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6章  胡梭的职业
胡梭的无人机在农场掀起的热潮,活脱脱就是三十年前兵团连队买回第一台电视机时的情景再现。
那会儿,老马叔还记得,整个兵团农场上百号人挤在露天广场那里看见那台还带点雪花的电视机播放的《西游记》,那种万人空巷的盛况。
如今这架会飞的铁鹰,俨然成了新时代的标志物。
而胡梭也从村民嘴里的纨绔子弟,变成了“到外面读过书的,眼界就是不一样。”
起初还围着无人机扔杏核的巴郎子们,如今个个踮着脚站在院墙外,看胡梭调试机器时,眼里的光都仿佛在透过无人机看见新时代的光。
可是,村民们偶尔提出的要求,则让胡梭有点感觉“甜蜜的负担”。
“小胡啊,你那大铁鸟不是能居高临下吗?就帮你老马叔,我看看,俺家的鸡都将蛋给下到哪里了?”老马叔搓着粗糙的手掌,指着自家后院,于他看来,母鸡嗷嗷叫之后,就应该下蛋了,然而光听声音没见蛋,该不是被路过的狐狸给叼走了吧。
“尽量,尽量——”对于如此鸡零狗碎的请求,小胡往往盛情难却。
无人机一片升空后,机翼上的鸡毛还没有散去呢,就看见草垛后藏着的一窝泛着淡青色的鸡蛋。
这下,老马叔的羊皮帽子都笑歪了。
这老马叔还怪好的,找到自己鸡窝了,还不让给胡梭母亲捎几个。
为此,无人机还为村民“定制”了不少的新功能:例如金睛火眼的瞅瞅那棵果树上长了虫子,又例如给牧民们数羊。
新科技和畜牧业的结合,是胡梭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小胡,能不能让你的铁鸟帮我看看,那群不听话的羊又跑哪儿去了?”一天牧羊人阿德力提出了如此的请求,他本来对于科技是完全不感兴趣的,估计是听了巴太对于无人机技术的吹嘘。
胡梭也只能硬着头发在草原上空飞了一场。
青草如海,找那么一头走丢的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低空掠过羊群,无人机机翼嗡嗡的声音直接将领头羊给吓到了河里。
这下,胡梭看着又闯祸了,有点囧。
在降噪处理这一块,他还没有想好呢。
然而牧羊人阿德力非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这下好了!你的大铁鸟将它们赶到河里,它们自己洗干净了,省得我赶去河边!”
想到这里,胡梭的心里酸酸的,村民们开始接纳他和他的无人机了,因为接纳,所以才能包容他们的不足。
那场沙尘暴,胡梭的无人机一战成名之后,甚至在兵团农场的青年们掀起了一阵科技的浪潮。
以前,如果说农场的青年们对于什么东西最为追捧,那一定是那炫酷的摩托车了。
农场青年们那大长腿往那摩托车上一跨,瞬间将马背上的那位给比下去,引得姑娘们一阵侧目。
如今,人们对于无人机的追捧的程度,慢慢盖过了摩托车的风头。
农机棚旁,胡梭正仔细检查一架沾满沙尘的无人机核心部件,杨小军蹲在旁边递工具,看着胡梭熟练的动作,一脸佩服又好奇,凑上来,看着胡梭拆掉了无人机外壳,露出里面精密的零部件,不禁感慨两句:“胡梭,你这手真的巧,这么精细的玩意儿,拆装起来居然还分得请。你在外面大公司就干这个?天天摆弄这个?”
此时,胡梭头也没抬,小心地清理一个零部件:“算是吧,我现在的饭碗,就是专门伺候这些无人机的。”
“伺候?”杨小军反问,语气带着兵团青年的直爽和对于外面世界的不了解。
此时,胡梭用沾着机油的手,拿出来一张带着折痕、但依然看得出很专业的工作证,递给杨小军:“天域——农业无人机。职位——售前售后工程师,智慧农业,新疆区域。”
杨小军接过工作证,瞪大眼睛看着上面的名片,推了胡梭一把:“哎,你这小子,这头衔听着就带劲。区域工程师,意思是…整个新疆这片儿,就归你管了?”
胡梭则被杨小军的反应逗乐了,一脸无奈的牛马的笑意:“想多了。就是个跑腿干活的区域技术支持,其实还有好几个人负责这片。公司派我常驻新疆,谁买了咱的设备,我上门负责教会他们怎么使用。说白了,哪儿有需要,我就得扑到哪儿去;顺便开发新的客户;跟那电信的师傅差不多。”
杨小军懵懂地点着头:“怪不得,经常好几天不见你在农场这里。”
说着,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那也挺好啊!咱兵团农场现在不就用得上这个嘛。你总算回来对了。公司派你回来支援,是不是特别重视咱们这儿?”
胡梭则叹了一口气,拿起一块干净的软布擦拭手上的油污,目光看向外面的天空:“小军,说实话,公司一开始——并不怎么看好这个项目。”
杨小军听着也有点蒙:“咱这里地方大,为啥呢?”
胡梭转头过去,有点为难:“公司担心的是接受度的问题。”
杨小军疑惑:“接受度?”
胡梭尽量客观地说:“嗯。公司觉得,兵团农场,特别是咱们这些老团场,传统耕作方式根深蒂固。对于天上飞的机器,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无人机,能不能真正信任它、用好它?会不会觉得这东西太贵、太娇气、太不接地气?操作起来会不会有抵触?就算后面用上了,维修保养跟不跟得上,都是一个问题。”
说着,胡梭顿了一下,想起兵团农场人对于无人机一开始的抵触,苦笑一下:“说白了,公司怕投入了资源,派了人;结果目标用户并不买账。所以,公司一直对这个项目非常的保守,觉得风险大。好容易才在新疆设置了几个试点项目,派了几个人过来,我是其中一个。”
其实,杨小军应着:“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有点道理。我爹就觉得,种地嘛,人勤地不懒,机器再好也是死的。”
胡梭话锋一转,“不过,也有我们自己技术的问题。我一开始,将这个项目想得太简单了,觉得就是拿来主义。没想到它那么难伺候。”