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风云》的直播现场亮得晃眼。头顶的聚光灯烤得人头皮发麻,巨大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我面前的桌子,也对准了桌子中央那个静静矗立的瓷瓶。
我的瓷瓶。
它叫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梅瓶,名字拗口,来历吓人。我们家传了至少八代,爷爷的爷爷那辈儿就有了。我爸当年喝高了抱着它睡觉,差点没被我奶扫地出门。它在我家神龛上坐了小二十年,吃遍了香火。去年,我把它送进了工镈评级中心。那是国内古玩行最硬、最不讲情面的地方,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吐口唾沫就是钉。评级报告敲着鲜红的钢印回来了——清乾隆官窑,珍品级,市场估价保守一百八十万起。
就这瓶子,现在,成了《鉴宝风云》舞台中央的焦点。
主持人陈宇那张挂着职业假笑的脸凑到了摄像机前:各位观众!今晚我们迎来了一件重量级藏品,来自工镈评级中心的珍品认证,清乾隆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梅瓶!他手臂一挥,指向桌子,它的主人,李先生,带着它来到了我们舞台!李先生,此刻心情如何
台下黑压压一片坐着几百号观众,嗡嗡的议论声浪一样拍打着舞台边缘。几十块手机屏幕的光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我知道,直播平台上,无数的弹幕正在疯狂滚动。兴奋的,质疑的,纯粹看热闹的,还有等着捡漏的秃鹫们。
我扯了扯嘴角,试图模仿陈宇那种职业微笑。紧张。当然紧张。声音有点发紧,我清了清嗓子,工镈的报告就在这儿,我拿起桌上那份醒目的红色文件夹,但能上《鉴宝风云》,能得到李敬尧大师亲自掌眼,是另一份荣耀,也是最终确认它价值的殿堂。我把目光投向桌子另一侧。
李敬尧。古玩圈的泰斗,《鉴宝风云》的灵魂人物。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一副金丝边眼镜架在鼻梁上,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得像手术刀。
他穿着裁剪极其合身的灰色唐装,袖口挽起一点,露出价值不菲的金表,整个人坐在那把特制的红木官帽椅上,姿态松弛,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气场。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瓷瓶,仿佛在看一件普通的日用品。
李先生说得对。李敬尧终于动了动,他抬手扶了扶眼镜,声音不高,但清晰地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演播厅,连带着传到屏幕那头的千家万户,《鉴宝风云》的宗旨,就是去伪存真。工镈评级,当然是权威机构,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我手上的红色文件夹,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弧度,快得像错觉,但我们这里的规矩,大家也都清楚。
主持人陈宇立刻接腔,语气高昂,带着一种煽动性的节奏感:对!李大师说得没错!我们《鉴宝风云》的规矩,就是假货,当场砸碎!绝不给赝品留一分市场!李先生,您既然带着工镈认证的珍品来了,想必对李大师的眼光和自己的宝贝,都充满了信心吧
几百双眼睛,加上镜头背后无数双眼睛,盯在我身上。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砸碎我当然知道这个节目规矩狠辣,也是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但我的东西是真的!白纸黑字红章!工镈的评级报告就在我手里攥着,攥得纸张边缘都有些发潮发皱。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迎着陈宇和李敬尧的目光,胸膛挺直了几分。
有信心。我的声音比刚才稳了一些,吐字清晰,报告在此,货真价实。请李大师,掌眼!
李敬尧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很小,带着一种老派艺术家的矜持。
他站起身,唐装没有一丝多余的褶皱。绕过桌子,走到瓷瓶跟前。两名穿着整洁西装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戴着白手套,动作极其小心地合力将那只近半米高的梅瓶从特制的软垫上捧起,轻轻放在他面前一张铺着厚厚绒布的鉴定台上。台面中央亮起一圈柔和的冷白光,将瓶子通体笼罩,那深邃如夜空的霁蓝色釉面仿佛活了过来,上面赤金描绘的缠枝莲纹熠熠生辉。
李敬尧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副新的、细羊皮手套,慢条斯理地戴上。他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俯下身,几乎把脸贴到了瓶身上,目光一寸寸地扫过瓶口、瓶肩、瓶腹、瓶足。几分钟过去,整个演播厅静得只剩下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几百号观众连咳嗽都压着。直播间的弹幕刷得飞起。
【开始了开始了!大师发功!】
【工镈认证啊,应该稳了吧这瓶子真漂亮!】
【坐等打脸!李大师火眼金睛!】
【赌五毛钱,大师要放大招了。】
终于,李敬尧伸出了手。戴着手套的手指,极其稳定、极其轻柔地落在瓶身冰凉的釉面上。指尖划过那些繁复精致的金线莲花。他慢慢地转动着瓶子,动作细腻得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他拿起一只强光手电筒,光束凝聚如针,仔细照射瓶身的釉层内部,透过那深邃的蓝色,观察气泡的分布和釉光的流动。他甚至对着瓶口,凑近了仔细闻了闻,仿佛在捕捉岁月沉淀下的微不可察的气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聚光灯下的温度似乎更高了。我站在鉴定台旁边几步远的地方,双手紧紧握在身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只瓶子,盯着李敬尧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但他那张脸,像戴上了一副精心制作的蜡像面具,没有任何波澜。
紧张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收越紧。
我下意识地往左侧前方靠近了一小步,只想看得更真切些。心跳声在耳边咚咚巨响。
陈宇打破了凝固的空气,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李大师鉴定似乎进入了关键阶段!看来这件工镈认证的珍品,确实需要大师拿出真本事来仔细辨别!
就在这时!
李敬尧放下了强光手电,双手重新捧住了瓶身,似乎要将瓶子捧起来凑近眼前再看。他的动作很稳。然而,就在他指尖发力,试图将瓶子从绒布上稍稍拔起的那一个瞬间——
他的右手大拇指外侧,不知怎么,在瓶身最圆润的弧面处猛地一滑!
那只瓶子的重心瞬间失衡!霁蓝色的釉面在聚光灯下划出一道致命的光弧!
啊——!
天哪!
惊呼声像炸雷一样从观众席骤然爆开,带着极度的惊恐!
砰!!!!!
一声沉闷得令人心脏骤停的巨响。
震得整个演播厅的空气都凝固了。
那只承载了数百年时光、价值近两百万的清乾隆官窑霁蓝釉描金莲纹梅瓶,像一个被人随意丢弃的空罐头,从一米多高的鉴定台上,直挺挺地、毫无缓冲地摔落在坚硬冰冷的演播厅地板上。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声音——惊呼、抽气、台下座椅的摩擦声——都消失了。
无数道目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死死钉在地板中央那一堆狼藉上。霁蓝色的碎片、金色的线条、白色的瓷胎……铺了一地。最大的那块,勉强还能看出瓶底的圈足形状。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眼前的世界猛地旋转、黯淡下去,只剩下那片刺眼的彩色碎片。一股冰冷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瞬间窜到天灵盖,血液似乎瞬间凝固。身体里的力气一下子被抽干,腿一软,差点直接瘫倒在地。
演播厅猛地炸开了锅。
碎了!真碎了!
我的老天爷!一百多万啊!
工镈认证的啊!
李大师失手了
录着呢!全程直播!!!
主持人和工作人员最先反应过来。陈宇脸上的职业假笑彻底僵死,变成了无法掩饰的惊愕和慌乱。几个工作人员冲上去,本能地想用手去拢地上的碎片,又猛地顿住,看向导演席的方向,手足无措。
导演席那边一阵骚动,似乎有人在大声吼着什么指令。镜头猛地转向了李敬尧。
李敬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那身笔挺的灰色唐装依旧一丝不苟,只是站在那里,居高临下地看着脚边那一堆价值连城的碎片。他脸上的表情,在最初的震惊之后,迅速冻结。先是难以置信地看了一眼自己空了的手,仿佛那手背叛了他。随即,那表情就被一种更加坚硬、更加冰冷的东西覆盖了。那是一种混合了错愕、一丝慌乱,但立刻被更强大的惯性和权威感碾压下去的奇异神色。
他抬起了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得如同刚刚淬火的刀锋,没有丝毫的温度,笔直地射向呆若木鸡的我。
演播厅里的嘈杂声浪瞬间被强行压了下去。所有的目光,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李敬尧那张恢复了镇定的脸上。他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来,清晰地盖过了现场的混乱。
非常遗憾。他的声音平稳得可怕,甚至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沉重惋惜,但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
他微微摇头,目光扫过地上的碎片,又回到我脸上,那眼神里没有歉意,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意味。
这只瓶子,是假的。
我猛地攥紧了拳头,指关节捏得发白,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这痛感像一道电流,瞬间击穿了我因巨大震惊而近乎麻痹的大脑神经。
假的!
这两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我的耳膜上。
我下意识地往前踏了一大步,动作快得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几乎要撞到旁边的工作人员。我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愤怒而拔高,变得尖锐刺耳,在整个突然寂静下来的演播厅里显得格外突兀:
你说什么!假的!李敬尧!你再说一遍!!你看清楚了!那是工镈评级中心的报告!鲜红的钢印!白纸黑字!清乾隆珍品!它就在你脚下摔碎的!你手滑了!你把它毁了!你现在跟我说它是假的!
我的胸膛剧烈起伏着,粗重的呼吸声连自己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敬尧眉头都没皱一下。他甚至没有后退半步,依旧稳稳地站在原地,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目光看着我。
他再次拿起话筒,声音更加清晰、更加冰冷,每一个字都砸在我心上:
年轻人,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损失一件物件,尤其是一件寄托了传承希望的古玩,那种痛苦我感同身受。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虚假的宽容。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刚才我上手仔细查验,此瓶器型臃肿,线条僵硬,缺乏乾隆官窑特有的流畅神韵;霁蓝釉色浮于表面,毫无宝光内蕴,深沉不足;至于那金彩,更是粗劣不堪,显然是用现代化学金粉点染,而非古法真金描绘。瓶底的款识,更是软弱无力,仿得极其拙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地上的一片狼藉,嘴角甚至带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这样一件彻头彻尾的现代仿品,流入市场,只会扰乱视听,欺骗藏家。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古玩收藏行业的玷污。碎了也好。他微微颔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威宣判,碎了,反倒是件好事。我是替广大藏友,清除了一个祸害。
轰!
演播厅再次炸开了锅!比刚才瓶子摔碎时更加猛烈!
假的李大师说是假的!
工镈报告难道是假的
天哪!大师亲自鉴定,还能有错肯定是假的!
那年轻人完了!瓶子碎了,还是假的,一分钱不值了!
李大师真是大义灭亲啊!手滑摔了也坚持说假!
陈宇也反应过来了,他脸上重新堆砌起那种职业化的、带着夸张惋惜的表情,凑到李敬尧身边,对着镜头:
大家听到了!李大师秉承鉴宝风云的宗旨,慧眼如炬,去伪存真!虽然过程发生了令人惋惜的意外,但这件赝品的销毁,恰恰证明了我们节目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节目组对李先生遭遇的经济损失深表同情,但李大师的专业判断不容置疑!
镜头死死地对准了我苍白的、写满愤怒和难以置信的脸。那张脸,瞬间被定格,然后通过卫星信号,传到了数百万、数千万的屏幕上。
【卧槽!惊天逆转!】
【工镈认证的假货细思极恐!】
【李大师牛逼!豁出去摔了也要打假!】
【这年轻人惨了,人财两空!】
【大师就是大师!一眼看穿!】
【假的该砸!砸得好!】
铺天盖地的弹幕,如同风暴般席卷了整个直播平台。
我站在原地,像一尊被暴风雪冻结的石像。李敬尧那些冰冷的话语,主持人陈宇那夸张虚伪的惋惜,观众席爆发的议论,还有屏幕上滚动的、几乎全是质疑和嘲笑我的弹幕……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无数冰冷的针,狠狠扎进我的身体。
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一股巨大愤怒和冤屈感,在我体内疯狂奔腾、冲撞,几乎要撕裂我的胸膛。嘴唇哆嗦着,想说点什么,想大声咆哮,想嘶吼质问,想把我手中那份滚烫的报告狠狠拍到李敬尧那张道貌岸然的脸上。
但最终,我只是死死地盯着他,盯着他镜片后那双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伪善怜悯的眼睛。攥着报告的手,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彻底失去了血色。
完了我完了
去你妈的!
一股前所未有的狠劲,猛地从心底最深处窜了上来。那是一种被逼到悬崖边上、退无可退的凶悍。牙齿用力咬合,发出细微的咯吱声。我一个字也没再说,猛地转过身,不再看那张令人作呕的脸,不再理会身后炸了锅的演播厅和数以百万计的嘲讽目光。
我挺直了腰背,一步一步,异常坚定地走下舞台。
每一步,都踩在自己那颗愤怒得快要爆炸的心脏上。
那份被我攥得几乎变形的工镈评级报告,成了我此刻唯一的武器和全部的信仰。
我的背影消失在通往后台的通道口。
演播厅的喧嚣和直播间的狂欢,似乎都被隔绝在了门外。
空气里只剩下一种冰冷到极致的、令人窒息的尘埃落定感。
接下来的日子,是一场漫长而冰冷的煎熬。
李敬尧那句是假的和碎了也好,像一场精准投放的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鉴宝风云》节目组反应神速,当夜就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官方声明,严厉谴责赝品扰乱市场,高度赞扬李敬尧大师秉承原则、不畏非议、坚持真理的高尚职业操守,对不慎发生意外导致赝品损毁表示遗憾,同时对我蒙受的损失表达了人道主义关切——一个子儿的赔偿承诺都没有提。声明下面,附上了几张高清特写照片,角度刁钻地拍了几块瓶底碎片上釉面的浮光和金彩的粗糙。
铺天盖地的报道接踵而至。
《鉴宝风云》惊天一幕:工镈认证瓷器竟是高仿,李敬尧大师手滑摔碎赝品!
工镈评级信誉遭重创专家解读古玩鉴定乱象!
小伙百万传家宝被揭假,李敬尧:赝品毁了是好事!
我一下子成了反面教材。那个拿着造假工镈报告、企图鱼目混珠、结果在顶尖专家面前被无情揭穿的贪婪小丑。在一些恶意剪辑的访谈片段里,我下台前那充满愤怒和不甘的眼神甚至被解读为阴谋败露后的凶狠怨毒。
我的手机被打爆了。各路媒体疯狂来电,语气充满猎奇和诱导,试图从我嘴里挖出更多内幕。亲戚朋友的电话也纷至沓来,安慰的有,疑惑询问的有,委婉叹息的有。网络暴力更是如同决堤的洪水。我的社交媒体账号瞬间被愤怒的网民淹没,私信箱塞满了恶毒的诅咒和谩骂:
造假死全家!
碰瓷李大师不要脸!
活该!工镈都被你骗了
骗子滚出古玩圈!
几天下来,我像一头被死死围困在风暴中心的野兽。愤怒、屈辱、冤屈、绝望,各种情绪疯狂撕扯着我。好几次,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不断跳出的恶毒字眼,一种巨大的疲惫感和窒息感几乎要将我吞没。那个在我家神龛上静坐了几十年的瓷瓶,它的光彩,它承载的家族记忆,还有那笔足以改变我命运的巨额财富,真的就这样……没了还要背上一个诈骗犯的污名
不行!绝对不行!
这股几乎将我压垮的绝望感,反而在某个深夜,猛地激发出我骨子里最深处那股近乎偏执的狠劲。那股狠劲,像冰冷的钢针刺穿了所有的软弱。李敬尧想用一个假字和一场意外,轻易抹杀真相想用他的权势和节目组的公关,把我彻底踩进泥里
做梦!
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打开灯。刺眼的光芒让我眯了眯眼。我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拿出那份已经被我翻看得起了毛边的工镈评级报告。红色的印章依旧鲜艳夺目。这份报告,是我唯一的、也是最硬的起点。
我需要更强有力的武器!比李敬尧那张嘴更硬的证据!
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我拿起手机,无视了上面堆积如山的未接来电和辱骂信息,找到一个号码,拨了出去。铃声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一个带着浓浓睡意的沙哑男声传来:喂谁啊大半夜的……
周哥,是我,李默。我的声音嘶哑,却异常平稳坚定。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声音清醒了几分:小李怎么是你你还好吧网上那些……
周哥,我打断了他,我需要你帮我,现在就要!
周哥是我在工镈评级中心认识的技术员,专门负责操作那些高精尖的检测仪器,比如三维立体扫描和X光深层成像。他在后台,见过太多送检的东西,嘴很严,技术过硬,平时话不多,但做事靠谱。我爸当年帮衬过他家里一点小事,他一直记着这个人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说,什么事
我要那只瓶子的原始扫描数据。所有的。尤其是瓶底的X光透视图。我语速很快,每一个字都咬得很重,就是那份你亲手做的存档报告附件里没有高清图的深层扫描文件。
……那东西那是内部溯源存档用的,按规定绝对不能外传的!而且瓶子都……周哥的声音透出为难。
周哥,我的声音更沉了几分,那瓶子是我家传了八代的。工镈的报告是真的。现在它被人毁了,还被污蔑是假货。我什么都没了,只剩下这个公道。我需要那份数据,证明瓶底款识下面,还有一层东西。
又是一阵沉默。
足足过了十几秒,周哥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压得极低,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操!李敬尧那老东西!行!小李,你等我消息!天亮之前,我发你邮箱加密包!密码是你爸帮我那年,我家小孩的生日。
电话挂断。
等待的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窗外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笔记本电脑终于响起一声清脆的邮件提示音。
我的心猛地一跳!点开邮箱,一个加了密的压缩包静静地躺在那里。输入密码——成功解压!里面是几十张高分辨率的图片文件。
我颤抖着点开编号为X-ray_Bottom_Deep的那一张。
电脑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瓶底圈足内部的X光透视图。在釉面之下、瓷胎深处,清晰地烙印着一个标准的篆书暗款——大清乾隆年制。
那笔划的力道、结构的严谨、独有的书写韵味……完美无瑕!只有最顶尖的官窑,才会在烧制前于胎体深处刻下这种无法被后世伪造的胎骨款。
这就是铁证!
李敬尧!节目组!你们等着!
一股巨大的、带着血腥味的激动冲上头顶!
我立刻将这个关键图片做了备份,发送云端,同时打印出来。然后,我拨通了另一个电话——本市最大、以铁腕著称的宏图律师事务所。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我的代理律师沈锋,像两台沉默而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沈锋律师四十出头,身材精悍,眼神锐利如鹰。他听完我整个事件的叙述,看完工镈报告和那张至关重要的X光照片后,只问了两个问题:确认瓶子是真品确定要告到底得到我斩钉截铁的肯定答复后,他只说了一个字:打!随即投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收集证据!
固化证据链!
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法院申请了行为保全,紧急查封了《鉴宝风云》节目组后台所有关于当天直播的原始录像素材、现场录音文件、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内部通讯记录和邮件往来。同时,委托最权威的司法鉴定中心,对工镈提供的评级报告原件及流程记录进行司法复核,确认其真实有效且程序完全合规。最重要的,是那张瓶底胎骨款的X光扫描图,沈锋做了多重证据固定和技术复原鉴定,确保其来源合法、未经篡改且清晰无误。
然后,一纸诉状,递进了帝都最高法!
诉状指控李敬尧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因个人重大过失导致原告价值人民币180万元的珍品瓷器损毁,构成侵权。同时,其在明知瓷瓶为真品的情况下,于事后公开发表虚假陈述,恶意贬损物品价值,严重侵害原告名誉权。要求被告李敬尧及《鉴宝风云》节目主办方承担巨额财产损害赔偿及名誉侵权赔偿责任,并公开道歉消除影响。
消息一出,舆论再次被引爆!
反转来了!工镈认证小伙状告李敬尧毁瓶造谣!
最高法立案!工镈力挺自家报告真实性!
惊天大瓜!李大师被告了!
X光扫描显示瓶底有乾隆胎骨暗款!铁锤
网络风向开始出现撕裂。
支持我的声音开始出现,质疑李敬尧和节目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李敬尧那边也迅速反应,通过代理律师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坚称其鉴定过程严谨专业,摔瓶纯属意外,其关于赝品的结论是基于专业判断,并非虚假陈述,更无诽谤意图。
节目组也再次重申支持李敬尧大师的专业判断。
一场席卷整个古玩圈乃至社会公众的舆论风暴,伴随着这场天价索赔官司,正式拉开序幕。风暴的中心,是最高法庭那扇庄严肃穆的大门。
最高法民事审判庭。
空气凝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深红色的帷幕,高悬的国徽,巨大的法台,一切都在无声地强调着这里的至高权威和冰冷秩序。
法官端坐中央,表情肃穆。两边分坐着我的代理律师沈锋,以及李敬尧和节目组庞大律师团中的两位核心成员。
旁听席座无虚席,挤满了嗅到大新闻味道的媒体记者和各方关注者,无数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法庭中央。
庭审的核心,集中在两点:第一,李敬尧摔瓶是纯粹的意外过失,还是录像显示的瞬间存在某种可控性第二,也是更致命的——李敬尧在瓶子摔碎后立刻断言其是假货、祸害、毁了是好事,是依据专业判断的客观结论,还是恶意贬损的诽谤
沈锋的攻击精准。庭审进入核心交锋阶段。沈锋站起身,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声音沉稳却带着穿透法庭的力量:审判长,我方请求举证——证据编号J-07,《鉴宝风云》录制现场原始多角度录像片段。
法官微微颔首:准许。
巨大的法庭显示屏亮起。画面是演播厅鉴定台的角度,清晰度极高。录像无声播放着:李敬尧放下强光手电,双手捧着瓶身,试图将其从绒布上拿起凑近细看。
就在他指尖发力的一刹那——他的右手大拇指外侧在瓶子最圆滑的弧面上,极其明显地、快速地向外滑动了一下。
瓶子瞬间失去重心,直坠而下。
砰!沉闷的碎裂声透过法庭音响设备播放出来,依旧让旁听席不少人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
画面暂停。沈锋用激光笔点在屏幕上李敬尧那只滑脱的右手拇指位置:被告李敬尧先生作为古玩鉴定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近四十年的从业经验。他应当非常清楚,在移动如此珍贵的瓷器时,需要稳定的支撑点,尤其在瓶身有釉面湿滑的可能下,更应格外谨慎。然而,从录像清晰显示,他选择单手用力点在瓶身最易打滑的弧面位置,发力方向未能垂直向上克服瓶体自重,反而产生了向外侧的分力,这是导致瓶子失控坠落的直接原因!这绝非一句轻飘飘的‘意外’可以解释!这是对瓷器基本保护常识的疏忽,是未能尽到与其专业地位相匹配的、最高度的注意义务而导致的重大过失!
李敬尧的代理律师立刻反驳:反对!这完全是事后诸葛亮的臆测!鉴定过程需要多角度观察,李大师当时动作完全符合专业操作规范!釉面湿滑是难以预见的偶然因素!这只能是令人遗憾的意外!
沈锋根本没理会对方的反驳,直接转向第二个致命点。关于第二点,被告李敬尧先生在瓶子摔碎后,未经任何实质性复核,在数分钟内就公开宣称其为‘假货’、‘现代仿品’、‘祸害’、‘碎了是好事’,严重贬损了原告瓷瓶的真实价值,构成恶意诽谤!
他再次操作屏幕。请看法庭证据J-08:工镈评级中心出具的司法复核确认书原件,确认其评定流程合法、报告真实有效。证据J-09:国家陶瓷文物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基于原告提供的瓶底碎片釉面、胎质微观成分分析,结合工镈原始数据,确认该瓶符合清乾隆官窑特征。最具决定性的是——
沈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证据J-10:工镈评级中心原始深层X光扫描图!屏幕上瞬间显示出那张震撼人心的瓶底X光图!深藏在釉层之下、瓷胎内部的篆书暗款——大清乾隆年制——清晰无比。
法庭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记者们疯狂地按着快门。
沈锋的声音如同重锤:这份扫描图,是瓶子在工镈评级时进行深层无损检测的存档!它清晰地、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瓶子的真伪和年代属性,李敬尧先生作为业内顶尖专家,他是否有能力辨别真伪或者说,当他亲手捧起这只瓶子,近距离观察那足以乱真的釉色和金彩,感受那沉甸甸的手感时,他是否真的如他事后所宣称的那样,将这价值百万的珍品视为‘假货’和‘祸害’!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射向被告席上的李敬尧,还是在瓶子被其失手损毁后,为了掩盖过失、转嫁责任、维护其个人及节目所谓的‘权威形象’,才不惜颠倒黑白,恶意诽谤!
反对!李敬尧的代理律师脸色发青,猛地站起来,声音都有些变调,这份X光扫描图来源存疑!深层扫描属于工镈内部机密数据,原告如何取得是否合法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且扫描图只能证明瓶底内部有刻款,无法完全等同于整件器物是否为真!李大师现场凭借肉眼和经验做出的综合判断,具有其专业合理性。
沈锋冷冷一笑,早有准备:来源合法性已由工镈评级中心出具技术档案调取情况说明予以佐证。至于其证明力,他转向法官,语气铿锵,我方请求法庭传唤工镈评级中心首席技术专家周明先生出庭作证。
旁听席再次骚动,连法官眼中都闪过一丝讶异。
周哥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有些紧张地走上了证人席。在沈锋的引导下,他清晰说明了深层X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在工镈评级中的应用规范,并当庭指认了那份X光扫描图正是出自他手,确认其真实性和唯一性。
这种深度胎骨款,是乾隆官窑顶级器物的防伪标志之一,现代技术无法伪造到这种深层入骨的程度。结合釉面、胎质、器型、金彩等其他要素,足以确认其为真品无误。周哥的声音不大,但语气非常肯定。
李敬尧那边的律师团陷入了明显的被动和混乱,提出的质疑显得苍白无力。
庭审结束前的最后陈述环节。
李敬尧亲自站了起来。他依旧穿着得体的西装,但脸色明显憔悴了许多,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失去了往日那种锐利逼人的光芒,显得有些浑浊和闪烁。他对着法官,也对着旁听席,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沉重和解脱:审判长,各位。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情无比复杂。对于摔碎李先生瓷瓶一事,我再次深表歉意,这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极其痛苦的意外。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酝酿感情。至于我在节目中的言论……是我基于当时判断做出的专业结论。现在看来,过于仓促,考虑不周,给李先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在这里,我向李先生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他朝着我的方向,微微鞠了一躬。
呵。一声清晰的嗤笑从我旁边发出。是沈锋。他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嘲讽弧度,声音不高,却足以让附近的人听见:道歉意外在铁证如山面前,轻飘飘一句‘考虑不周’就想揭过恶意诽谤和一百八十万的经济损失他摇了摇头,像是在看一场拙劣的表演。
我坐在原告席上,腰背挺得笔直,目光平静地看着李敬尧表演。心中没有丝毫波澜。道歉太晚了。从他在无数镜头前,看着一地碎片却宣布假的、碎了是好事那一刻起,我和他之间,就已经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法官手中的法槌落下,发出清脆而威严的声响。现在休庭。合议庭将对本案进行评议,判决结果择日宣判。
最高法的判决书下来了。
那几页印着鲜红国徽和法院印章的纸张,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被告李敬尧作为具有高度专业性和注意义务的资深鉴定专家,在操作原告提供的贵重瓷器过程中,未能尽到合理谨慎义务,其手指在瓶身弧面不当发力滑脱,是导致涉案瓷器坠毁的直接原因,构成重大过失侵权!
被告李敬尧在瓷器损毁后,明知工镈评级报告存在且曾认可其权威性,却在缺乏充分复核依据的情况下,于公开直播中迅速、明确、带有强烈贬损性质地宣称该瓷器为‘假货’、‘现代仿品’、‘祸害’、‘碎了是好事’,其言论内容与经司法鉴定确认的瓷器真实价值及性质严重不符,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客观上严重贬损了涉案瓷器的声誉价值,并对原告李默的个人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构成名誉权侵权!
《鉴宝风云》节目组作为活动主办方,对邀请嘉宾在节目中的重大过失行为及不当言论未尽到合理审查和及时纠正义务,且事后发布声明对李敬尧的不当言论予以肯定和支持,扩大了侵权行为影响,应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如下:
一、被告李敬尧赔偿原告李默财产损失人民币一百八十万元整。
二、被告李敬尧及《鉴宝风云》节目主办方共同赔偿原告李默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二十万元整。
三、被告李敬尧及《鉴宝风云》节目主办方在国家级报纸及《鉴宝风云》官方平台首页显著位置连续七日刊登致歉声明,为原告李默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声明内容需经本院审核)。
四、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李敬尧及《鉴宝风云》节目主办方共同承担。
判决书送达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股沉甸甸的、如同卸下千斤重担后的疲惫和解脱。这场风暴,终于有了一个迟到的、却足够公正的结果。
李敬尧的致歉声明在官方平台首页挂了七天。措辞是法院审核过的,干巴巴,毫无诚意,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曾经不可一世的脸上。
那二十万精神抚慰金也跟着打到了我的账户,数字冰冷。
网络舆论彻底反转。曾经铺天盖地的谩骂变成了惊叹和道歉。反转之王!李大师人设崩塌!工镈牛逼!技术流碾压一切!心疼小哥!终于沉冤昭雪!支持小哥!死磕到底!
古玩圈更是大地震。李敬尧数十年积累的权威和声望在这次事件中崩解殆尽。多家与其长期合作的博物馆取消了顾问聘书,几个重要的全国性收藏家协会将其除名。据说他名下的鉴定中心和私人会所,那个曾经在聚光灯下指点江山、一言九鼎的李大师,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鉴宝风云》这档曾经的王牌节目,收视率断崖式下跌,口碑跌入谷底。广告商纷纷撤资,节目组迫于压力宣布无限期停播整改。几个参与事件公关的核心负责人被调离岗位。
一日之间,繁华散尽。
舆论风暴渐渐平息,新的热点不断涌现。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我受邀参加一个新兴收藏品平台的线上发布会。平台老板是我大学同学,知道我这段时间的经历,顶着压力邀请我作为技术流打假的代表露面站台。
直播镜头再次对准了我。背景是简洁的现代办公室。我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平静,甚至有些疏离。
主持人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李先生,非常感谢您能莅临!您前段时间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现在终于尘埃落定,能否分享一下您此刻的感受对广大藏友,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抬眼看向镜头。那黑洞洞的镜头,曾经记录了我的狼狈、愤怒和绝望,也记录了我最终的反击。
现在,它记录着我的平静。
感谢平台邀请。
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出去。
感受法律给了我公道,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