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诸葛长苏难以置信抬头,看着宋惜惜冷漠的侧脸,突然觉得极其陌生。
她已经不是曾经欢喜地将摄政王腰牌交到他手中的少女,那时的她,满脸信任和依赖:长苏哥哥,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摄政王了,我要一直听长苏哥哥的。
现在,她立于高位,却听不进他的谏言。
秦朗见他没有反应,他扬声斥道:诸葛长苏,还不跪下接旨谢恩!
诸葛长苏看都未看他一眼,依旧屹立不跪。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尴尬起来。
一名朝臣上前行礼:秦学士,丞相乃先皇亲赐,见帝不跪。
放肆!秦朗怒声高喝,向宋惜惜恭敬拱手一礼,陛下乃天潢贵胄,无上尊荣,如今亲掌朝政,又有圣旨在此,谁敢不跪来人!
他的话一出,朝臣惊疑,两名御前侍卫应声而上,按住朝臣。
秦朗冷眉下令:此人胆敢藐视圣威,拉下去斩了!
秦学士饶命!朝臣惊恐叩首,而后看向诸葛长苏:丞相救命!
秦朗在朝堂调动御前侍卫,肆意斩杀朝臣,宋惜惜却面无表情。
在愈发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诸葛长苏叹息一声,撩起衣袍,直直跪下:臣遵旨!
众人惊愕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恍若未觉,将腰侧摄政王腰牌双手奉上。
宋惜惜这才对他露出满意之色,接过腰牌时,冰凉的指腹无意拂过他手背,他垂眸攥紧拳头。
第九十八次,她不听进言,肆意捏造莫须有罪名,任凭奸臣在朝堂妄为。
宋惜惜收起摄政王腰牌才施恩般:起来吧,你离朝三年,一堆政务要事得处理,勿再拖延。
诸葛长苏平静道:是。
她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退朝!太监高喊一声,众臣纷纷叩拜离开。
他起身准备离开,身后响起秦朗轻蔑的声音:世人只知诸葛丞相,不知陛下之名!诸葛长苏,你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功高盖主的下场吧
最后一句话,秦朗压低了声音,表情有些狰狞。
诸葛长苏从始至终未瞧他一眼,平静开口:我与陛下的事,不需要你插嘴。
哼!冥顽不灵!小心不得好死!他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诸葛长苏并未理会,不疾不徐离开皇宫。
回到相府后,他开始整理随身之物。
他的东西很少,这么多年唯独四样东西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
第一件是一张宣纸,那是宋惜惜当年在学堂的手迹,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惜惜最爱长苏哥哥,此生不改。
第二件是一个脏兮兮的布老虎,那是宋惜惜第一次学会做手工,她红着脸递给他:长苏哥哥,我手笨,你可不许笑!
第三件是她的自画像,那是宋惜惜在他第一次出征时跟宫廷画师学了半个月,才画出来的,她依依不舍地拉着他衣袖:长苏哥哥,你征战在外,一定要记得想我。
第四件是一枚平安符,那是三年前,宋惜惜爬了九百九十九级台阶,亲自求来的,她温柔依偎在他怀里:长苏哥哥,朕别无所求,只求你平安归来。
他看着这些东西嘲讽一笑,他以为他和宋惜惜心意相通,可到头来,只有他一个人记得。
他将箱子盖上,唤来下人:把这些东西都处理了吧。
这时,数名部下急匆匆赶到:丞相,朝廷因为匈奴之事,将你摄政王之位革去了
虚名而已,不必介意。诸葛长苏端坐案几后,端起茶杯抿了口,苦涩在舌尖蔓延开。
面前几人却格外愤慨。
一人上前单膝跪地:丞相,陛下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对你可是信赖有加,言听计从的。
是啊,兄弟们拼死沙场,好不容易天下既定,岂能容忍奸臣当道
丞相,反了吧!
诸葛长苏冷声道:放肆!
众人跪成一片,陛下昏聩,秦朗弄权,如今鸟尽弓藏,卸磨杀驴,如此苛待丞相,主辱臣死,我们如何能忍
他执扇而立,拱手遥敬先帝:我本布衣,先帝托孤,予我大任,我如何能做如此不忠不义之事诸位,此事不可再提!
丞相!众人伏地,大有他不应他们便不起的架势。
僵持间管家走进来,恭声道:丞相,太后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