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从镇长到权力巅峰 > 第7章  摘果子的来了
中秋节的早上,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镇中学上空。
几间教室里,课桌被临时拼起来当床板,铺着崭新的被褥。陈光明指挥着人把一箱箱矿泉水、方便面搬到教室角落,又让食堂师傅多蒸几笼馒头。
一位老人拉着陈光明的手,抹着眼泪说道:“多亏陈镇长,要不,我这把老骨头就埋在泥浆里了。”
陈光明笑着安慰他,“大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时,茅大山从村里急匆匆地赶来了,他身上还沾着泥点,正在东张西望。他看到陈光明正在指挥干部们搬运物资,几步冲过去,在陈光明面前站定,“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陈镇长!我对不住你!对不住全村人啊!”他的声音哽咽着,额头抵着满是泥污的地面。
“我先前瞎了眼,总觉得你是来折腾人的,还跟你犟嘴,说什么眼珠子比卫星准......要不是你拼死拦着,硬把大伙往外撤,咱上茅村今天就得填进去半村人!”
陈光明把他拉起来,拍了拍他沾满泥浆的肩膀:“茅书记,这不是你的错,我也有没提前跟你解释清楚的地方。当务之急是安置好村民,重建家园,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茅大山看着陈光明额角贴着的纱布,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往村民堆里走,扯着嗓子喊:“都愣着干啥?陈镇长为咱遭了多少罪?搭把手!把物资往教室里头搬!”
刘一菲给递过来一碗泡好的方便面,陈光明一边扒拉着,一边听民政所长吴国富汇报救灾的事。
“损失已经统计出来了,主要是十二栋房屋倒塌、家里财产损失,另外是那片果园的损失,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房屋重建、赔偿果园,不是小数目,上茅村的群众眼巴巴看着,问什么时间发救灾款。”
陈光明把方便面汤一口气喝完,“分两步走,凡是受灾的,先发点钱应急,别让他们闹起来。至于房屋和果园损失,后面再补......财政所能拿出多少钱来?”
“周成说没钱,咱们这个月工资还没发呢。”
陈光明皱了一下眉头,这事得和杨晋达商量。
这时俞沐大就急匆匆赶过来了,“陈镇长,杨书记来了,还带着电视台的记者。”
“带着电视台的记者?”陈光明轻蔑一笑,“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晚上,现在一切安定,他这是来摘胜利果实吗?走,看看去。”
此时的杨晋达,正西装革履地站在上茅村头的高地上,背着双手,看着眼前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泥浆腥气,被泥石流吞噬的果园里,折断的果树立在浑浊的泥水中,零星挂着的苹果早已被染成深褐色。
村子里,十几座房屋的半截墙垣在泥堆里若隐若现,门窗歪斜地耷拉着。好在由于陈光明下令挖出的土墙,挡住了大部分泥石流,村子里大部分房屋得以保全。
“没想到竟然让这小子蒙对了,矿渣山真的发生泥石流,他又成功救灾,没有一个人伤亡。”
杨晋达脸色阴晴不定,“这是一桩大功劳!再加上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可以在全县领导和人民群众面前露脸,不行,我不能让给他。”
马胜利踩着没脚的稀泥走到杨晋达前。“杨书记,电视台记者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杨晋达理了理熨烫平整的衬衫,看了一眼脚下铮亮的皮鞋,皱了皱眉头,马胜利秒懂,从车上拿下一件迷彩服,一双运动鞋,让杨晋达换上。
杨晋达嫌衣服太干净了,抓了两把泥浆涂在迷彩服上,又把鞋子在泥浆里踹了几下,走到摄像机镜头前,背对着上茅村的残垣断壁。
记者作了个OK的手势,杨晋达对着县电视台记者的镜头,脸上露出沉痛又坚毅的神情。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我身先士卒,不惧危险,和机关干部们一起,冲在抗险救灾第一线......”
陈光明走了过来,看着杨晋达挥舞胳膊,声嘶力竭地喊着,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真正认清了杨晋达的真面目,典型的有了荣誉和好处就上,有了困难危险就让。这样的人,只要在大山镇一天,就是大山镇人民的祸害。
刘一菲不满地说,“你笑什么,功劳都成他的了,和咱没有一毛钱关系。”
看着刘一菲憔悴的样子,陈光明笑了笑,轻轻拍了一下刘一菲的肩膀,“咱们救灾的时候,可没想这么多,只要群众没事就好。至于荣誉么......是咱们的,他抢了也没用。”
“现在咱忙着救灾,没功夫和他理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你不管,我可要管,”刘一菲用陈光明听不到的声音说道,“我不能让他得逞。”
杨晋达讲完,记者又提了几点意见,杨晋达不厌其烦地又拍了两遍,终于大功告成。
看到杨晋达终于结束了被采访,陈光明赶紧挤过去,“杨书记,咱们商量一下救灾的事吧?”
杨晋达转脸看着陈光明,和颜悦色地道,“陈镇长,你辛苦了,今天是中秋节,救灾的事不急于这一时,等节后上班咱们再开会研究。我先回一趟城,家里还有事呢......”
说罢杨晋达陪着记者往车上走,“王记者,费费心,今天晚上能播出来吗?对,就在晚间新闻......”
听记者说最早明天晚上才能播出,杨晋达脸上露出一丝失望,随即笑道,“明天也行,一定要在晚间新闻播,这个时间点有分量……”
杨晋达一行人上了轿车,车轮卷起的泥水溅在墙上,转瞬即去。陈光明叹了口气,作为大山镇一把手,杨晋达不管抗险,也不管灾后重建和物资采购、分配,一门心思只知道揽功,让人很不齿。
陈光明默默转身,招呼干部们清点受损房屋的村民名单。
忙活了一天,直到夜幕降临,陈光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他刚洗了个澡,刘一菲端着一盘炒青菜和一碗炖排骨进来了,笑着说:“中秋佳节,再忙也得吃口热的。”
陈光明感激地道,“谢谢,要不我还得泡方便面吃。”
两人刚坐下,姜浩就提着两瓶白酒和两个饭盒推门而入:“刘镇长也在呀?今天这险冒得够大,我来给陈镇长压压惊。”
刘一菲见姜浩来了,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便笑着说,“我给陈镇长送点菜,马上就走。”
姜浩还客气地道,“刘镇长,一起呗,我们两个大老爷们喝,也没意思。”
刘一菲哪肯,笑眯眯地走了,临走前还往卫生间探了一头,抱走了陈光明刚换下来的脏衣服。
看刘一菲走远,姜浩打开饭盒,是四道炒菜。他一边倒酒一边神秘地说,“陈镇长,你的桃花运来了。”
陈光明一怔,立刻意识到姜浩指的是刘一菲,他笑道,“姜书记,你别乱点鸳鸯谱。”
“我可没乱点!”姜浩指了指卫生间,“信不信,你换下来的内裤也被她抱走了?”
陈光明啊呀了一声,冲进卫生间一看,果然丢在脸盆里的内裤没了。
姜浩见被自己猜中,得意地说,“人家都给你洗内裤了,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不行不行,”陈光明摇头,“我们都是一个班子的同事,再说她什么情况,我也不了解......”
“我了解啊!”姜浩为了替外甥出气,也是拼了,非要做成这桩媒不可,“刘一菲家是海城市的,去年刚刚从宣传部下来,听说追她的人能有一个连!不乏领导的儿子,她一个也没答应,知道为什么嘛?”
“为什么?”
“她有个男朋友,后来去世了,一直走不出来,你要是能拯救她,也是功德一件。”
陈光明无奈地摆了摆手,他对刘一菲是有好感,但这是建立在工作上的。更何况他不愿意被人当替身使用。
姜浩误会了,“你是不是怕她家没背景?实话告诉你,咱大山镇最有背景的就是她!除了我,大山镇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有背景?”陈光明一怔。
“对,高干子弟。”
“高干子弟?”
“她父母是厅级干部......”
陈光明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厅级干部算什么高干,姜浩这是没见过真正的高干。
这也可以理解,姜浩他们这些乡镇的副科级干部,平时连县委书记和县长都看不到,厅级干部在他们眼中,属于不可触摸的存在了。
他换了个话题道,“程刚在抢险救灾中,表现很出色,我听说他原来在财政所,为什么去了自收自支的农技站?”
“实不相瞒,程刚是我外甥,他在财政所遭了别人的道......”姜浩把程刚被诬陷背了黑锅的事讲了一遍,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陈光明。
“陈镇长,我快退休了,在大山镇又是个边缘人,你要是能帮程刚回到财政所,我会感激你的......”
陈光明夹菜的手顿了顿,他明白,姜浩这是交了一份投名状。乡镇纪委书记,虽然看似个摆设,但要利用好了,威力来亚于一把尖刀。更何况姜浩还是党委委员,手中有关键的一票。
想到这里,陈光明抬眼看向姜浩:“程刚的工作表现我知道,只是要等待机会。”姜浩脸上立刻堆起笑,又给陈光明满上酒。
在隔壁刘一菲的宿舍,她把洗完的衣服挂好,又拧干一条内裤,脸不由自主红了。
刘一菲展开内裤,看了看前面都有些透明了,一张俏脸又红了,喃喃地道,“我很好奇,你到底是多大的家伙,都快顶碎了。”
刘一菲把内裤甩开挂好,又拿出手机,翻到那张陈光明在挖掘机上的照片——驾驶室的玻璃沾满泥点,陈光明紧抿着嘴唇,眼神专注地盯着前面的泥浆,毫无畏惧。
一股激动涌上心头,刘一菲敲下“最美挖掘机手”几个字,找出海城日报社记者付雁的信箱,将照片连同一篇饱含真情的文字发了过去。
“杨晋达,我让你抢功!我让你抢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