倒影与城市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真美。齐玥感叹。
就像你镜头下的桥影流光。林修轻声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倒影,前世与今生。
齐玥突然明白了黎墨最后的心愿——不是让她执着于过去的记忆,而是在新的生命中继续前行,同时珍惜那些穿越时空的灵魂羁绊。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相机,拍下了这一刻的江景。在取景框中,她看到林修的侧脸与记忆中黎墨的影像重叠在一起,恍若隔世又恰如初见。
当夜幕完全降临,两人并肩走下古桥。这一次,没有未完成的约定,没有被迫的分离,只有前方漫长的道路,和两颗终于完整的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