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吃点苦算什么!王大力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只要能早点住上新房子,让我们一天干二十四个小时都行!
没错!我们年轻人,有的是力气!赵强和孙明也跟着起哄。
我说的三班倒,不是让大家不睡觉。顾建业解释道,而是把人力分成三组,轮流作业!白天两组负责土方、木工、石工这些重活。晚上一组,就着篝火和马灯,负责材料准备、零件加工、草排编织这些相对轻省、但同样耗时的活!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地基和主体框架立起来!赶在真正的大雪封山之前,完成主体工程!
这个三班倒的提法,科学而高效,既压榨了劳动时间,又考虑到了人力的恢复,让李顺才和几个队委干部听得连连点头,暗自佩服顾建业这脑子转得就是快!
另外,顾建业又看向王铁锤师傅,王师傅,从明天起,也得辛苦您了!我需要您立刻开工,帮我们把现有的破旧工具都修复、淬火、打磨一遍!同时,我这里有一些图纸,需要您帮我们打造一批特制的铁件,用于屋顶结构的连接和加固!
他拿出了几张画着各种奇形怪状铁件的图纸,这些都是他根据现代建筑连接件的原理,简化设计出来的,能大大增强木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性。
王铁锤接过图纸一看,顿时两眼放光!他打了一辈子铁,做的都是锄头、镰刀之类的普通农具,何曾见过如此精巧而实用的设计他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顾师傅您放心!只要有铁,您画的这些东西,我保证给您做得结结实实!
就这样,在顾建业的强力推动下,一场规模空前、效率惊人的红旗沟建设大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有了充足的工具,有了先进的技术指导,有了科学的排班方法,整个工地的进度一日千里!
地基被迅速挖好、夯实;改良的土坯一块块被制作出来;经过烘干处理的木材被加工成标准的梁柱檩条;王铁锤师傅的打铁铺日夜炉火通明,叮当声不绝于耳;沈若雪的材料库管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出过一次差错......
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地奋战着!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在顾建业的指挥下,那只存在于图纸上的、温暖舒适的新家园,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而顾建业,则如同这场大会战的总司令,巡视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
他时而在地基旁,指导着土坯的砌筑方法;时而在木工房,与李师傅、王铁锤师傅探讨着卯榫结构和铁件的配合;时而又会出现在沈若雪的材料库,根据消耗情况,调整后续的材料计划。
他很少休息,眼里总是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看着自己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他前世从未体验过的!
沈若雪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她看到顾建业在指挥工人时,冷静果断,不容置疑;在与老师傅探讨技术时,虚心谦逊,博学多才;在关心普通社员时,又细致入微,体贴周到......
她发现自己的目光,已经越来越难以从他身上移开。
有一次,深夜里,她去工地仓库核对材料,却看到顾建业独自一人,就着一盏昏暗的马灯,还在研究一张复杂的结构图。寒风吹得他衣衫猎猎,他却浑然不觉。
沈若雪没有去打扰他,只是默默地回屋,将自己省下来的、用开水泡开的麦乳精,悄悄地放在了他屋子的门槛上,然后默默地离去。
第二天,顾建业在自己的饭碗旁,发现了一杯香甜的麦乳精,他愣了一下,但随即又明白了什么。
两人之间,无需言语,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情愫,正在这紧张而火热的建设浪潮中,悄然滋生,慢慢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