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八卦棋魂 > 第一章

第一章:残碑现,棋缘启
民国三十一年,秋风裹挟着秋雨,如泣如诉地扑向沈阳故宫。角楼的铜铃在风雨中艰难地发出喑哑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宫殿历经的沧桑。大政殿后的荒草丛,在雨水的肆虐下东倒西歪,而杨光林就蹲在这片荒草丛中,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块半截的青石碑。
雨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湿透的衣衫紧紧贴在身上,可他浑然不觉。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碑上那模糊难辨的纹路,雨水顺着纹路汇聚,在乾坎艮震四个字上形成了小小的水洼,宛如历史的眼眸,透过时光的缝隙凝视着他。碑身透着一股刺骨的凉意,仿佛承载着无数岁月的记忆。
杨先生,还在琢磨这破石头呐巡夜的老张头举着一盏晃晃悠悠的马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来。灯光在风雨中摇曳闪烁,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这碑是伪满那时候修防空洞挖出来的,听老辈子人说,它原先立在八旗演武场,上面刻的不是棋谱就是阵法。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谁能真正琢磨出个门道来。老张头说着,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烟丝和着雨水变成了一团黑乎乎的泥。我爹那辈人讲,这碑邪乎得很。当年小鬼子想把它运去东京,装船那天,鸭绿江面上突然风暴大作,船直接就沉了。后来也不知道咋的,这碑又漂回了岸边,就被扔在这荒地里了。
杨光林没有回应老张头,他的心思全在怀里紧紧揣着的那本线装书上。这本书的蓝布封皮已经发脆,边角磨损得露出了棉絮,封皮上用蝇头小楷写着《金国军棋图谱》。这是上周他在潘家园的一个角落里,从一个闯关东的老汉手里收来的。当时,老汉神秘兮兮地把这本书塞给他,嘴里嘟囔着这书里藏着大秘密。书里夹着一张泛黄的棋纸,红黑棋子摆成了一个奇特至极的阵形:双炮分守士角,犹如两位坚守阵地的卫士;双马踞于象眼,蓄势待发;边相如两翼张开,似乎随时准备展翅翱翔;而车却巧妙地藏在九宫两侧,隐匿着自己的锋芒。这个阵形,与碑上残存的卦象隐隐相合,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呼应。
老张,你听过完颜寿吗杨光林突然问道,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缥缈。
马灯猛地颤了一下,老张头往远处瞥了一眼,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硝烟在弥漫。那可是大金的牧羊城主,传说他摆的阵能让千军万马都绕着走。我爷爷说,当年岳家军攻打牧羊城,完颜寿在城头摆了一盘大棋,士兵们按照棋子的走法列阵,岳家军的铁骑猛攻了三天三夜,愣是没能冲破那神奇的阵法。
杨光林的指尖停在碑上巽字的缺口处,思绪飘得很远。他知道完颜寿确有其人,在金太宗年间镇守辽东,以擅长使用八卦连环阵而闻名,而他的副将完颜承纲,更是将兵法与棋艺完美融合的关键人物。棋纸角落那行极小的契丹文,经他请教留洋回来的学生翻译后,写的是:一子动,八卦转,虚实相生,首尾相顾。这十六个字,仿佛蕴含着打开神秘之门的钥匙。
雨势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高高的水花。碑上的卦象在水汽中仿佛活了过来,那些线条仿佛变成了游动的龙蛇,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杨光林不禁想起三年前在北平棋院,曾亲眼目睹钟正老先生摆过类似的阵。当时,钟正以此阵与日本棋手宫本太郎对弈,收官时宫本的车被死死困在边路,宫本气得满脸通红,拍着棋盘大喊:这不是棋,是网!那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走了,雨要淹了这碑。老张头伸手拽了拽他的胳膊,打断了他的思绪。
杨光林把书又往怀里紧了紧,碑上的水洼里,他的影子与卦象重叠在一起,恰似一枚落进八卦阵的棋子,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缓缓转动,而他,即将被卷入一场跨越时空的棋道传奇之中。
第二章:金戈铁马,八卦演阵
金天会七年,牧羊城迎来了比往年早一个月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如同鹅毛一般,将整个城市装点成一片银白的世界。演武场上的积雪被士兵们的脚步踩得结结实实,变成了光滑的冰面。
完颜寿身着厚重的貂裘,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凛冽的寒风吹动着他的衣摆。他目光如炬,注视着下方的士兵们在雪地上有条不紊地挪动。士兵们每人背着一面小旗,红黑两色,在洁白的雪地上格外醒目,他们按照棋盘上的位置,站成了一个整齐而又神秘的方阵。
承纲,你看这‘坎位’的卒,是不是太靠前了完颜寿指着最前排代表红方五卒的士兵,此时他们已越过中线半尺有余,在洁白的雪地上显得有些突兀。
完颜承纲裹紧身上的盔甲,呵出的白气瞬间模糊了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将军,这是故意露的破绽。宋人善用冲车,见卒前压,必定会出车来吃,如此便正好落入我们‘兑位’的炮口。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张已经有些磨损的羊皮棋谱,轻轻展开,指着其中一页,继续说道,就像这局棋,边相看似虚设,毫无威胁,实则是在等待对方的马踩象眼。一旦对方马踏象眼,我们的马便立即后退,炮就能顺势封死对方的退路,让其陷入绝境。
完颜寿满意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三年前他刚镇守牧羊城时,这演武场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完颜承纲带着一本从宋营缴获的《武经总要》,兴奋地找到他,说里面的八阵图能改造成奇妙的棋路。两人便对着图纸日夜钻研,废寝忘食地摆了三个月,终于将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巧妙地转化为棋盘上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位,从而创造出了如今这威力无穷的八卦阵。
报——宋将牛皋带三千骑兵攻城!探马的喊声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寂静的雪幕,打破了演武场上短暂的宁静。
完颜寿神色镇定自若,迅速将羊皮棋谱塞给承纲,果断下令:按‘震位’变阵!
刹那间,演武场的士兵们如同一盘被激活的棋子,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原本护在中路的士角炮——两队手持强弩的士兵,动作敏捷地移向两翼,他们脚步沉稳,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拐角马——精锐的骑兵,如离弦之箭般从斜刺里迅猛杀出,马蹄溅起大片的雪花;最前排的五个卒则突然后撤,动作整齐划一,露出藏在后面的车——身着重甲的步兵,他们步伐坚定,仿佛一座移动的堡垒。
城楼上的完颜寿看着宋兵的骑兵果然如承纲所料,直扑刚才卒子的位置,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那里,正是八卦阵的死门,犹如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将军,您看这棋。承纲递过棋盘,上面红方的车已一头扎进黑方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如同一只被困在陷阱里的野兽,挣扎着却无法逃脱。
完颜寿从容地执起黑子,炮八平六,士角炮精准地封住红车的去路,仿佛给陷阱加上了一把牢固的锁。这步叫‘关门’,他神色冷峻地说道,就像城门口的吊桥,看似放你进来,其实早把绳子攥在手里,让你有来无回。
城下,宋兵的呐喊声和金人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喊杀声震得雪地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完颜承纲看着棋盘上被困住的红车,不禁想起去年在燕京,见过宋人的象棋谱,里面说车者,军之先锋也,可在这变幻莫测的八卦阵里,再勇猛的车,也敌不过相互勾连、环环相扣的子力。
data-fanqie-type=pay_tag>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一片片洁白的羽毛,轻轻地落在棋盘上。融化的水珠晕开了墨迹,仿佛是历史的画笔在记录着这一场精彩的对决。完颜寿用手指蘸着雪水,在棋盘边缘写下一行字:阵无定形,棋无定法,唯连环者胜。这字迹在雪水的浸润下,显得格外苍劲有力,仿佛是对这八卦阵精髓的深刻诠释,也为这场金戈铁马的棋局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章:忘忧馆内,棋理探微
1956年的上海,夏日的阳光热烈而刺眼,蝉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忘忧棋馆内却透着一股清凉,木质的结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与窗外飘进来的栀子花香相互交融。吊扇慢悠悠地转动着,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棋馆里的悠悠往事。
刘敬松将一把古朴的紫砂壶轻轻推到杨光林面前,紫砂壶的壶嘴缓缓吐出一缕缕热气,茶香顿时弥漫开来。尝尝,这可是今年新采的龙井,味道纯正得很。刘敬松微笑着说道,脸上的皱纹如同棋盘上的纹路,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
桌上摆着两局棋,一局是杨光林从沈阳千里迢迢带来的完颜寿棋谱复刻,另一局是钟正先生留下的对局记录。杨光林凝视着棋盘,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思索。
你看这两处的担子炮。杨光林指着棋盘,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完颜寿的炮守士角,稳如泰山,守护着九宫的安全;钟老的炮却敢平到边路,看似冒险,实则暗藏玄机。这看似不同的布局,其实都蕴含着‘阴阳相济’的深刻道理。他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年轻时听钟正说过,八卦阵的精妙之处不在子力的多寡,而在于气脉相通。就像人的五脏六腑,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互依存,呼吸相连,共同维持着生命的运转。
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一阵热风裹挟着夏日的气息涌了进来。郝景超提着个略显陈旧的藤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箱子里装满了他多年来收集的各地八卦阵对局,每一份记录都承载着他对棋道的执着追求。这位龙江棋杰十年前曾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败在刘敬松手下,今日特意前来讨教,希望能解开心中多年的疑惑。
刘老师,当年您赢我的那局,我反复琢磨了无数遍,总觉得漏算了一步。郝景超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铺开棋盘,摆到中局那步关键的弃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困惑,您当时马四进五吃卒,我一开始以为是贪子,后来才恍然大悟,那是引我的炮沉底,好让您的车从边路钻进来。可我当时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刘敬松微笑着拿起红炮,轻轻移到士角,动作沉稳而优雅。这就是‘转八线’的道理。八卦阵有八条隐形的线,车走直线是经线,如同战场上的直道,勇往直前;马跳斜线是纬线,迂回曲折,暗藏杀机;炮翻山是斜线,跨越障碍,出奇制胜;士象护心是环线,守护核心,坚不可摧。你只盯着经线,就忽略了纬线早已织好的网。这网看似无形,却能在关键时刻将对手牢牢困住。刘敬松耐心地讲解着,仿佛在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
杨光林听着,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沈阳的那块残碑。碑上巽字的缺口,正好对应着棋盘上的边路象眼,而完颜承纲的棋谱里,特意标注巽位可虚,以待敌入。他连忙把这一发现告诉两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郝景超听后,兴奋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棋子都跟着震动起来。难怪!去年我跟南方棋手对弈,他故意让我吃边相,我当时还以为占了便宜,结果我的车一进去就被马炮困在巽位,怎么都挣脱不出来。原来是中了对方的计,这‘巽位’果然暗藏玄机!郝景超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同时也对八卦阵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刘敬松拿起黑车,轻轻放在九宫角落,神情严肃地说:这叫‘藏锋’。当年完颜寿守牧羊城,把精锐骑兵藏在象眼位置,如同这局棋的车,看似按兵不动,实则在暗中紧盯对方的破绽。一旦时机成熟,便如猛虎出山,给对手致命一击。他回忆起年轻时见过钟正用此招,对方的车气势汹汹地杀到九宫,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料到钟老的马早从震位迂回绕到身后,炮从兑位封住退路,三面包抄,密不透风,让对方的车插翅难逃。那精彩的对局,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吊扇的影子缓缓落在棋盘上,宛如一个旋转的八卦图,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棋道的奥秘。杨光林此时心中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为什么完颜寿的阵能让岳家军久攻不破。那些士兵就像棋盘上的子,看似各自为战,实则紧密相连,一子动,全局应。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便是八卦阵的魅力所在。
听说钟老当年赢宫本,最后用的是重炮郝景超好奇地问,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不是重炮,是‘气炮’。刘敬松纠正道,神情认真而专注。炮不在多,关键在气脉相通。钟老双炮,一中路一边路,看似分散,实则炮架皆活。对方的子无论怎么走,都为炮提供炮架,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这就好比人的经络,看似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贯通全身,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刘敬松的解释让郝景超和杨光林对八卦阵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窗外的栀子花开得正盛,阳光透过层层花瓣,轻柔地洒落在棋盘上,红黑棋子仿佛都染上了馥郁的香气。杨光林想起碑上那句被雨水模糊的话,此刻在他心中却忽然清晰起来:八卦者,非卦也,乃万物相连之理。这句话仿佛是打开八卦阵奥秘之门的钥匙,让他对棋道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此时,棋馆里渐渐围过来一些棋迷,他们被这场精彩的讨论所吸引。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感慨道:这八卦阵,真是博大精深啊!每一步棋都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就像人生一样,看似平凡,实则暗藏玄机。
另一位年轻人则兴奋地说:听你们这么一讲,我对八卦阵更感兴趣了。以前只知道照着棋谱走,现在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看来以后得多琢磨琢磨,说不定也能参透这其中的奥秘。
还有一位棋迷若有所思地说:这八卦阵不仅是棋道,更是一种哲学。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棋子一样,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八卦阵的讨论愈发热烈,整个棋馆沉浸在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而杨光林、刘敬松和郝景超,也在这场讨论中,对八卦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们仿佛看到了棋道世界中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第四章:棋中乾坤,对阵传奇
在一个蝉鸣阵阵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杨光林偶然听闻钟正来到了附近的棋社,这位棋坛的传奇人物,其对八卦阵的运用出神入化,令杨光林心驰神往。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杨光林决定前往棋社,与钟正进行一场对弈,亲身体验其八卦阵的精妙之处。
当杨光林踏入棋社时,里面已经围满了人。大家听闻钟正在此,纷纷赶来,都想一睹这位棋坛高手的风采。棋社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人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场即将开始的精彩对决。
两人在棋社的雅间相对而坐,雅间布置得简洁而古朴,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皆是与棋道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张古朴的棋桌摆在房间中央,桌上的棋盘纹理清晰,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见证过的无数精彩棋局。
钟正微笑着示意杨光林先行,杨光林没有推辞,以一招炮二平五,摆出中炮开局,意图从中路突破。这一步棋,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周围的观众们不禁发出一阵轻微的惊叹声。有人小声说道:杨先生这中炮开局,气势很足啊,看来是想速战速决。另一个人接话道:可钟老的八卦阵也不是吃素的,就看杨先生能不能冲破这重重防线了。
钟正则不慌不忙,应以象三进五,布下八卦阵的起手式。边相如羽翼展开,看似柔弱,实则暗藏玄机。周围观众的目光紧紧盯着棋盘,仿佛能从棋子的摆放中看出未来的走势。一位棋迷摸着下巴,分析道:钟老这象位一守,稳扎稳打,接下来就看怎么逐步构建他的八卦阵了。
随着棋局推进,杨光林敏锐地察觉到钟正的八卦阵如同一团迷雾,每一步棋都相互呼应。钟正的双马灵活跳动,时而护住九宫,时而威胁杨光林的棋子。杨光林试图用车九平八出车压制,却发现钟正的炮早已等候,炮八平六,士角炮严阵以待,牵制住杨光林的车。这时,观众中响起一阵惋惜声,哎呀,杨先生这步出车有点着急了,被钟老的炮牵住,不太好脱身啊。有人摇头叹息。
杨光林皱起眉头,深知不可莽撞。他仔细观察棋盘,发现钟正的阵中似乎在巽位露出一丝破绽,于是他马八进七,试图试探。钟正见招拆招,马二进四,跳拐角马护住象眼,同时也控制住关键点位。此时,棋盘上的局势愈发紧张,双方子力犬牙交错。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棋盘,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位老者忍不住说道:这局势,真是瞬息万变,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就看谁先露出破绽了。
钟正的棋风稳健而又暗藏杀机,他的棋子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相连。杨光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走一步都需深思熟虑。钟正看准时机,车一平二,出车抢占要道,这一步看似普通,却让杨光林陷入两难。若应对不当,可能就会落入钟正的陷阱。周围的观众也看出了局势的变化,纷纷为杨光林捏了一把汗。杨先生可得小心了,这步棋有点棘手啊。是啊,钟老这是步步紧逼,看杨先生怎么化解。观众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杨光林苦思冥想,决定冒险一搏,兵五进一,挺中兵试图打开局面。钟正微微一笑,炮六进四,炮打兵,同时也威胁到杨光林的马。杨光林无奈,只能马七退五回防。观众们看到这一幕,不禁为杨光林的处境担忧起来。杨先生这步退马,虽然暂时化解了马的危机,但中路的攻势也被瓦解了。钟老这应对真是巧妙,牢牢掌握着局势的主动权。
随着棋局的深入,钟正的八卦阵威力逐渐显现。他的棋子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杨光林的棋子渐渐压制。杨光林虽奋力抵抗,但钟正总能巧妙化解,并顺势反击。最终,杨光林在钟正精妙的布局下,不得不投子认输。此时,观众们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既是对钟正精彩棋艺的赞叹,也是对杨光林虽败犹荣的鼓励。钟老这八卦阵,果然名不虚传!杨先生也很厉害,能跟钟老对弈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观众们的赞扬声在棋社内回荡。
与钟正的对弈让杨光林收获颇丰,他对八卦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奇妙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杨光林结识了哑巴婷。哑巴婷虽不会言语,但她的棋艺却十分精湛,尤其擅长八卦阵。
两人相约在一个宁静的小院对弈。小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棋盘上,为这场对弈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杨光林这次格外谨慎,他深知不可轻视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哑巴婷先落子,炮八平六,摆出士角炮开局,随后马二进三,稳步推进。杨光林则以马八进七应对,试图在中局寻求突破。周围虽然没有像棋社那样众多的观众,但院子里几个邻居也被吸引过来,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一位邻居轻声说道:这姑娘看着文静,没想到棋艺还挺厉害,这开局就很稳。
哑巴婷的棋风细腻而又坚韧,她的八卦阵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杨光林每一次进攻,都被她巧妙地化解。她的棋子移动看似缓慢,却总能在关键时候卡住杨光林的棋路。杨光林尝试从边路突破,车九平八出车,哑巴婷则象七进五,边相护住要害,同时为后续的反击埋下伏笔。邻居们看着棋盘,小声议论着:这姑娘应对得真好,杨先生这边路突破不太容易啊。是啊,这八卦阵的防守果然严密,杨先生得另想办法了。
在中局阶段,杨光林加大了攻势,兵七进一,试图打乱哑巴婷的阵脚。哑巴婷不为所动,马八进七,加强中路防守。此时,杨光林发现自己的棋子逐渐被哑巴婷的八卦阵所困,每一步都举步维艰。邻居们不禁为杨光林着急起来,杨先生这局势有点不妙啊,被这八卦阵困住了。看杨先生能不能找到破解的办法,杀出一条血路。
哑巴婷看准时机,车一平二,出车牵制杨光林的车炮。杨光林陷入了困境,他努力寻找破解之法,却发现哑巴婷的阵中无懈可击。最终,杨光林再次败下阵来,但他从与哑巴婷的对弈中,又领悟到了八卦阵的一些独特变化。邻居们纷纷安慰杨光林,杨先生,别气馁,这八卦阵变化无穷,能跟她下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是啊,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说不定就能找到破解之法了。
经过这两场对弈,杨光林对八卦阵的理解更加深刻,他明白,八卦阵不仅仅是一种棋艺,更是一种蕴含着哲学智慧的艺术,需要不断地钻研和领悟。而他与八卦阵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流传,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索棋道的奥秘。
第五章:传承之光,八卦新篇
1983年,阳光洒满了少年宫的棋室,墙壁上挂着各种棋谱和名人对局的海报。杨光林的孙子杨明正在这里学习象棋,授课的老师是郝景超的得意门生,第一堂课就教授神秘的八卦阵。
教室里坐满了孩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兴奋的神情。老师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棋子,开始讲解八卦阵的布局。孩子们,这八卦阵啊,就像一个神秘的迷宫,每个棋子都有它独特的作用。老师说着,将双炮摆到士角,当杨明按照老师的指示,将双炮摆到士角时,老师突然发问:知道这炮为什么要放这吗
为了防守。杨明不假思索地回答。
老师微笑着摇了摇头,从讲桌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棋谱,封面上是刘敬松亲笔题写的字:八卦阵,守是形,攻是魂。老师指着棋盘上的象眼,耐心讲解道:完颜寿的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单纯守护象,而是为了随时跳出去,配合炮攻击对方的车。就好比你们班踢足球,后卫不光要防守,还得想着给前锋传球,各个位置要相互配合。
杨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记得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块拓片,上面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一子联动,八线皆活。有一次,他偷偷翻看爷爷的日记,看到1956年那页写着:钟正先生言,八卦阵的核心在‘仁’——子子相护,不离不弃,方是正道。
时光流转,多年后,杨明在全国象棋锦标赛上遭遇了郝景超的孙女郝月。比赛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位年轻棋手身上。大家都知道,这两位选手都出身象棋世家,对八卦阵的理解和运用都有独到之处,这场比赛注定会异常精彩。
比赛开始,郝月一开场就摆起了八卦阵。杨明看着熟悉的阵形,忽然想起老师的教诲,没有急于出车,而是先跳马护住中路。观众们看到杨明的应对,不禁交头接耳,这小伙子挺沉稳啊,没有贸然进攻。是啊,面对郝月的八卦阵,稳扎稳打才是上策。
当郝月的炮按照转八线的路数移到边路时,杨明的车突然从另一侧杀出——这步棋,正是当年刘敬松破郝景超的关键招法。现场观众们顿时沸腾起来,好棋!这步棋漂亮!杨明这是抓住了机会,看郝月怎么应对。
郝月面对杨明的突然进攻,神色镇定。她迅速调整棋子,试图化解杨明的攻势。两人你来我往,棋盘上的局势紧张万分。观众们的情绪也随着棋局的变化而起伏,时而为郝月的妙手叫好,时而为杨明的精彩应对鼓掌。
终局时,郝月的车被马炮牢牢困在边路,她无奈地笑着认输:这局棋,像极了我爷爷说的牧羊城之战,看着占尽优势,其实早被网住了。观众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两位棋手的精彩对决喝彩。
颁奖那天,阳光格外灿烂。杨明特意来到沈阳故宫,大政殿后的荒草里,那块残碑依旧静静伫立,只是如今被玻璃罩了起来,仿佛在守护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阳光透过玻璃,温柔地洒在巽字的缺口上,杨明凝视着残碑,心中感慨万千。他忽然明白,所谓八卦阵,从来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魔法,不过是前人将团结二字,深深地刻进了棋盘里,传承至今。
风吹过角楼,铜铃的声音清脆如初,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杨明仿佛听见了跨越时空的棋声——完颜寿在城头摆阵时的豪迈吆喝,钟正落子时的沉稳轻响,刘敬松与郝景超探讨棋艺时的谈笑声,还有爷爷杨光林与钟正、哑巴婷对弈时棋子碰撞的声音,都交融在这风中,化作棋盘上永不褪色的纹路,继续书写着八卦棋魂的传奇。而八卦阵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也将在一代又一代棋手的传承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激励着他们在棋道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