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1976:垒土为台 > 第91章

第91章
顾建业趁热打铁,立刻将开办建筑技术夜校的计划付诸实施。
地点,就设在刚刚建成的、最宽敞的一间新房里。这里还没有分配给知青,正好被当成了临时的教室。
没有课桌,大家就自带小马扎,或者干脆席地而坐。没有黑板,顾建业就让王铁锤师傅用几块打磨平整的薄钢板拼接起来,刷上黑漆,做成了一块简易的铁皮黑板。
开课的第一天晚上,整个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
不仅是建筑工程队的正式队员,就连许多对盖房子感兴趣的普通社员、甚至是一些放了学没事干的半大孩子,都跑来凑热闹。
所有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位能把房子盖得像神仙殿一样的顾副主任,到底要教些什么神仙本事。
在众人好奇、敬畏、期待的目光中,顾建业走上了用几块砖头临时搭起的讲台。
他没有说任何空话套话,而是直接用粉笔,在黑色的铁皮黑板上,画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
今天,我们讲第一课。顾建业的声音,通过简易的教室,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们不讲大道理,只讲一个最基本的原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新房子的屋顶,要做成这个样子。
他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又指了指窗外新房那清晰的桁架结构轮廓。
这个,叫三角形。它有一个最了不起的特性,叫‘稳定性’。也就是说,只要三条边的长度不变,它的形状就永远不会改变。我们把无数个这样的三角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屋顶的桁架。它能用最少的木材,承受最大的压力,而且......它不会变形。
这是一个极其基础的几何学和物理学原理。
但在场的村民和工人们,却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晰、如此直观的解释。
他们以前盖房子,只知道屋顶要起脊,要用斜梁,却从不知道,这背后竟然藏着这样一个叫三角形稳定性的大道理!
顾建业没有停下,他继续在黑板上画图、演算。
他从最简单的受力分析讲起,讲梁、柱、板的传力路径;他从最基础的材料性能讲起,讲木材的顺纹抗压和横纹抗拉,讲改良土坯的配比原理,讲土法水泥的水化反应......
他将那些在后世建筑学专业里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用这个时代的人最能理解的语言,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地,喂给这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
他讲课的风格,和他指挥工地时一样,没有丝毫的废话,逻辑清晰,直指核心。每一个知识点,都必然联系着一个实际的施工案例,让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老师傅们,他们凭借着几十年的经验,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其中的道理,顾建业的讲解,则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们脑海中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让他们对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活计,有了全新的、醍醐灌顶般的认识。
而王大力、赵强这些年轻人,虽然理论基础差,但他们记忆力好,接受能力强。他们拼命地将顾建业说的每一个字,画的每一个图,都记在脑子里,刻在心上。
沈若雪和周灵,则坐在教室的后排,默默地做着笔记。
她们是全场学历最高的人,也是最能理解顾建业所讲内容深度的人。
沈若雪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她记录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顾建业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框架。她越听,心中越是震撼。她发现,顾建业所讲的,已经完全超越了工匠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了科学和工程学的高度。这种系统性、理论性的知识,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知青,甚至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能够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