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那酸味老远就闻见了 > 第一章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切开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区,在地板上投下窗格状的光斑。苏晚踮脚去够最高层那本《西方现代艺术史》时,帆布鞋的鞋带突然松了。她趔趄着后退半步,后腰撞到书架的瞬间,整排书发出哗啦啦的惊惶声响。
小心。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苏晚抬头,看见男生白衬衫领口沾着点浅灰的颜料,额前碎发被风扇吹得微微晃动。他另一只手里捏着支削得极尖的铅笔,笔尾还挂着块橡皮。
谢谢。
她慌忙站稳,视线扫过对方胸前的校徽
——
建筑系,周砚。这个名字在新生群里被讨论过无数次,据说刚入学就拿了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金奖。
周砚弯腰捡起她掉在地上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只歪脑袋的柴犬。苏晚
他念出扉页上的名字,指尖不小心蹭过纸页边缘的咖啡渍,美术系的
嗯。
她接过本子时指尖发烫,突然想起上周在画室看到的场景。他站在逆光的画架前,蓝色工装上沾着石膏粉,正用美工刀细细雕琢着什么,侧脸轮廓在夕阳里像幅利落的钢笔画。
书架间的风带着旧书的油墨味掠过。周砚的目光落在她没系好的鞋带上,喉结动了动:需要帮忙吗
不用不用!
苏晚猛地后退,结果脚踝撞到金属书架,发出哐当一声闷响。周围几道目光投过来,她的耳朵瞬间烧得通红,转身几乎是逃也似的钻进了阅览区深处。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摊开笔记本却一个字也写不进去。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的画面,他扶着她胳膊时的力度,白衬衫上若有似无的松木香气,还有那双清凌凌的眼睛,像盛着初秋的湖水。
手机在桌洞里震动起来,是室友林晓晓发来的消息:【晚晚!快看校园论坛热帖!建筑系周砚的设计稿被选为校庆主会场方案了!】
苏晚点进链接,屏幕上跳出张线条流畅的设计图。露天会场以螺旋上升的阶梯构成,顶部覆盖着半透明的玻璃穹顶,注解里写着
光的轨迹。发帖人说,这个方案把老校区的钟楼轮廓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结构,评审团全票通过。
她盯着图纸看了很久,指尖无意识地在屏幕上描摹着那些交错的线条。原来他不仅会雕刻,设计也这么厉害。
窗外的香樟树沙沙作响,一片叶子打着旋儿落在她的笔记本上。苏晚突然想起刚才他捡起本子时的眼神,好像带着点笑意。她赶紧翻开内页,看见柴犬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批注,是用铅笔写的:耳朵画反了。
颜料与方程式
美术楼的画室总是弥漫着松节油和丙烯颜料的味道。苏晚把画了一半的静物写生靠在画架上,正准备调钛白颜料,身后突然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
抱歉,借过。
周砚抱着一卷蓝色防水布从她身边挤过,工装裤膝盖处沾着大片灰绿色颜料。他把布铺在地上,又转身去搬角落里的石膏像,后腰的衣摆被扯上去,露出一小片紧实的腰线。
苏晚的画笔在调色盘上顿了顿,赶紧低头假装研究光影。画室里还有其他几个同学在赶作业,铅笔划过素描纸的沙沙声里,混着他搬动石膏时的呼吸声。
需要帮忙吗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像被颜料稀释过的水彩。
周砚正试图把半人高的大卫像挪到灯光下,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他额角沁着薄汗,几缕头发黏在皮肤上:你行吗挺沉的。
试试嘛。
苏晚放下画笔走过去,才发现这尊石膏像比看起来要重得多。两人各抬一边底座往前提,她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他手背,像触电般缩了缩。
小心别蹭到颜料。
周砚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他稍微侧身把她挡在远离画架的方向,昨天有个学弟蹭到刚调好的群青,洗了半天才掉。
苏晚忍不住笑起来:你好像很懂这些。
帮导师做过几次模型。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沾着油彩的帆布鞋上,你的鞋……
哦这个啊,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蜷蜷脚趾,上次画泼墨画时溅到的,洗不掉了。
周砚没说话,只是在把石膏像放稳后,从工具包里掏出一小瓶溶剂递过来:试试这个,建筑系用来清理模型胶水的,对付丙烯应该有效。
透明的玻璃瓶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苏晚接过时指尖再次相触,这次她没躲开,清晰地感觉到他指腹上薄薄的茧,像是常年握画笔和刻刀磨出来的。
谢谢。
她把瓶子塞进帆布包,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次在图书馆……
你的鞋带。
他抢先开口,嘴角弯起个浅浅的弧度,后来系好了吗
她的脸又开始发烫,正想找个话题掩饰,画室门口突然探进个脑袋。男生穿着熨帖的白
T
恤,手里捧着杯奶茶,笑容像橱窗里的阳光:晚晚,我来送你上次说想喝的焦糖玛奇朵。
是计算机系的学长陈宇,迎新晚会时帮她搬过画架,之后总以各种理由出现在美术楼。
苏晚还没来得及回应,陈宇已经快步走到她身边,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调色盘:又在忙啊这幅静物画得真好,尤其是衬布的褶皱,比上次进步多了。
他说话时目光扫过站在旁边的周砚,笑容淡了几分,这位是
建筑系,周砚。
没等苏晚开口,周砚已经伸出手,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陈宇握上去的手顿了顿,像是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计算机系,陈宇。
他加重了语气,把奶茶往苏晚手里塞,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苏晚捏着温热的奶茶杯,感觉气氛有点微妙。周砚已经转身去整理工具,侧脸对着他们,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下颌线上投下道利落的阴影。
那我不打扰你了。
陈宇的声音温柔得过分,晚上系里有篮球赛,我给你留了前排的票。
谢谢学长,不过我今晚要赶作业……
没关系,
他打断她的话,笑容依旧灿烂,我让同学帮你占着位置,你忙完随时过来。
说完他别有深意地看了周砚的背影一眼,转身离开了画室。
松节油的味道似乎更浓了。苏晚把奶茶放在画架旁,正想跟周砚说点什么,却发现他已经开始在画板上勾勒线条。炭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很轻,他的神情专注得像在进行什么精密的仪式。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画笔继续调色。阳光透过天窗落在画布上,把两个沉默的身影拉得很长。不知过了多久,周砚突然开口:焦糖玛奇朵的热量,相当于三幅素描的消耗。
苏晚的画笔差点掉在地上。她转头看见他正盯着石膏像的阴影,嘴角却藏着点若有似无的笑意。
雨中的伞
连续三天的阴雨把整座城市浇得透湿。苏晚抱着刚打印好的设计稿往系楼跑时,雨水顺着伞骨缝隙钻进衣领,冷得她打了个哆嗦。
转过拐角时,她和一个撑着黑色大伞的人撞了个满怀。设计稿散落一地,被风卷着往积水里飘。
抱歉!
苏晚慌忙去捡,手指触到冰凉的雨水时,另一只手已经先她一步按住了最上面的几张。
又是周砚。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冲锋衣,裤脚沾着泥点,显然也是冒雨赶路。他把伞往她这边倾斜了大半,自己半边肩膀都露在雨里。
谢谢。
她把散落的图纸拢在一起,发现最上面那张被雨水洇了个角,正是她准备交的雕塑设计草图。
周砚的目光落在图纸上,眉头微蹙:用的陶土配比
嗯,想试试釉色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苏晚有点惊讶,你也懂这个
以前做模型用过陶瓷材料。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处结构,这里的承重可能有问题,陶土烧制后会收缩,这个角度容易开裂。
雨势突然变大,豆大的雨点砸在伞面上噼啪作响。苏晚低头看着他手指点过的地方,突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查的资料,确实提到过陶瓷烧制的收缩率问题。
那……
应该怎么改
她抬头时,发现两人的距离很近,能看清他睫毛上沾着的细小水珠。
周砚从口袋里掏出支笔,在图纸边缘画了个简易的结构图:把弧度调整五度,内部加一圈隐形支撑。
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留下清晰的黑色痕迹,就像这样,既不影响外观,又能增强稳定性。
雨幕模糊了远处的教学楼轮廓。苏晚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场雨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谢谢。
她把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包里,改天请你喝奶茶吧这次我请。
周砚收起笔,伞柄在他手里转了半圈:不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被雨水打湿的刘海,不过,你可能需要一把更大的伞。
苏晚的脸又开始发烫。她这把小巧的折叠伞还是去年买的,确实不太适合这种暴雨天。
前面是建筑系楼,
周砚往左边偏了偏伞,我送你过去
不用不用,我还要去系楼交作业……
话没说完,手机突然响起来。是陈宇打来的,背景音里隐约有篮球赛的哨声。晚晚,你来了吗我给你留的位置被人占了,我跟他们理论呢……
学长我今天真的不去了,不好意思啊。
苏晚赶紧打断他。
可是我都帮你……
陈宇的声音听起来很委屈,那好吧,等下结束了我给你送夜宵过去你在画室吗
不用麻烦了……
不麻烦,
他轻快地说,你喜欢的那家章鱼小丸子,我现在就去买。
说完不由分说挂了电话。
苏晚看着黑下去的屏幕,有点无奈。周砚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伞沿又往她这边倾斜了些:需要我帮忙吗

比如,
他的目光扫过她的手机,制造一个合理的不在场证明。
苏晚愣了愣,突然笑出声来。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两人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她发现周砚其实不像看起来那么冷淡,他的幽默藏在不动声色的细节里,像埋在雪下的种子,不经意间就冒出点绿意。
走吧,
周砚率先迈步,我知道有条近路去美术楼。
雨巷里积着水,他很自然地走在靠水洼的一侧。偶尔有自行车驶过,他会伸手挡在她身后,等车子过去再放下手臂。苏晚跟在他身边,听着两人踩过水洼的脚步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着,又痒又暖。
快到美术楼时,周砚突然停下脚步。他从背包里拿出个速写本,撕下来一张纸递给她:这个给你。
纸上画着把线条简洁的伞,旁边标注着尺寸和材料。苏晚看得愣住了,这分明是张设计图。
建筑系的材料室有多余的防雨布,
周砚的声音在雨声里显得格外清晰,按这个尺寸做,比买的结实。
雨点敲打着伞面,也敲在苏晚的心上。她捏着那张纸,感觉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要珍贵。
画室风波
美术楼的灯光亮到很晚。苏晚把修改好的设计稿铺在画桌上,正准备收拾东西,画室门突然被推开了。
陈宇提着个保温袋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晚晚,我给你带了夜宵。
他把袋子放在桌上,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章鱼小丸子和一杯热可可。
学长你怎么来了
苏晚有些意外。
看你没回消息,担心你饿坏了。
陈宇笑眯眯地打开盒子,快吃吧,刚买的还热乎着呢。
苏晚没什么胃口,但还是拿起一个小丸子:谢谢学长。
对了,
陈宇状似不经意地说,刚才在楼下好像看到周砚了,他来美术楼干嘛
他……
苏晚顿了顿,刚才下雨,他送我到楼下。
这样啊。
陈宇的笑容淡了点,说起来,上次篮球赛你没来,周砚倒是去看了。
他用牙签戳着小丸子,他跟我们系的队长认识,还指导了几句战术呢。
苏晚没接话。她不太明白陈宇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晚晚,
陈宇放下牙签,语气变得认真,你是不是……
对周砚有什么想法
学长你误会了,我们只是……
我知道他很优秀,
陈宇打断她,但建筑系的都很忙,而且听说他性格挺冷淡的,不太会照顾人。
他往前凑了凑,眼神诚恳,我不是说他不好,只是觉得,你值得更懂得珍惜你的人。
苏晚皱起眉头:学长,我想我们之间可能有点误会。
我是真心喜欢你的,晚晚。
陈宇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从迎新晚会第一次见你,我就……
学长请你放手。
苏晚用力想挣脱,语气冷了下来。
就在这时,画室门被轻轻推开。周砚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文件夹,看到里面的情景时,脚步顿住了。他的目光落在陈宇抓住苏晚手腕的手上,眼神沉了沉,但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身准备离开。
周砚!
苏晚急忙喊道,用力甩开陈宇的手,你等一下!
周砚停下脚步,但没回头。陈宇站起来,脸上带着点挑衅的笑意:周学长有事吗我们在聊点私事。
苏晚走到周砚身边,心跳得飞快:你刚才说有东西给我看
周砚转过身,把文件夹递给她:上次你说的釉料配比,我查了些资料。
里面是几张打印整齐的表格,标注着不同温度下釉色的变化数据,还有他手写的批注。
谢谢。
苏晚接过文件夹时,指尖碰到他的,感觉他的手有点凉。
陈宇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脸色不太好看:晚晚,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宿舍吧。
不用了,
苏晚摇摇头,我等下还要整理画具。
那我帮你……
不用麻烦学长了。
周砚突然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陈宇,我正好也要整理些东西,可以帮她。
陈宇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深深地看了苏晚一眼,拿起保温袋转身离开了画室,关门时的声音有点大。
画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空气里弥漫着章鱼小丸子的香味和尴尬的沉默。苏晚低头翻看着文件夹里的资料,感觉脸颊发烫。
抱歉,
她小声说,让你见笑了。
周砚收拾着散落的画笔,声音听不出情绪:他经常这样
不是的,以前……
苏晚急忙解释,又觉得好像没必要,总之,谢谢你刚才……
不用。
周砚把洗干净的调色盘放好,不过,你应该学会直接拒绝。
苏晚抬起头,对上他清凌凌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嘲笑,只有一种平静的认真,像在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了。
她点点头,心里某个地方突然变得很柔软。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给画室镀上了一层银辉。两人并肩收拾着画具,偶尔有工具碰撞的轻响,却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苏晚看着周砚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他设计的那个
光的轨迹
方案。原来有些光,是会悄悄落在人心里的。
模型与画展
校庆活动越来越近,校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苏晚路过中心广场时,看到工人们正在搭建周砚设计的那个
光的轨迹
会场。螺旋上升的阶梯已经初具雏形,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冷光。
在看什么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苏晚转过身,看到周砚穿着件深蓝色工装,安全帽放在手里,额角还沾着点灰尘。他身后跟着两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拿着图纸低声讨论着什么。
看你的设计。
苏晚的目光又落回那个会场雏形上,比图纸上更壮观。
周砚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嘴角弯起个不易察觉的弧度:还没完工。玻璃穹顶要下周才能安装。
他顿了顿,你呢校庆画展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在赶工。
苏晚有点不好意思,我的雕塑作品昨天刚烧好,釉色比预想的浅了点。
是因为窑温控制
周砚皱了皱眉,美术楼的老窑炉温度不太稳定。
你怎么知道
苏晚有些惊讶。
上周帮导师搬设备去过一次陶艺室。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测温仪,这个借你用,建筑系测模型材料的,精度比美术楼的老仪器高。
银色的仪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苏晚接过时,发现上面还贴着张便利贴,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最佳烧制温度:1280℃±5℃。
谢谢。
她把仪器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你好像什么都懂。
周砚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下,走到旁边接电话时声音压得很低。苏晚隐约听到
模型
材料
陈宇
几个词,等他挂了电话回来,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怎么了
她忍不住问。
没什么。
周砚把安全帽重新戴上,建筑系的模型材料出了点问题。
他转身对那两个工人交代了几句,又转回来对苏晚说,画展那天我会去看。
苏晚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好啊,到时候给你留最好的位置。
看着他走向工地的背影,她突然想起刚才电话里听到的
陈宇。计算机系的陈宇怎么会和建筑系的模型材料扯上关系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很快就被画展的事情冲淡了。
回到美术楼,苏晚把测温仪递给负责烧窑的老师。老教授研究了半天,惊讶地说:这精度,比系里刚买的新仪器还高!晚晚,这是谁给你的
建筑系的一个同学。
苏晚不好意思地说。
建筑系
教授眼睛一亮,是不是那个叫周砚的学生上次系里搞交流活动,他提出的材料配比方案特别专业。
苏晚没想到周砚在教授这里也这么有名,心里有点小小的骄傲。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一头扎进了画展的筹备中。她的雕塑作品《光韵》被选为美术系的代表作之一,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那是一尊半透明的陶瓷雕塑,形状像两片相依的荷叶,釉色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从浅蓝到淡紫的渐变。
开展前一天,苏晚正在给雕塑做最后的清洁,陈宇突然出现在展厅门口。他手里拿着束包装精美的向日葵,笑容依旧灿烂:晚晚,我来看看你的作品。
谢谢。
苏晚接过花,放在旁边的桌子上,不过我现在有点忙。
我帮你吧。
陈宇自顾自地拿起抹布,对了,听说周砚的模型材料出了问题好像是一批进口胶水有质量问题,耽误了工期呢。
苏晚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你怎么知道
我一个老乡在建筑系学生会,听他说的。
陈宇状似不经意地说,好像还挺严重的,校庆前可能赶不完了。
苏晚皱起眉头。她想起周砚那天接电话时凝重的表情,心里有点担心。
陈宇看她神色不对,赶紧说:不过你也别担心,周砚那么厉害,肯定有办法解决的。对了,画展结束后有个庆功宴,我已经帮你报名了,到时候……
抱歉学长,
苏晚打断他,我可能去不了,校庆那天还有雕塑展的讲解任务。
陈宇脸上的笑容淡了点:这样啊……
那真有点可惜。
他放下抹布,那我不打扰你了,明天一定来看你的画展。
陈宇走后,苏晚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她拿出手机,想问问周砚模型的事情,又觉得有点唐突。犹豫再三,她还是点开了和周砚的聊天框,输入又删掉,最后只发了一句:明天画展,期待你的到来。
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只有两个字:一定。
看着那两个字,苏晚的心莫名安定下来。她低头看着自己的作品,突然有了个想法。她找出颜料和画笔,在雕塑底座不起眼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图案。
第二天,画展开幕式搞得很隆重。苏晚穿着简单的白裙子,站在自己的作品旁边,给前来参观的老师和同学做讲解。她的目光时不时地扫过展厅门口,心里暗暗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快到中午的时候,周砚终于来了。他换了件干净的白衬衫,头发也打理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拿着本素描本。看到苏晚,他径直走了过来。
你的作品,很棒。
他看着那尊陶瓷雕塑,眼神里带着真诚的赞叹,釉色的渐变处理得很细腻。
谢谢。
苏晚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你的模型问题解决了吗
周砚点点头:找到了替代材料,不影响工期。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雕塑底座那个小小的太阳图案上,嘴角弯起个浅浅的弧度,这个太阳,是新加上的
苏晚没想到他这么细心,脸一下子红了:嗯,昨天突然想到的。
就在这时,陈宇也来了。他径直走到苏晚身边,很自然地递给她一瓶水:晚晚,讲了一上午肯定渴了吧。
他的目光扫过周砚,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敌意。
周砚的视线落在那瓶水上,又看向苏晚,眼神平静无波。
苏晚没有接那瓶水,只是淡淡地说:谢谢学长,我不渴。
陈宇的手僵在半空,脸上有点尴尬。他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周学长也来看画展啊对了,听说你的模型问题解决了真是厉害,我还担心会影响校庆呢。
周砚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陈宇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认识一家材料供应商,本来想帮你问问的,不过现在看来,倒是用不上了。
他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晚一眼。
苏晚皱起眉头,刚想说什么,周砚突然开口了:是吗那真是谢谢了。不过我已经查到,那批有问题的胶水,是通过你的账号下的单。
陈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苏晚也愣住了,惊讶地看着陈宇。
周砚的语气依旧平淡:建筑系的采购记录有备案,虽然用了匿名邮箱,但付款账号是你的。不过没关系,我已经向系里说明了情况,相信他们会调查清楚的。
陈宇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支支吾吾地说:我……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可能是有人盗用了我的账号吧。
他看了苏晚一眼,匆匆说了句
我还有事,就转身快步离开了展厅。
看着陈宇落荒而逃的背影,苏晚心里五味杂陈。她转头看向周砚,眼神里满是惊讶。
你早就知道是他做的
周砚摇摇头:不确定,只是查采购记录时发现了异常。
他看着苏晚,以后,离他远点。
苏晚点点头,心里对周砚充满了感激。她没想到陈宇会用这种手段,更没想到周砚会这么直接地戳穿他。
展厅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光韵》上,折射出斑斓的光影。周砚拿出素描本,开始对着雕塑写生。他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专注的神情让苏晚看得有些出神。
她突然觉得,这个校庆,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校庆之夜
校庆当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中心广场的
光的轨迹
会场终于完工,半透明的玻璃穹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螺旋上升的阶梯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苏晚穿着美术系统一的白色连衣裙,作为志愿者在会场入口引导嘉宾。她的目光时不时地看向建筑系的方向,心里期待着能看到周砚的身影。
下午三点,校庆晚会正式开始。当主持人介绍到
光的轨迹
设计方案的设计者周砚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晚看到周砚走上台,穿着笔挺的西装,和平时穿工装的样子截然不同,显得格外挺拔帅气。
他站在台上,从容地介绍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光的轨迹,不仅是物理上的光线流动,更是我们在校园里走过的每一段路,遇见的每一个人。这些轨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青春。
苏晚看着台上的他,听着他沉稳的声音,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遇见他的情景,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模糊的传说,而现在,却成了她心里一个清晰而温暖的存在。
data-fanqie-type=pay_tag>
晚会进行到一半,苏晚换班休息。她刚走到会场边缘,就看到周砚从台上走了下来。他脱下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显得有些随性。
看得入迷了
他走到她身边,笑着问。
没有。
苏晚脸一红,你的演讲很棒。
谢谢。
周砚看着她,你的雕塑也很受欢迎,刚才校长还特意问起是谁的作品。
真的吗
苏晚惊喜地问。
周砚点点头:我告诉校长,是美术系最有天赋的学生做的。
苏晚的脸更红了,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你别取笑我了。
我没有取笑你。
周砚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你的才华,值得被看到。
两人站在会场边缘,看着远处舞台上的表演,谁都没有说话。晚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气氛变得格外温馨。
就在这时,陈宇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看起来有些憔悴,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晚晚,周砚。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想跟你们道歉。
苏晚和周砚都有些意外。
陈宇深吸一口气,说:建筑系模型材料的事情,是我做的。我……
我就是有点嫉妒周砚,觉得他什么都比我强,还能得到你的关注。
他看向苏晚,眼神里充满了歉意,晚晚,对不起,我不该用这种方式。我已经向系里承认错误了,也接受了处分。
苏晚没想到陈宇会这么坦诚地道歉,心里的气消了大半:知错能改就好。
周砚也点点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陈宇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谢谢你们。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看着陈宇落寞的背影,苏晚心里有点感慨。
他能主动道歉,也算不错了。
周砚说。
嗯。
苏晚点点头,转头看向周砚,今天……
谢谢你。
谢我什么
周砚笑着问。
谢谢你……
一直在帮我。
苏晚鼓起勇气,迎上周砚的目光,也谢谢你,让我看到了光的轨迹。
周砚的眼神亮了亮,他靠近一步,声音低沉而温柔:其实,遇见你,才是我生命中最美的光的轨迹。
苏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看着周砚的眼睛,那里面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她知道,自己等待的那个时刻,终于来了。
晚会的音乐在耳边响起,远处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在这片璀璨的光影中,周砚轻轻握住了苏晚的手。
这一次,她没有躲开。
画笔下的告白
校庆过后,校园里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苏晚和周砚的关系,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会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周砚看他的建筑设计图,苏晚画她的素描。偶尔抬头,目光相遇,会相视一笑,然后又各自低下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他们也会一起去食堂吃饭,周砚总会记得苏晚不吃香菜,每次都会提前把她碗里的香菜挑出来。苏晚则会记得周砚喜欢吃辣,每次都会帮他多要一份辣椒酱。
美术系要举办一次写生大赛,苏晚报名参加了。她想画一组关于校园建筑的素描,周砚主动提出当她的向导。
建筑系的老教学楼很有特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线条特别优美。
周砚带着苏晚在校园里穿梭,耐心地给她讲解着每一栋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苏晚拿着画板,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停下脚步,勾勒几笔。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周砚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愫。他拿出自己的速写本,悄悄勾勒起她的身影。
你在画什么
苏晚画完一张,转头看到周砚在画画,好奇地问。
周砚慌忙合上速写本:没什么,随便画画。
苏晚看出他在掩饰,笑着说:是不是在画我给我看看嘛。
不行。
周砚把速写本藏在身后,还没画完。
好吧。
苏晚也不勉强,那等你画完了,一定要给我看。
周砚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等画完了,或许可以用它来做一件特别的事情。
他们来到一片湖边,湖边有一座白色的小亭子。周砚说:这座亭子是民国时期建的,据说以前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这里聚会。
苏晚选了个角度,开始画亭子。周砚坐在她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画画,偶尔提醒她注意光影的变化。
画到一半,苏晚突然停下笔,问:周砚,你有没有喜欢的人
周砚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看向苏晚,她的脸颊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晕,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
周砚的心跳开始加速,他深吸一口气,正想回答,手机突然响了。是建筑系的老师打来的,说有份紧急文件需要他去处理。
我有点急事,要先回去一趟。
周砚有些无奈地说。
好,你去吧。
苏晚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懂事地说。
周砚临走前,深深地看了苏晚一眼,好像有什么话想说,但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
苏晚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心里有点失落。她低头看着自己的画,突然觉得那座亭子好像少了点什么。
晚上,苏晚收到了周砚发来的消息:今天抱歉,没能陪你画完。明天有空吗我想请你去一个地方。
苏晚立刻回复:有空。
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周砚要带她去哪里。
秘密基地
这里的光影太美了!
苏晚忍不住赞叹道。
周砚走到她身边,视线落在天窗投下的光斑上:每天下午三点,阳光会刚好落在那个位置。
他指向阁楼角落的旧画架,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就在那里发现了半张没画完的油画。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画架上果然蒙着层防尘布。她轻轻掀开,画布上是片绚烂的向日葵花田,笔触奔放热烈,右下角的签名已经模糊不清。
画得真好。
她伸手轻轻抚过画布边缘,可惜没画完。
或许是有什么急事吧。
周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就像昨天,我没能回答你的问题。
苏晚猛地回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阳光穿过天窗落在他肩头,白
T
恤被镀上圈金边,连额前碎发都染上了暖融融的色泽。
你昨天想问什么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周砚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速写本,递到她面前:先看看这个。
本子里夹着的全是她的画像。有在图书馆踮脚够书的侧影,有在画室专注调色的神情,还有雨天里抱着文件夹奔跑的背影。最后一页是昨天湖边的场景,她低头看着画纸,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旁边用铅笔写着行小字:想问你,能不能让我画一辈子。
苏晚的呼吸顿住了,指尖抚过那些细腻的线条,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原来他不是忘了回答,而是把心意藏在了画里。
周砚……
她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周砚伸手擦掉她脸颊的泪珠,指腹的温度烫得她心尖发颤:那天在湖边你问我,有没有喜欢的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敲在琴键上的音符,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有。
他的目光太过灼热,苏晚下意识想躲开,却被他轻轻握住了手腕。这次她没有挣扎,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还有微微发颤的指尖
——
原来他也会紧张。
苏晚,
他低头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喜欢你。不是同学间的欣赏,是想每天跟你一起去图书馆,想帮你挑掉碗里的香菜,想在你画画时坐在旁边看一整天的那种喜欢。
阁楼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声。阳光在地板上缓缓移动,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要缠绕在一起。
苏晚吸了吸鼻子,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亲了一下。柔软的触感像羽毛拂过,周砚愣住了,手还保持着握她手腕的姿势。
我也是。
她红着脸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从图书馆第一次见面就……
后半句被淹没在他的拥抱里。周砚收紧手臂,把她牢牢按在怀里,松木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将她包围。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笑意: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
苏晚在他怀里闷闷地问。
因为每次看你的时候,你也在偷偷看我啊。
风波再起
从秘密基地回来后,苏晚和周砚的关系变得明朗起来。他们会像所有情侣一样,一起去食堂吃饭,在图书馆并肩看书,傍晚绕着操场散步。周砚的速写本里多了更多苏晚的画像,而苏晚的画里,开始频繁出现一个穿白衬衫的少年身影。
美术系的写生大赛结果公布那天,苏晚的《湖畔亭影》拿了一等奖。画里的白色亭子旁,多了个站在夕阳里的模糊身影,评审老师说那是
画龙点睛之笔。
周砚特意买了束向日葵来祝贺她。在美术楼楼下,他刚把花递给苏晚,就看到陈宇走了过来。
他比上次见面时清瘦了些,眼神却平静了许多:苏晚,恭喜你。
手里还拿着本包装精美的画册,这个送你,算是赔罪。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谢谢。
周砚,
陈宇转向周砚,伸出手,以前的事,对不起。
周砚握住他的手:都过去了。
陈宇笑了笑,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圈:看得出来,你们很合适。
他顿了顿,对苏晚说,那我不打扰你们了,祝你们幸福。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苏晚心里有种释然的感觉。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校园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篇匿名帖子。发帖人放出几张照片,都是周砚和一个陌生女生在建筑系楼下说话的场景,配文写着
建筑系才子脚踩两条船,一边追求美术系女生,一边与外校女生暧昧不清。
帖子很快被顶上热帖,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认出那个女生是隔壁设计学院的交换生,之前确实来建筑系交流过几次。
林晓晓看到帖子后气冲冲地跑来告诉苏晚:晚晚,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黑周砚!你别信啊!
苏晚看着照片里周砚认真听女生说话的样子,心里确实有点不舒服,但更多的是疑惑。她了解的周砚,不是会搞暧昧的人。
我知道。
她对林晓晓说,我相信他。
话虽如此,看到网上越来越多的恶意揣测,她还是忍不住有些难过。
下午去图书馆的时候,苏晚看到周砚已经坐在老位置上等她了。他看起来和平常一样,只是眉宇间带着点疲惫。
你看到帖子了
苏晚坐下后,轻声问。
周砚点点头,把手里的书合上:那个女生是设计学院的,来跟我请教模型材料的问题,刚好被人拍了。
他拿出手机,翻出聊天记录给苏晚看,我们所有的交流都围绕着学术,没有别的。
苏晚看着那些记录,心里的不安渐渐散去。她握住周砚的手:我相信你。
周砚反手握紧她的手,眼神坚定:我会查清楚是谁发的帖子。
没过多久,周砚就查到了线索。发帖人的
IP
地址指向了计算机系的一个实验室,而那个实验室,陈宇经常去。
是他
苏晚有些不敢相信,他不是已经道歉了吗
可能还是不甘心吧。
周砚的语气很平静,我去找他谈谈。
苏晚拉住他:别去了。如果他真的想针对你,就算这次解决了,下次还会有别的办法。我们只要相信彼此就好。
周砚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里涌上一阵暖流。他点点头:好。
虽然没有去找陈宇,但周砚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他把和那个女生的聊天记录、以及对方学校的交流证明都发到了论坛上,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情况。同时,建筑系和设计学院的老师也出来作证,证明两人确实只是学术交流。
帖子很快就沉了下去,之前的恶意评论也被删除了不少。
经历了这场风波,苏晚和周砚的感情反而更加坚固了。他们明白,真正的信任不是没有猜忌,而是即使有误会,也愿意相信对方,愿意一起去解决问题。
光的轨迹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放了寒假。周砚要回老家过年,苏晚也要回南方的家。分别那天,在火车站台上,两人依依不舍。
记得每天给我发消息。
苏晚叮嘱道,眼睛红红的。
嗯。
周砚帮她理了理围巾,到家了给我报平安。
火车开动的时候,苏晚从窗户里探出头,看到周砚还站在原地望着她,手里拿着那个速写本。她知道,那里面有他们一整个秋天和冬天的回忆。
寒假里,两人每天都视频聊天。周砚会给她看家乡的雪,苏晚会给周砚看院子里盛开的梅花。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距离并没有冲淡思念,反而让这份感情更加浓厚。
开学后,苏晚和周砚一起回到了那个秘密基地。阁楼里的阳光依旧美好,周砚拿出新画的速写给苏晚看,画的是她老家院子里的梅花,旁边写着:等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写生。
苏晚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自己画的画,是周砚老家的雪景,画里的少年正在堆雪人,旁边写着:这个冬天,因为有你而温暖。
他们并肩坐在阁楼的地板上,看着阳光慢慢移动。周砚突然开口:毕业以后,我们一起开个工作室吧就在这里。
苏晚惊喜地看着他:真的吗
真的。
周砚握住她的手,我负责设计,你负责画画,我们把这里重新装修一下,让它变回当年那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
好啊!
苏晚兴奋地说,我们还要在院子里种满向日葵,就像那幅没画完的油画里的一样。
阳光透过天窗,在他们紧握的手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就像周砚设计的
光的轨迹
一样,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那次图书馆的偶遇而交织在一起,经历了风雨,最终汇成了一条温暖而明亮的道路。
未来还有很长,但苏晚知道,只要身边有周砚,有画笔,有阳光,每一天都会是美好的。他们的故事,就像那束从图书馆天窗洒下的光,温暖而坚定,照亮了彼此的青春,也将继续照亮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