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肖时衍摩挲了一下自己的下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声音很像是发报的声音。
这个时候,国内的特务不少。
民众的警觉性也很高。
难怪那村口的一对夫妻会觉得老牛有些奇怪,这人该不会就是潜伏下来的特务吧
肖时衍几乎肯定了,刚才这一阵声音,就是发报的声音。
若非是他,其他人估计经过这里,也听不到。
但这个老牛还是坚持在做晚饭的时候发报。
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回家吃饭了。
如果是晚上发报,夜深人静,很可能会被人听到。
谁知道谁会大晚上的不睡觉,跑出来呢
不过就算是傍晚发报,也不算特别安全。
肖时衍也不去考虑那些,谁知道这老牛是怎么想的,他又是不是每天还是每次都是这个时候发报
这些肖时衍也不知道。
为了确定是不是发报,肖时衍还特地的从幸福小城里出来,穿墙而过,到那老牛的院子里,竖起耳朵听一听。
好几分钟后,肖时衍才确定了:没错,这绝对是发报机的声音。虽然我听的不是特别清楚,但这个声音,普通人家里,谁会有
这又不是后世,电子设备都已经普及了。这个时代,就算是一台收音机,都是十分珍贵的电器。
这年头,人家结婚才要求三转一响,里面那一响就是收音机。
绝大部分人家里都准备不起来。
这东西价格昂贵不说,还需要工业券或者收音机票才能购买。
一台收音机要十五张工业券才能买到。
而城镇职工是按照每二十块才发一张工业券来配发的。
顾思成的爸爸顾清风一个月也不过是八十多的工资,也就只有四张工业券。
而这工业券也不会都囤积下来买收音机。
因为凡是工业生产的东西,都需要工业券。
比如说肥皂和饭盒等。
票只有不够用的,没有多余的。
而一台收音机的价格,在二百多,且来了也就被人抢购一空,你根本就买不着。
可见,在这里听到类似发报的声音,绝对不正常。
如此,汇报给顾清风,人情绝对够还了。且顾家还欠我人情,接下来几年,没准还能让顾家帮忙收集一些东西。
他要下乡,不能太高调。
必须要有人背书,有些东西才好拿出来。
三个好兄弟,就是他选择的背锅人。
四兄弟里,就他一个原本出身就最差,现在更是变成资本家出身了。
其他三个,可都是大院的。
离开之前,得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拉一拉关系了。
他虽然继承了原身的记忆,但人际关系却还没有完全继承过来。
他也得亲自见见其他两个好兄弟,才知道他们靠不靠得住。
如今的情况,留在城里,肯定是不行的。
但下乡了,有些事情,还需要人背锅。
如果所托非人,那就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当回事了。
这种事情,肖时衍自然是不会做的。
悄悄地离开这里,肖时衍注意脚下,他可不会犯错,明明都打探好情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