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回去时遇见个卖冰糖葫芦的,木棍头上用布袋裹着秸杆,插满各种糖葫芦像个狼牙棒。
糖浆裹苹果的3毛,裹山楂果的4毛,山楂果加橘子瓣的5毛。
李林果断买四根5毛的,重生前的老婆最爱吃这种糖葫芦。
回到车队里拿出酒菜,李大山又是唉声叹气,这孩子花钱没个度,这样下去不行的!
李刚强笑着劝:二林你别乱花钱,挣钱也不容易,人家会说你不会过日子。
李大山说:二林,结婚盖房要花大钱,省小钱才能攒大钱。
李林不太同意他们的想法,说: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单靠节省不能发家致富。
就你能!李大山翻个白眼,咬开啤酒盖递给李刚强,老哥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队伍里吃咸菜的人纷纷侧目,好家伙喝啤酒吃鸡腿,这家人真拽!
旁边的老汉凑过来搭讪:大兄弟,你们哪个村的
李大山说:老哥,我们是道南乡李家村的。
老汉说:巧了,俺是余砦,知道余砦中学吧。
李大山笑着说:肯定知道啊,俺村跟余砦就隔着4里路,俺闺女在余砦上初三。
老汉嘿嘿笑,我看你家孩子长的不孬,有没有定媒没定的话我给他说个媒。
中啊。李大山笑逐颜开,递给老汉一瓶啤酒两个皮蛋,哪家的姑娘长的好看吧
老汉笑着说:我的亲外甥女,老家是京城的,今年刚来咱县当支教,就在余砦教学。
李大山小声问:老哥,京城的姑娘为什么来咱县当老师京城到咱县1千多里地!
老汉满脸神秘的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咱兰县出了老焦书记,每年514都有国家领导来祭拜。
李林抿嘴一乐,这老头儿没胡说八道。
兰县是人民的好书记裕禄同志奋斗和长眠的地方,5月14是他的去逝日。
京城官员乐意让子女来兰县工作,学习焦书记精神在履历上添一笔。
李林忽然想起重生前的妻子,闷声问老头儿:老叔,您贵姓
老头儿笑着回答:我姓刘,村里人都喊我刘老憨。
李林心说不会这么巧吧,我那老丈母娘也姓刘,不过我媳妇柳盼娣97年才来兰县支教。
柳盼娣不喜欢在李林面前提她的家人,因为她的家人不同意她嫁给李林,她是跟李林私奔的。
李大山说:那这事能成吗京城里的姑娘会看上俺孩子
刘老憨喝口啤酒说:成不成谁也不知道,抽空让俩孩子见见面。
李林有点鄙视刘老憨,这老家伙就是个骗酒骗肉的。
不过李大山跟他聊的投机,李林也懒得戳穿他,就当花钱请人陪亲爹唠嗑。
吃完饭李林吃糖葫芦,刚两口就吃不下去了,齁甜齁甜的。
坐在粮车上发呆,昨天冥思苦想大半夜,也没想到发家致富的新门路,更没想到收拾村长和村民的办法。
说白了还是要挣钱,有钱才有实力报仇,李林决定交完公粮就去深城继续做影碟生意。
不管怎么说,今年必须先想办法盖楼,不能让父母一直住在危房里。
临近饭点,不时有妇女给排队的亲人送饭,都是馒头咸菜面条,跟啤酒鸡腿比起来一点都不香。
这时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在队伍里,刘老憨远远的指着身影小声说:大山老弟你看,那就是我那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