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 > 第8章  西南兵器局,李局长要来视察了
西南兵工局机关单位坐落在山城,属于重工业部的国防派出机构。
负责统筹整个西南地区的兵器工业生产工作,属于正局级单位。
靶场上,局长李福生拿起了面前一支神似莫辛纳甘的步枪。
在打了几枪之后,眉头紧皱了起来。
作为老革命,他能够清晰感觉到这支步枪和莫辛纳甘之间的差距。
而这支步枪正是西南兵工局在莫辛纳甘1944型卡宾枪的基础上进行仿制的步枪,在后来也被命名为53式骑步枪。
在56式枪族服役之前,这款53式骑步枪也是我军第一款制式步枪。
志愿军的张桃芳就是使用这支步枪大发神威,毙敌无数。
目前莫辛纳甘M1944步枪的图纸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送到了西南兵工局,要求西南兵工局对其进行仿制。
可是在有图纸的情况下,对于莫辛纳甘步枪的仿制工作却依旧不如人意。
他手中的这支步枪就存在着精度差、制造工艺粗糙、人机功效差等等问题。
“这支步枪你让我怎么向组织交差?都有图纸了,难道连仿造都仿造不出来吗?”
站在他身后的山城296厂厂长田安嘴角露出苦涩的笑容道:“领导,虽然说有图纸了,但由于材料、机床、制造工艺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想要完全仿制根本就做不到。
特别是我们的机床精度不足,根本就无法稳定控制公差。
再加上我们也没有原版的50BA钢,只能用低碳钢制造。
而且虽然老大哥提供了图纸,但却没有告诉我们热处理、表面硬化这些核心工艺。
为了造出这支样枪,我都不知道多久没有睡过好觉了。”
听到田安的抱怨,李局长眉头也紧皱了起来,这些问题他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高精度机床本身就非常稀少,而且多数都被破坏,正在排队等着维修。
想要完全仿造出这款步枪,除非苏熊把生产线搬过来,然后再将核心工艺编写成册,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李局长心事重重的离开了靶场,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当中。
政治处主任这时找上门来。
“局长,有件事情我恐怕需要向你汇报一下。”
李局长眉头舒展了开来,问道:“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和101厂有关,新来的厂长赵杰刚刚到任可就给我们搞了个大新闻。
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这件事情就要传遍全国了。”
“赵杰?”
101厂作为西南兵器局的下属机构,厂长赵杰更是重工业部首长亲自安排任命的,他这个西南兵器局的一把手自然不会陌生。
“首长说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他给我们放什么大新闻了?”
李局长饶有兴趣的问道。
政治处主任轻笑了声道:“局长还记得放在101厂的那台瑞士机床吗?
昨天廖所长带着几十号专家过来修,结果这个小赵厂长给提前修好了。”
听到这番话之后,李局长满脸的愕然,片刻后哑然失笑道:“首长看人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准,看来这个小赵还真是不简单啊。”
那台机床的修复难度多大他是清楚的。
没想到赵杰一上任就搞定了,还让一群专家跑了个空。
他甚至已经能够想象到廖所有多么郁闷了。
“是啊,不过这事还没完,精彩的在后面。
这个小赵厂长为了留下这台机床,直接和廖所他们打了个赌。
放话说在一个月之内造出自动步枪,造不出来任由他们拉走。”
“什么?一个月之内造出自动步枪?”
李局长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确定的问了一遍。
“对,一个月之内造出自动步枪。
我觉得这个小赵厂长的确有些本事,但估计他还把我们这里当成老大哥那边呢,不了解基层的条件有多艰苦。”
李局长闻言眉头再次簇成了一团。
西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当属296厂,而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汉阳兵工厂!
在抗战时期,大量工厂开始迁移到山城。
而后南京的金陵制造局、巩县兵工厂以及汉阳兵工厂便进行合并,成立了21分厂。
在解放后,改名为国营296厂。
后来的56半、81杠、85狙都是这家296厂研制并生产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家296厂的实力有多么雄厚了,完全不是被炸残废的101厂可以相提并论的。
然而就是实力如此雄厚的296厂在研制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时候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到目前还没有研制出一款性能稳定的样枪。
可想而知想要制造出一款成熟的步枪有多么困难。
而自动步枪是什么?属于全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是先进步枪的代表。
目前为止也只有苏熊大规模装备了自动步枪。
而这个赵杰现在却放话一个月之内研制出自动步枪,这件事就是天方夜谭。
别说是一个月了,就算是一年能够造出来都算他非常厉害了。
这也让李局长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到底还是太年轻了,经过的磨炼太少,还得多在基层磨砺磨砺啊。
他是不是还没有来局里面报道过?”
政治处主任点头说道:“对,我估计他最近是没有时间过来了。”
李局长思索片刻后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过两天带人去看一下。”
他准备好好跟这个年轻人谈谈心。
显然这个赵杰本事肯定是有的,就是因为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太过浮躁了一些。
此时的赵杰还在指导李兴华他们修复一台损坏有些严重的瑞士SIP
H2坐标镗床。
这台机床是决定101厂能否生产56冲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机匣的加工。
要知道AK-47步枪对于机匣的加工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台瑞士的H2坐标镗床加工精度达到了0.001毫米,对比苏制的坐标镗床来说精度要高不少。
很快两天的时间过去,这台极为关键的瑞士H2坐标镗床终于完成了修复工作。
修复难度可比那台F1万能铣床要高的多。
同时另外一个好消息也传来了。
在经过了马汉和老师傅们两天奋战下,56半的样枪终于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